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石头
发表于 2007-10-21 17:49:14
韩萱
发表于 2007-10-21 18:00:48
头回听说还有金丝楠乌木,只听说过金丝楠和乌木这两种木头
睡觉石头
发表于 2007-10-21 20:27:22
导航灯
发表于 2007-10-21 23:31:29
终于做好了,期待好长时间了!多照几张细图让大家好好欣赏一下呀!!!
导航灯
发表于 2007-10-21 23:42:05
引用第1楼韩萱于2007-10-21 18:00发表的 :
头回听说还有金丝楠乌木,只听说过金丝楠和乌木这两种木头
乌木是不同木料埋入河水内淤泥中在缺氧、高压、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上千年的变化过程而形成的!
好多树种都能形成乌木,金丝楠木就是这些树种当中之一!
gzcs
发表于 2007-10-22 17:19:43
雕刻上选之材——“乌木”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辞海》中对阴沉木的解释是:“木材因地层变动而久埋于土中者,称为‘阴沉木’,也叫‘阴桫’。”
我国在1960年就制定法律:一切紫檀、乌木、老鸡翅木所做家具,不论年代,一律不准出口。
清朝大学者袁枚在《子不语》中对阴沉木的解释为:相传阴沉木为开辟以前之树,沉沙浪中,过天地翻覆劫数,重出世上,以故再入土中,万年不坏。其色深绿,纹如织锦。置一片于地,百步以外,蝇蚋不飞。
上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一些偏远山区见到这种木材,将之称为:东方神木。
乌木只是川人的俗称。乃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前,由于地质的变化,使许多树木深埋于古河床下并为泥沙所掩埋而形成的碳化木,是一种产量十分稀少,极其珍贵的木材。主要有楠木,香樟木,麻柳等等硬木。俗称,植物化石。它是由于山崩、洪灾、地壳运动等自然变化使许多古树被推倒后沉埋于古河床中,被河中泥沙所掩,被岩石挤压、多种矿物渗透、吸啄,经过几千年,甚至上万年高温高压碳化过程,乌木纳乱石磨砺之金气,存万树挤压之木质,附长河洗涤之水性,含雷霆轰击之火色,孕泥沙壅塞之土魂,形成表面如碳、乌黑发亮、质地坚硬、形态各异、鬼斧神工、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乌木。据碳14同位数的测定,乌木标本的最晚年代均在三千二百多年以上。
据分析,除有较大流量和水压的河流条件外,形成阴沉木还须河两岸有坡度较大的山峰,有产生滑坡等地质变化的条件。而长江三峡地区和黄河龙羊峡地区刚好同时具有这几个条件。乌木是在特定的地下水、土等自然条件下和适应的矿物质中,才能形成,且木材本身含有桉脂油等天然防腐剂,才能深埋千万年而不腐。色泽有黄褐、灰褐、青黑、黑色,黑红色,青铜色等,其切面光滑,遇水色更深,具有色泽天然,可不需上漆,性坚体重,纹理细腻,上蜂蜡、核桃油、橄榄油后颜色黑如墨,光亮似漆,日久而不变;因木质坚实,材质紧密的特点,用乌木制成的各种器具,乌黑发亮,古朴深沉,其木质不再生虫,发霉,腐烂。
阴沉木很奇特,一般木头烧出的是白灰,而阴沉木烧出的是金黄色灰。因此,古时达官显贵都把乌木家具及工艺品视作传家之宝和辟邪之物,尤为珍爱。其木质坚实、细腻,用乌木制成的各种器具,乌黑发亮、古朴深沉、温存深润、浑脱高贵,且能长期保存,不怕日晒风吹且其木质不再生虫、发霉或腐烂,它的这些特点,是优于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红木等其他珍贵木材的特殊之处。
因乌木性为纯阴,古籍中亦有入药记载,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本部第三十五卷记载乌木——甘、咸、平、解、毒,又主治霍乱、吐痢,取屑研末,用温酒服,或将其泡酒或烧成灰泡水喝还能治疗感冒、祛风湿等疾病及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因其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且上千年才能形成,故有“软黄金”之称。
