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往事
http://files.teacher.com.cn/2011leshan_sichuan/HomeworkStudent/72bca844-a809-41f3-a983-71cc61796798_A252596875360OXC.wma变天了, 好冷啊!!这几天我们这里降温了,今听朋友说她想这两天就把今年冬天取暖电烤炉买回算了,不想等到天冷再去买,现在买也许还便宜一点呢,呵呵呵,她真是个会过日子的人啦。
说到烤火,就想起了小的时候,那时候的冬天好像是特别的冷,也许是那时的人烟没有现在这么稠密,保暖措施也没有这么丰富,更没有高楼大厦来遮挡一下,那时家家户户都是低矮破旧的砖瓦房子,更有甚至是茅草房子好像是用泥巴在外边糊了几层,哎!!想想那个时代真是太艰苦了。
小的时候,我的爷爷是做手艺行业的就是传统泥瓦匠,但木工活做得也是非常的好,因为那时候造房子大部分都是木瓦砖混合结构,我爷爷算是全能型的,呵呵,我真为我爷爷感到自豪。真的,他老人家的手艺是出了名的棒,就是现在在老家提起我爷爷的名号老人们都还竖起大拇指呢,所以跟爷爷学手艺的徒弟也很多,我的父亲也就自然而然也接了班,所以说在那个时代我们家的家境算是稍微还好得一点点的,但到我父亲这一辈,子女生得太多,又赶上不许做个体都要归集大集体的社会体制,所以我们家是经常的超支,后面的日子也是过得非常的艰辛,做那个手艺的人都知道,常年做工也是非常的辛苦,因为常年都是日晒雨淋的,人到老了也就落下了不少病痛的毛病,就在我比较小还不懂事的时候,爷爷已经都不能再从事那个行业了,爷爷老了特别怕冷,所以我们家每年只要一到冬天家里都要用我父亲平时砍下来的枯树,树枝,树干或是还不算很干透大树兜用来烤火,引火的材料就是晒干的玉米棒或是做木器活刨下的木圈圈和粉末。我还记得我们家那间常用来生火的那间屋子都被烟雾熏的黑黑的。还记得,只要一下雨或则是下雪的天气,我们家一家老小都围绕在那火边上吃饭,爷爷和父亲喝点小酒,吃完了过后母亲把锅碗一收拾好,马上到房里拿出一个簸箕来,簸箕里面装的都是我们几姊妹穿破要补的破袜子破衣服或是还没有捺好的鞋底。我们几个小的就围绕着爷爷和父亲要他们跟我们讲故事,他们都是做手艺活跑的地方多,见识也比一般人多,讲的故事有时是戏曲里面的一段折子或是,一些地方地名的来源典故等等。还有的是长篇的呢,像薛仁贵征服东征西,反正很多的,经常讲得是让我们几个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长篇的还需要连播分解,呵呵。我呢,最小,有时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就爬在母亲的腿上,我还记得那时候冬天大人穿的棉袄还是掩心的,那个下摆挺大,我记得我醒来的时候,我的小脑袋总是被母亲的下摆的棉袄捂得紧紧的,有时我也迷迷糊糊听见父亲叫母亲把我抱在床上让我先睡,但母亲说,孩子太小一个人睡不起热气来,还是让她跟我们一起睡,那时小还不觉得,到现在回想起来,真让人感觉到是特别的温暖,写到这里我的鼻子都是酸酸的,眼眶也潮潮了。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我父亲跟我们讲的一个故事呢。故事是这样的;讲的是从前有个有钱的员外,员外的宅府后面是住着一个穷书生,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写对年是吧,那天那个员外看见后面的穷书生写的对年有点生气,是怎么回事呢?是这样的,住在前面员外家府的后面是花园,花园院子里栽了很多的竹子正好对着后面穷书生的大门,穷书生的对年是这样写的;{门对千嵌竹,家藏万丈书。}这样一写,有钱的员外就不高兴了嘛!你看从对年的气势上就输了一筹嘛,但别人家写对年又不犯法,又不好上门问罪,那有钱的员外回家后,就马上吩咐管家命人把后面的竹子砍断,,第二天再看那个书生的对年更生气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看见书生把对年两边的面个加了个字,加了字是这样的,{门对千嵌竹短,家藏万丈书长。}这下员外更气坏啦,接着又命令管家命人干脆把竹子连根拔起,第三天再看;这不看不要紧,一看这下真是把员外彻底气疯了,只看那书生又在对年各边下面又加了个字,加了是这样念,{门对千嵌竹短无,家藏万丈书长深},呵呵,那个被气疯了的员外就命令家里的管家把穷书生叫到他家里一趟 ,因为他要当面的奚落书生一番,因为他有钱嘛,可以在穿着住宅声势上压他一马,那时候有钱的人家过年过节穿的大都是大红袍子,穷人呢,一般都是件 绿不绿,蓝不蓝的破长褂衫子,那个书生也不列外,不一会儿,那书生就被管家领到员外家,刚刚进了门,还没有坐下,那个老员外 就斜着个眼,嗤之以鼻地对那个穷书生道了句,真是;{井里蛤蟆井里好啊,井里蛤蟆穿绿袍},那个书生呢 ,心里明白是老财主想侮辱他,只见他不卑不亢马上接口也道了句,{锅里虾子锅里跳啊,锅里虾子穿红袍},大伙再一看啦,只见那个老员外的脸啦,马上是口歪眼斜啦,你想啊,那蛤蟆再不怎么地还是活的呢,但虾子呢,在锅里一煮虾子变红颜色了,但是,是死虾子啊,你说那个员外能不口歪眼斜吗?呵呵,故事大致好像就是这么多。有的,我有些记不起来了。但那时候我们一家人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在那寒冷的冬天的里,一家人快快乐乐围在火边烤火讲故事的场景是我这一辈子都忘记不了,也不能忘!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真的好快,一晃我们都已经步入了中年,也已是为人父母了,想想我的父辈长辈把我们几个抚养成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就是在孩童成长的时候,长辈跟我们讲的故事都是做文化和做人方面的教育,他们用最纯朴的行动与语言对我们进行教导,这是一种行精神上的灌输与潜移默化的传输过程,(虽然那时候还领悟不到这点),但他们面对艰苦生活所表现出的坚韧与豁达将永远影响着我们,这也是一种财富,是一种无形而又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你看,现在普遍的人们个个都在为了追求金钱的富有拼命的奔波,而大部分的人却忽略了一家人应该享有的天伦之乐,大家彼此之间也缺乏精神上的交流。有的人呢,甚至在为了追求财富的同时,也同样也 在丢失了做人的良知和道德,你说,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给他们的下一代,留下什么样的精神财富呢?我不敢想,也许等到哪天他们突然失去了自由,和健康,被迫停下追求财富的同时,再回头想起,会不会感觉到得到比失去的更多呢。在这里,我衷心祝愿我们国家随着经济腾飞的同时,但也不能丢失了,我们华夏五千年遗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做一个正直,善良,诚信,道德合格的公民!! 童年的往事,很容易让人思想沉淀,继而升华,感触良多。
朴实的文字中,隐藏着楼主为人处事的那份纯与真! 段落再整理好,或许读起来更容易投入。 来回忆一下~~~
回 3楼(婉唱) 的帖子
不好意思 段落是有点乱 谢谢版主提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