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百灵鸟的“丢口”问题[原创]
http://www.qlfdjx.com/images/lz.mp3 三年以内的百灵鸟学叫口大都比较齐全了,但还能学口,暂且不论。今天就百灵鸟的“丢口”问题,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百灵鸟的学叫口“丢口”问题也很普遍,尤其是三年以内的百灵鸟,学了十几种套口后,一经夏秋交替季节换羽其间,约有三个月之久的停叫期(个别的不停叫),等换羽结束后开始小叫时,发现有一部分叫口丢掉了。客观上可分三个方面来说:
一、高难度的精叫口
百灵鸟在学叫期间,一般学叫开始好学一些比较简单的叫口,如:麻雀、白几令、绣眼、山雀、灰鹊、蜡嘴、燕子等叫口。小百灵从学叫开始的第一天起,最先接触的就是这些叫口(尤其是我地)。百灵鸟在学叫两、三年的时间里,对这些叫口已学叫了上万遍之多,可以说是“倒背如流”了,因此这些叫口一般是不会丢口的。但对于那些高难度的精叫口,比如,黎鸡的“五更”、“雨后飞天”、“惊叫与护巢”、“呱啦”等叫口,还有母鸡“咯哒”、公鸡“打鸣”等一些叫口,很难学会,比较而言学叫的次数较少,记得便不够牢固,等换羽后就丢口了。
再一个原因就是,一般鸟可能不乐意学一些难度较大的叫口,也总想避开这些或随其它鸟一代而过,因此那些精叫口就丢掉了。往往是越喜欢、越愿意要的叫口就偏丢掉那些叫口。
二、附在其它套口后边的单(片)口
百灵鸟如果能叫出十几种套口,且套口是按一定顺序编排而叫出的,一般这样的套口是不容易丢口的。
反之,当学叫口没有形成套口,就相当于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只是附在其它套口后边的单(片)口,是很容易丢掉的。尤其是和其它好叫或音量较大的鸟在一起挂笼鸣叫,很可能就会使此鸟丢口。
三、非一次性成型的套口
押口应当一次性成型,也就是说用一师鸟一押到底;若用录音押口,也应按一定顺序编排,要一次性押成为好。若多次更换师鸟或用录音一套一套地去押口,到头来都可能会出现丢口现象。
当然,会致使百灵鸟丢口的因素可能还很多,就留给众多鸟友来补充吧! 学习了,厉害!! 是的,我敢保证,有鸡嘎哒口的鸟,第一个丢的准是鸡嘎哒口。所以鸡嘎哒才感觉宝贵、难得。黎鸡口也丢,但是还能保留绝大部分。其他的口丢的不严重或者很少丢。 娄版分析的很透彻,的确如此!好帖!好帖! 好贴,分析透彻,你太精了. 学习了! 老娄经验之谈,进来学习一下!! 丢口现象俺也遇到过,在小性期,有的叫口叫不出来,但到大性期就又叫全了,不知别人的怎样? 精,精,精,学习了。看样要注意压口,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