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猫仔 发表于 2008-7-31 03:07:41

個人看法,晚清仿老康。

成都可可 发表于 2008-7-31 06:56:22

有争议。就要上手细看了。仅讲几点。

1.有就是高仿也价格不斐。所以口有窑裂和泡铀----便宜!
2.私款。已经后刻不是新闻。
3.构图。没有老康的呼应。没有整体感。布景差了点。
反正有点麻人。多半吃药了。不敢多讲!小人照仿!

天地煞星 发表于 2008-8-1 17:46:54

东西对的,清中晚的

睡觉石头 发表于 2008-8-2 17:06:11

12178102 发表于 2008-8-2 17:32:05

瓷器发风格和当时的政治有一定的关系.清朝后期的画风是很随意的.仿康熙的不敢说.康熙的:

有些器物是康熙一朝所特有的、如﹕棒槌瓶、金钟杯、观音尊、笠式碗、凤尾尊、马蹄尊等、要牢记其标准器式,凡后仿者、在造型上多少能发现其不一致的地方、二、瓶、碗、盘、罐等器底能看到明显的旋纹痕和点点黑漉、三、器口施加含粉白釉、为此时普遍现象、给人们一种厚唇或出边之感、四、五彩瓷的彩料周围、特别是蓝彩部分侧视有五颜六色蛤蜊光圈、五、瓶、灌之类的立体器、其器物内、外壁的釉色应该一致、六、笔筒有束腰感觉、其底部又往往并不整齐而自内向外倾斜、七、瓶、罐之类的圈足、除中晚期的官窑呈滚圆的"泥鳅背"状外,早期的官窑器及绝大多数民窑器为足壁内、外斜削而呈尖状、且足边大多有缺损、八、人物画面部绝大多数歪斜不正、这是陈老莲画人物的风格、凡人物脸部正面而规整者要注意其它方面特征、山水画的山大多是南宋画院画风"斧劈皴"、晚期才有¨披麻皴¨画法、九、器物的双圈底足、大多是外圈底足高于内圈底足、

梧桐树 发表于 2008-9-9 18:42:36

东海渔夫 发表于 2008-9-11 23:26:56

仿清雍正青花

德政 发表于 2008-9-12 15:47:46

听课!

李臻1974 发表于 2016-7-15 11:23:27

学习欣赏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去徽州的收获----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