核雕坊 发表于 2007-3-25 23:34:31

★★★★★故宫珍藏  砚 台    欣赏

1辟邪盖三熊足石砚
辟邪盖三熊足石砚,汉,通高14cm,直径14.6cm。
砚青灰石制成,圆形高足式,三足熊形,作跪擎状。砚盖圆形,表面琢磨光滑,盖顶雕饰辟邪,体态雄健,四足直立,昂首高视,身饰减地凸起弧线,颇具神韵。盖内雕刻螺旋式弧线,雕刻痕迹明显,略显出黑白相间的石质纹理。
此砚雕刻技艺娴熟,造型显示出汉代石雕艺术的风格,古朴生动。

核雕坊 发表于 2007-3-25 23:38:29

2 十二峰陶砚
十二峰陶砚,通高17.9cm,宽21.5cm,径18.5cm。
砚细灰陶质,有3个扁形足,左右微高,砚面呈箕形。三面环峰,呈半圆形,分内外两重,内3峰,外9峰,水可由中峰下龙口滴入砚面,两边山峰上各有一负山人像。
陶砚以陶土为胎,经烧制而成。此砚形象古朴,造型奇特,出土于河南洛阳,是西汉古砚中陶砚之珍品。

核雕坊 发表于 2007-3-25 23:39:15

3箕形陶砚
箕形陶砚,唐,长12.6cm,宽9.2cm,厚1.9cm。
砚陶制,造型小巧,呈风字形。陶色青灰,陶质较细,砚体薄而轻。砚首高翘呈圆弧形,两侧折腰,因似箕形而称箕形砚。砚面下斜形成砚池,砚堂表面光滑,可与石砚相媲美。陶质箕形砚为唐代较为流行的砚式。

核雕坊 发表于 2007-3-25 23:39:52

4李颢款风字形砚
李颢款风字形砚,唐,长20.5cm,宽13.8cm,高4.6cm。
砚陶制,风字形。砚面池堂一体,砚首高翘,内凹呈凤池。陶砚两侧出峰,如刀削成,线条平直而流畅,砚素洁。砚底土色凝重,刀削梯形双足,双足间阴刻“李颢”二字楷书,清晰可见。
此砚陶土细腻,砚表光滑,砚体薄而轻,砚式独特,颇具唐代风韵。

导航灯 发表于 2007-3-26 21:02:26

有韵味,件件精品!

核雕坊 发表于 2007-3-27 23:01:42

5端石长方砚
端石长方砚,明隆庆,长9.8cm,宽9.5cm,厚2.5cm。清宫旧藏。
砚端石制成,长方形,色青紫黑,砚面有青花、焦叶白及火捺纹。砚左侧镌刻阴文楷书“隆庆辛未(隆庆五年,1571年)孟冬识”,其下署一阳文篆书印。砚右侧镌阳文楷书:“划石骨出云腴,供吾翰墨,砺我廉隅。”下署“弇州山人”四字。砚背面镌阴文隶书“直以方,虚能受墨,动如静,静则寿”,且署“彭年”篆书方印。
此砚与墨两锭、笔两支、铜水丞、铜勺共装于一紫檀木匣内,组合成套。砚石为旧坑端石,细腻莹润,且具确切年款,极为少见。

核雕坊 发表于 2007-3-27 23:02:47

6端石琴式砚
端石琴式砚,明末,长8.5cm,宽3.7cm,高1.6cm。
砚端石制,琴式。砚面内凹,砚池和砚堂相通。砚背面有四小足,底刻“河东君研”,署“钱谦益题”。其下题诗:“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又“崇祯壬午年”,“因亦柳隐录”。随形配雕红木盒,盒面嵌竹刻“还砚图”,并题:“丁未初夏,戏作还砚图,以应竹亭一兄。清玩。”其下署名“程庭鹭”。
此砚石质细腻,造型小巧精致。实用与鉴赏相结合为清代砚式特点。

核雕坊 发表于 2007-3-27 23:03:43

7澄泥夔纹砚
澄泥夔纹砚,明,长16.8cm,宽10.5cm,厚3.6cm。
砚澄泥制成,束颈双连式,颈下为砚堂,砚额为椭圆形砚池,砚堂与砚池边沿雕饰不同的勾云纹,连颈处亦饰繁缛的云纹。砚侧面雕饰夔纹和兽面纹一周。砚背面深凹呈环渠,也可作砚池、砚堂受墨。背面略有剥蚀,底下凸出兽面纹两足。砚配随形嵌玉黄色漆盒,漆盒轻薄,盒内髹黑漆。用漆盒藏砚在明清时较为流行。
此砚泥质细腻,色泽浅黄,造型新颖,纹饰古雅繁缛,颇为华贵。

导航灯 发表于 2007-4-19 11:29:23

图文并茂~好东西

君豪 发表于 2007-4-26 02:46:06

漂亮漂亮精彩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故宫珍藏  砚 台    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