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带国民党将军名款的铜墨盒,请大家鉴赏、指教。
一个带国民党将军名款的铜墨盒,请大家鉴赏。自己对此类墨盒没有接触过,且对“岳应”的款识不识,请大家指教。谢谢。尺寸:8.8厘米X8.8厘米X1.8厘米。 郝国玺,1886年生,字旭东,湖南澧县人。
一、戎马生涯
郝国玺幼时随父去云南昆明。
1905年郝国玺考入云南陆军武备学堂,旋被保送入保定速成学堂。
1908年参加浙江军,历任浙江陆军第四十九旅(旅长周凤歧)参谋、浙江陆军第六师炮兵第六团团长、浙江陆军第一师(师长潘国纲)炮兵第一团团长、步兵一旅旅长。
1913年,郝国玺进入北京陆军大学,习炮兵科。毕业后重返浙军。
1916年4月11日夜,为响应云南蔡锷发起的讨袁拒国军起义,一旅旅长郝国玺偕同二旅旅长童保喧、警察厅长夏超随即发动政变,攻占朱瑞的将军署,政变获得成功。后童保喧任六师师长兼杭州警备司令时,郝国玺为副司令。
1917年,郝国玺参加潘国纲的混成旅,北上讨伐张勋。
1918年,郝国玺参与重修杭州岳庙,立《复官改葬并易益告词碑》、《重修岳忠武王祠墓碑》于殿前月台上。(参与重修者姓名有碑另立。此碑在“文革”后期被毁。)
1919年5月,童保喧在厦门去世,郝国玺挽童保喧云:“公去意何之,忍使三军无主将;我悲别有在,那堪二浙失长城!”
1919年8月,郝国玺参与宁波第二次独立,任副司令。
1924年,浙江爆发“齐卢之战” ,郝国玺奉命据守温州、平阳,以防不测。
1924年9月,郝国玺任浙江陆军第一师师长。
1925年兼任杭州卫戌司令,旋即辞去。
1926年7月,郝国玺参加第一次北伐,挺进二湖(即今湖南湖北),消灭吴佩孚主力。
1927年9月,郝国玺任十八军副军长(军长为郝在云南时的好友杨杰)。
1928年1月,国民革命军新组一、二、三、四集团军,进行第二次北伐。郝国玺任第一集团军二纵队总指挥部总参议(时称“郝参军”),革命军所向披靡,旌麾直指山东济南,击垮了孙传芳、张宗昌、张作霖,三军阀余部就地改编。郝国玺并为此致电(标题为《济南郝国玺致南京葛敬恩灰午电》)时任南京参谋本部次长的老同学葛敬恩,以报捷共庆。
1929年5月,郝国玺任山东省政府总参议。
1930年9月,郝国玺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二十六军副军长。
1935年3月,郝国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部高级参谋。(其时总长初为蒋中正,后为程潜。)
1936年6月,郝国玺任江苏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京成立抗日大本营,拟郝国玺为大本营副总指挥(后因故未履职)。
1937年9月,郝国玺任江苏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第五战区第九游击司令。
郝国玺任保安司令之际,日机对海州轰炸甚频,当郝国玺得知原驻军税警总团团长黄杰(后任台湾省主席、国防部长)仍将百余名“政治犯”囚禁于狱时,当即令其全部释放。仅隔数小时,监狱即被日机炸毁。对此,五十七军军长缪澄流(后曾参加“台儿庄”战役)叹曰:“人命关天,一人尚不可,况百余人乎!”
1937年秋,日寇虽屡次进犯海州,终因郝国玺所率的保安部队,会同缪澄流、白宝山所部,身先士卒,浴血奋战,使日寇折戟海州城下,欲占海州之企图久久不能得逞。
1938年春,日寇登陆南通,沿海北犯。海陆空三军并复大举进犯海州,日机对海州轮番狂轰滥炸,全城几成废墟,郝国玺的专署亦被炸十余次,幕僚死伤相籍,战况极为惨烈。
由于经年作战,不得将息,此年夏,郝国玺全身浮肿,已不能行走,然仍坚持扶杖指挥,抗击日军。同僚均觉不忍,劝其就医。1938年8月,郝国玺被下属强行送至上海,终缘积劳成疾,药石罔效,为时已晚,不久即病逝于医院,享年52岁。郝国玺弥留之际,还频频长叹“未遂马革愿”。
郝国玺一生清廉刚正,疾恶如仇。戎马生涯中,初与弄权谋利的周凤歧分道扬镳,继而与专事搜刮民脂的“投机将军”陈调元决裂,愤然辞去安徽省委员之职,回乡独居。蒋介石曾升任他为杭州卫戌司令,他也以之为羞,竟辞去。
为自警与励志,郝国玺作《留青草堂诗稿》一部;每经一战,也刻石以记之。在当时的官场中,其人之品格,诚为佼佼者也。
及欣赏又学习,好帖! 欣赏了! 这个可能是后加刻的. 永通万国师的治学习精神值得学习!!!!!!!! 引用第5楼西蜀咸若堂主于2008-01-21 07:57发表的 :
永通万国师的治学习精神值得学习!!!!!!!!
惭愧、让西蜀咸若堂主见笑了! 哪能!!!!!!!!!!!!!!不错就是不错 谢谢楼主欣赏了!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