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若愚 发表于 2009-5-17 14:55:00

离别

古今离别总是愁,
悠悠不乘柳满手。
赠君一阙《渭城曲》,
昔日情谊心中留。

月吟海 发表于 2009-5-17 18:07:25

用陶人若愚诗韵作诗一首


注:陶诗原就没有十分拘泥于韵律,我和韵时也是如此。窃以为不严守韵律比较自由自在,另有一番好处。只要诗意盎然就可以了。

忆相知

告别的那一晚,我们在小窗下对坐彻茶。她用洞箫吹奏了一曲《霓裳曲》。夸张的拖音、散板化了的节奏——原本描写仙女飘飞的乐曲,竟被她演译出一派孤寂和凄凉。

紫壶清茶伴离愁,
月笼小窗忆素手。
低眉幽咽指间诉,
不禁心雨满盅留。




陶人若愚 发表于 2009-5-17 18:14:14

Re:用陶人若愚诗韵作诗一首

引用第1楼月吟海于2009-05-17 18:07发表的 用陶人若愚诗韵作诗一首 :

注:陶诗原就没有十分拘泥于韵律,我和韵时也是如此。窃以为不严守韵律比较自由自在,另有一番好处。只要诗意盎然就可以了。

忆相知

.......
呵呵,谢谢月吟海先生和韵,君之诗令人更有呜咽之感啊。

月吟海 发表于 2009-5-17 18:58:23

谢谢朋友鼓励!我是被您的诗感染之后才生诗情的。谢谢您!

陶人若愚 发表于 2009-5-17 19:14:52

谢谢好梦兄加亮!

陶人若愚 发表于 2009-5-17 19:15:10

引用第3楼月吟海于2009-05-17 18:58发表的 :
谢谢朋友鼓励!我是被您的诗感染之后才生诗情的。谢谢您!
咱们互相勉励。

好人好梦 发表于 2009-5-18 19:03:55

一首典型离别诗,很有代表意义。古人有折柳枝赠出行人的习惯,故柳也有‘留’的意思,所以诗中有柳字,也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意思。同时诗中又有王维送友人时写的《渭城曲》加以映衬,更显情意深切。欣赏了!
另,无论五言还是七言,首句尾字可平可仄,平声也可不压韵,第三句尾字应用仄声,但第二和第四两句就需用平声,(压仄韵除外),即使打油诗也是如此!

好人好梦 发表于 2009-5-18 19:07:33

Re:用陶人若愚诗韵作诗一首

引用第1楼月吟海于2009-05-17 18:07发表的 用陶人若愚诗韵作诗一首 :

注:陶诗原就没有十分拘泥于韵律,我和韵时也是如此。窃以为不严守韵律比较自由自在,另有一番好处。只要诗意盎然就可以了。

忆相知

.......

好和次韵,别有一番滋味!

陶人若愚 发表于 2009-5-18 20:07:16

引用第6楼好人好梦于2009-05-18 19:03发表的 :
一首典型离别诗,很有代表意义。古人有折柳枝赠出行人的习惯,故柳也有‘留’的意思,所以诗中有柳字,也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意思。同时诗中又有王维送友人时写的《渭城曲》加以映衬,更显情意深切。欣赏了!
另,无论五言还是七言,首句尾字可平可仄,平声也可不压韵,第三句尾字应用仄声,但第二和第四两句就需用平声,(压仄韵除外),即使打油诗也是如此!
谢谢好梦兄指点。小弟于平仄上不通,还望好梦兄以后多多指点。
此诗写于大学毕业时,见笑见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