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骂”说开来
从“国骂”说开来
鲁迅先生曾予“他妈的”以“国骂”之称,谓之“如果牡丹是中国的国花的话,他妈的就是中国的国骂了”。可见当时“他妈的”是何等“时髦”,竟引起鲁迅先生之重视,载之以文,戒之国人。
先生属文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中国的纪元亦早由“民国”而为“共和国”,文明日上,可“国骂”未衰,且大有“继承发展”之势。鲁迅批评之时,“妈妈的”恐怕只“普及”于阿Q之流,假洋鬼子对此却是不屑的,气急也只是以“混帐”冠之,当然,高级的“娘希皮”也是有的。而今,“国骂”似已成为一种口头禅,不管他人是否脊寒,出口泰然,毫无不是之感。更有甚者,“他妈的”成了见面语,代之以“你好”,竟升格为亲昵之表示。
继之“国骂”,“骂道”愈加高明,运用亦日见普及。君不见今日之街头巷尾,公众场所,时有西装革履,裙钗绚烂之“骂道”男女展开“舌战”。(今人火气之盛,大胜以往,究其根源,可能是摄入过量蛋白质之故。)叫骂者面红耳赤,出语之污秽,面及之广深,已非“他妈的”所能概括,祖宗八代,时时也要“沾光”。个别女士之骂技,竟令男人们汗颜,真可谓“阴盛阳衰”也!鲁迅先生在世,对此怕也只有“仰天长叹”了。
中国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国骂”盛行,已为“惊诧”,而今,又推而广之衍生出“京骂”.“辽骂”......大有借08奥运走出国门之势,岂不令人悲哉!哀哉!
呜呼!奉劝行“骂”之道者,最好依旧穿起缅裆裤,戴上破毡帽,以之适应“国骂”,保持纯正之“国粹”。
“从语言开始,到语言为止”。忘记是谁说的了,但我想不管是怎样的骂人方式,含蓄也好,文言也好,都是应该遭到鄙视的! 楼主的文章很见文字功底,从文字,结构,连贯,用词上来看,造诣非常深.
而且颇有古文味道,优秀贴子 哀呼! 也仅劝劝奉行纯正之国粹者, 骂完即止, 可别又加啐一口“国啐”于地,以维护环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