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郎 发表于 2008-4-20 15:41:39

两方端砚:有眼+绿端

第一方!!!

仙郎 发表于 2008-4-20 15:43:58

未打闪灯!!!

仙郎 发表于 2008-4-20 15:46:07

局部!!!

仙郎 发表于 2008-4-20 15:49:31

请大家欣赏!!!

仙郎 发表于 2008-4-20 15:51:50

砚底!!!

仙郎 发表于 2008-4-20 15:53:41

第二方绿端!!!

鸟儿高飞 发表于 2008-4-20 20:25:03

欣赏了........

导航灯 发表于 2008-4-21 00:02:13

恭喜,
两块好砚!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4-22 21:11:02

欣赏仙兄藏品。

仙郎 发表于 2008-4-23 12:36:54

谢谢两位版主!

绿端
  端溪出产的绿色的砚石,为端砚石色之一种。北宋时开坑采石,早开采于北岭山附近,由于过度采伐,石材枯竭,后转移至端溪水一带朝天岩附近继续挖掘,绿端砚石多数上层为绿端,下层为朝天岩。纪晓岚大学士曾给自藏的一块绿端镌铭:“端溪绿石,砚谱不以为上品,此自宋代之论耳。若此砚者岂新坑紫石所及耶”。
由于绿端石色青绿微带土黄,颜色艳丽、层次分明、石质润滑,最佳者为翠绿色,纯浑无瑕、晶莹油润,别具特色。也适合于制作端砚茶盘、摆件、烟灰缸、镇纸、笔洗等各式文房用品。《高要县志》中载:“绿端石出北岭及小湘峡,鼎湖山皆旱坑。”其后朝天岩附近也有此石的开采。绿端石起初人们不认为是砚材,不少论砚者也不认为它是砚石中之上品,清纪昀则认为绿石为“端溪之友,同宗异族”。石色青绿微带土黄,而上品为翠绿色。纯净无瑕,别具一格。石质幼嫩、细腻,润而发墨,实为端溪中较为名贵的一种砚石。

  绿端是端石中的一种。端石绝大部分是紫色,被称为“紫云”、“紫玉”,而绿端石色青绿微带土黄或纯绿,可谓另类。

  绿端最早开采于北宋初年,比紫端的出现迟了三百年。其采石的砚坑先在端溪北岭山附近,后移至朝天岩。清代吴兰修《端溪砚史》引《舟车见闻录》说:“绿端石出羚羊峡,亦有水坑旱坑之别,水坑为砚,润而发墨,旱坑为玩好之器。”正因为有水、旱坑之别,当时人对绿端褒贬皆有,这是由
于各人所见到的砚石不同的缘故。这在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所用的一方绿端的铭文上可见:“端溪绿石,砚谱不以为上品,此自宋代之论矣。若此砚者岂新坑紫石所及耶?嘉庆戊午四月晓岚记。”在此砚侧,他又镌诗曰:“端石之支,同宗异族,命曰级琼,用媲紫玉。是岁长至前三日又铭。”
  历史上像纪晓岚一样对绿端砚赞赏有加的大人物还有北宋名宰相王安石。当时端州知府丁宝臣送给王安石一方绿端砚,并附上一首诗,王安石高兴之余,报以一首七律:“玉堂新样世争传,况以蛮溪绿石镌。嗟我长来无异物,愧君特赠有新篇。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还与故人袍色似,论心于此亦同坚。”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对常用的一方绿端砚亦十分喜爱,命名为“松磬砚”,并镌铭曰“大雅”,可见其宝爱之情。
  绿端与洮河绿石同为绿色,一般爱好者容易将二者混淆。1994年中国名砚博览会上,有一方纪晓岚题咏、审定的宋代绿端砚,文革中被康生获得,并在上面刻上砚铭,狠狠地奚落一百七十年前的古人:“纪晓岚自名为识研者,还刊行《阅微草堂砚谱》,其实他对砚连基本常识也没有,他把洮河石当绿端,把青州红丝叫作红端,他不知端石为何物,更不必说识别古砚了。”这则铭刻于1970年,正是康生不可一世之时。联想到他曾极力贬低郭沫若的书法,说“这样的字,我用脚夹着毛笔也写得比他好”,其目空一切的形象,不是跃然纸上吗?康亦是一大收藏家,却也把绿端辨作洮河石,可见二者分辨之难。
  上品绿端,石质细腻坚致,幼嫩润滑,其色青葱翠绿,纯粹无瑕,晶莹油润,独具一格。《浪室藏砚》中有八方绿端,分别是天山老人浑论砚、张廷济瓜瓞砚、任颐“汗简”砚、湖西主人小砚、完夫茅亭砚、赵怀玉凤凰砚、古月抄手砚、罗惇衍双剑砚。这里介绍任颐“汗简”砚。砚作长方剖竹节形,长18郾8厘米,宽10郾2厘米,高6厘米。其色纯绿,其质细腻莹润,隐见翡翠斑、金线。砚面及砚侧浅浮雕竹节纹,砚面中部凿一瓶形堂、池,池上方刻篆书铭:“汗简”。砚左侧刻竹书铭:“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署款:“任颐”。全砚古墨如漆,濯之不去,拭之莹然,惟砚堂透出一片绿盈盈的生意。
  任颐(1840———1896)字伯年,号小楼、任和尚、山阴道人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绘画人物、花鸟仿宋人双钩法,赋色浓厚,白描传神,颇近陈洪绶。年末及壮已名重大江南北。间作山水,淋漓挥洒,气象万千。书法亦参画意,奇警异常。

卖画海上,声誉赫然。为清末画坛巨匠,与胡公寿并重。任伯年这方绿端砚,镌为竹节,铭为“汗简”,取其色,取其色,取其质,更取其义,可谓品位韵味甚高的一方佳砚,令人玩赏之间,不觉悠然心会。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两方端砚:有眼+绿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