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 发表于 2009-2-16 20:54:30

长 城 赞

长城赞蜿蜒如龙势如虹,胡马北风晓月弓。身如磐石心似铁,永伴青史对长空。不到长城非好汉,炎黄子孙多英雄。秦人血汗孟姜泪,化作百川皆向东。

君子兰兰 发表于 2009-2-16 21:19:19

拜读了。

随意 发表于 2009-2-17 18:37:54

见笑了,有人欣赏就没白写。

好人好梦 发表于 2009-2-17 19:44:07

长城的雄壮的气势跃然于诗中!
作为中国的重要象征,长城凝聚和记载了太多的历史!

野渡横舟 发表于 2009-2-17 19:54:55

气势好大~~
这不是律诗的格式,楼主见谅

虫坛小米 发表于 2009-2-17 20:31:25

引用第4楼野渡横舟于2009-02-17 19:54发表的 :
气势好大~~
这不是律诗的格式,楼主见谅

要不咋叫随意呢? 这叫不拘一格!~

好人好梦 发表于 2009-2-17 20:32:17

引用第4楼野渡横舟于2009-02-17 19:54发表的 :
气势好大~~
这不是律诗的格式,楼主见谅

呵呵,难逃老兄的慧眼呢,不过诗中的韵和气势写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既然谈到格律,闲来我就索性简单写下这首律诗的格式,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老兄们斧正!

随意老兄写的是平起首句入韵,格律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以平起、首句入韵为较常见。
同时,律诗还必须讲对仗,每两句称为一联:第一二句称为“首联”或“起联”,第三、四句称为“颔联”,第五、六句称为“颈联”,第七、八句称为“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就规定必须要用对仗,就是两句中的词组结构和词性要相同,互相成对,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也就是两副对联。
所以对对联也是律诗的基础!

随意 发表于 2009-2-17 21:51:09

引用第4楼野渡横舟于2009-02-17 19:54发表的 :
气势好大~~
这不是律诗的格式,楼主见谅


是嘛?不好意思。我再改改吧。

随意 发表于 2009-2-17 21:51:35

引用第6楼好人好梦于2009-02-17 20:32发表的 :


呵呵,难逃老兄的慧眼呢,不过诗中的韵和气势写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既然谈到格律,闲来我就索性简单写下这首律诗的格式,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老兄们斧正!

.......


学习一下。

婉唱 发表于 2009-2-17 22:30:38

引用第7楼随意于2009-02-17 21:51发表的 :


是嘛?不好意思。我再改改吧。

既然都写成了,而且意境也很不错,不改也罢,把标题中“七律”两字去掉就可以了!呵呵,个人的意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长 城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