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鸟情节
第一章、初识青鸟最初结识青鸟,是在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当时进青鸟的初衷只有一个,就是想学习如何养画眉。当我第一次走在淮南市龙湖公园外的花鸟市场的时候,就被画眉那激昂高亢而又婉转多变的歌声深深地吸引住了。只见他骄傲地挺着胸膛,叉开那双强有力的牛筋腿,箭一般的尾羽往下稍勾,行云流水般的歌声脱口而出,酣畅淋漓,好不痛快!当时就有一种马上拥有的冲动,可惜囊中羞涩,只好作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能饲养一只属于自己的画眉,除了节省日常开支之外,便是恶补画眉的驯养知识。在百度中搜索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机缘巧合,我以游客的身份进入了青鸟,在简单的浏览之后,丰富的画眉知识让我兴奋异常,当即注册成为青鸟论坛中的普通一员。“画眉沙龙”里的朋友们对画眉饲养各抒己见,此外还有《画眉三百问》等经典教材供我们学习参考,让我学习到了不少画眉知识。
第二章、融入青鸟
光是纸上谈兵还是不够的,后来我终于有了一只属于自己的画眉鸟。我把从青鸟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饲养,同时又把饲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拿到坛里请教各位前辈师傅。非常幸运的是,在青鸟学习交流中,我结识了本地养画眉的坛友赵师傅,并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步步地深入学习画眉的选、养、训、唱。除此之外,赵师傅还在我的课余时间里教我钓鱼和玩蛐蛐。在朦胧细雨中垂纶于淮河芦苇畔,在夜深人静时探蟀于砖隙瓦砾间,这是我大学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光。也就是这些宝贵时光,让我既能在论坛里学习理论知识,又能在生活中跟坛友学习实践,令我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
第三章、暂别青鸟
大学四年很快过去,迫于就业压力,我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从中国的最南边一路北上,驻扎在北三环的双榆树社区(离人大近)。破釜沉舟的豪情壮志让我暂别了网络,也暂别了青鸟,但是我的心却依然和青鸟紧紧的连在一起。每个周末,我都会早早的起来,匆匆的吃上一个鸡蛋饼,便坐上开往十里河桥南的特8路公交车。穿过一座立交桥便到了十里河天桥文化城,在那里我试图寻找青鸟的影子。那里不仅有蝈蝈的弹唱,蛐蛐的振翅,油葫芦的低鸣,还有蜡嘴的表演,靛颏的小叙,红子的欢快,最惬意的还是坐在茶馆里听着京剧,再来一碗驴杂汤。就算这样,可还是觉得缺点什么,我不敢去想,因为怕勾起心里的那一丝伤痛。
第四章、回归青鸟
人大终究还是与我失之交臂,怀着失落的心情我回到了家乡,但不管怎么说,我又能天天与青鸟相拥了,又能和青鸟上的朋友们交流学习了,从此家乡的鸟市上多了一个年轻的面孔。在青鸟上学习的同时,我开始尝试养绣眼、北红、白头翁等鸟类,并游历于家乡山水之间,还时常在亲朋好友面前以“隐士”自居,过着清闲无忧的日子。
第五章、读懂青鸟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父母的言语中多了一个词汇——玩物丧志!每当我听到这个字眼时,心里就会莫名的委屈,同时也在自问:我的志在哪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王世襄老先生的《锦灰堆》。王老是四九城有名的玩家,对鸽子、蛐蛐、蝈蝈、獾狗、大鹰、字画、雕刻、家具、饮食等都有很深厚的造诣。他虽然喜欢玩,但玩的精,玩的巧,而且把传统的玩意以文字的形式留传给了后世。王老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我终于明白,玩即是学,学即是玩。在玩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品味玩的乐趣!我不应该以“玩”为借口来逃避所谓的“世俗生活”,工作与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玩,玩就要玩出精彩,玩出彩头!原来青鸟不仅是一个大家庭,一个让我们在一起探讨、研究、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大家庭,老祖宗的好玩意千万不能丢!同时,青鸟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美德,要有志向,要有毅力,要有恒心,要有骨气,玩物以明志!
由心而出发自肺腑呀~引起了在下很大的共鸣呀~ 心里话,说出了心里话。 兄弟现在在青鸟就玩的挺好 一路历程一路歌 谢谢各位的支持! 顶一下 不错不错!!! 来学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