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 发表于 2012-4-2 20:43:11

难解蛐蛐"让将"之迷

诸位,讲一条帯有迷信色彩的蛐蛐,它的经历和三国演义中“落凤坡”的情节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简单说曾有一条青蛐蛐色相好,但美中不足是大门帘,看好牙大力重准备出斗时,此虫在进过笼中上演“捉放曹”。此景想起来陆老前辈说过这虫在让将不可带出斗,否则输多,怎么办举旗不定。但经不往朋友催促,还是上场碰运气。
场上两虫下斗盆张牙相斗,青虫上去一抓,虫飞盆外,敌虫二次入盆快口一击,青虫落敗,就这么简单,煮熟的鸭子飞了。
当晚找老友叙述此事……
老友点评:
l,虫输在冷芡,青虫上风得口,仍要下芡,只要战斗未结束馬门大的蛐蛐始终要保持张牙等敌,
2,遇到江湖高手,把虫性打足玩个冲锋草,使的快看不清,敌虫抢口咬到青虫馬门输的冤。
唉,怪事在苐二天上午看青虫已归天,郁闷上门求解,请老友破迷,没想到老友戏说这蛐蛐是金兀术给程咬金气死的,心中忽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秋风9570 发表于 2012-4-2 22:20:52

大马门出重口,也要看虫整体搭配,收夹慢是死穴,如吃痛还能一斗,不能过于依赖其重口,不是大花虫,呵呵,说错勿怪。

长乐 发表于 2012-4-3 08:22:33

引用第1楼秋风9570于2012-04-02 22:20发表的:
大马门出重口,也要看虫整体搭配,收夹慢是死穴,如吃痛还能一斗,不能过于依赖其重口,不是大花虫,呵呵,说错勿怪。

言之有理•••

小桃花 发表于 2012-4-3 09:55:03

不懂,帮顶。

长乐 发表于 2012-4-3 12:57:17

引用第3楼港城绣眼于2012-04-03 09:55发表的:
不懂,帮顶。

谢谢•••

点35口径 发表于 2012-4-3 17:01:15

秋风老师说的极是
大马门的蛐蛐慎用
遇到口快的常常马门受伤流水
即便虫子有重口,也是经常只顾舔牙来不及发口

长乐 发表于 2012-4-3 17:21:17

引用第5楼点35口径于2012-04-03 17:01发表的:
秋风老师说的极是
大马门的蛐蛐慎用
遇到口快的常常马门受伤流水
即便虫子有重口,也是经常只顾舔牙来不及发口

分析透彻•••

雅鸣 发表于 2012-4-3 17:44:28

大门帘张牙, 收口,总归有影响的。

长乐 发表于 2012-4-3 20:59:34

引用第7楼雅鸣于2012-04-03 17:44发表的:
大门帘张牙, 收口,总归有影响的。

确实如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难解蛐蛐"让将"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