由于乌木长期处于特殊的自下而上环境中,不知千年、万年。现在,由于挖沙、采石、施工挖掘、自然垮方等因素而使其重见天日,成为出土乌木。其色泽大多通体乌黑,也有外黑内红(如古红椿木,在地下埋藏三千年以上,才能形成此色),或外黑内黄(如古金丝楠木,在地下埋藏四千年以上,才有此色)、外黑内绿(如桢楠)、色彩渐变的;其原生古树仅为红椿、楠木、青杠、麻柳、香樟、花楸等品种,并不是所有的古木都能成为乌木,也并不是乌木都是黑色的,或黑色的就是乌木,如印度、缅甸所产和黑木和中国的柿子木、柴油檀木、鸡翅木,就是黑色的现代木。
真正的乌木,是在特定的地下水、土等自然条件下和适应的矿物质中,才能形成,且木材本身含水量有桉脂油等天然防腐剂,才能深埋千万年而不腐。当今著名的考古学家魏学峰、社会学家陈历谋等对乌木的考古、艺术和社会的价值推崇备至,并将其列为“第一藏品”。乌木的这些特点,是优于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红木等其他珍贵木材的特殊之处。
阴沉木还是上好的雕刻材料。由于乌木质地坚硬细密,色泽丰富悦目。或乌黑透亮,或灰褐如云,或红似花岗,或灿若黄金,是制作乌木雕塑、乌木艺术品、收藏品的宝贵材料,也是制作古典极品的上选之材。特别是金丝楠木,系国家特级保护的珍贵木材,早已明令禁止砍伐,并将存世和新种植的树木编号入档。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更是宝中之宝。同时由于阴沉木介于木石之间,雕刻起来手感很好,用它雕刻出的作品上蜡后或黑里透亮,或黄中渗红,质感非常强,很适于表现细腻传神的作品。乌木以其温存深润,浑脱高贵的气质和不可再生的特性,切能长期保存,不怕日晒风吹等良好特性。蜀人视其为珍宝,港台及海外更是视其为稀有之物,誉为“东方神木”。乌木经数千年苍桑变化,深藏而不腐,显示出顽强的凝聚力和坚韧、无畏的品质,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使乌木成为珍稀品。堪称植物界的大熊猫,其艺术品极具增值和收藏价值。
gzcs
发表于 2007-10-22 17:26:25
历史上使用乌木的记载………
民国时复辟总统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只做了不到百天的“皇帝”就一命呜乎。但为了显示其做过“帝王”,其家人子孙费尽心机、耗费大量家财寻觅阴沉木,也拼了一副棺材,成为历史笑谈。
乾隆和慈禧是清朝历代帝后中生活最奢侈的。我从一份文史资料中看到过一段关于他们的陵墓的描述:墓中隧道全用汉白玉砌成,有石门四进,亦全系汉白玉雕制,寝宫为八角形,上覆圆顶,雕塑着九条金龙,闪闪发光。寝宫面积约与故官的中和殿相等。乾隆的棺梓是用“阴沉木”制成的,安放在一个八角井的上边。
我国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去逝时,按周总理的意愿将京剧大师梅兰芳安葬在八宝山瞿秋白墓旁。但梅夫人福芝芳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不解剖,二是不火化,葬在万花山自家坟地,与王氏夫人并葬。这块墓地是1929年梅大师为他的第一位夫人王明华购置的。当时王氏夫人在天津病危,正在香山小住的梅兰芳当即为王氏寻找墓地。看了好几个地方,最后他买下碧云寺东北万花山的7个山头17亩山坡地,万花山与梅兰芳的字“畹华”同音。墓园建在半山窝平出的一亩地上,梅兰芳亲自安排种下几百棵松柏。周总理同意梅夫人的意见,指示说梅兰芳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要国葬。因为事发突然,梅兰芳没有遗嘱,家人也没有修坟的准备。周总理批准从国库取出存放多年的一副“阴沉木”棺给梅兰芳用
……
wxw21
发表于 2007-10-22 18:41:43
蟋蟀王
发表于 2007-10-23 11:52:05
又有新作品了....恭喜哈.
你的铺子要搬吗?及时通知我们哦.
pengkd1
发表于 2008-4-8 22:08:07
价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