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ren989 发表于 2009-6-26 21:58:36

再出对联的朋友请注意!

上联一律都是仄声收尾的,不会有平声!!!

月吟海 发表于 2009-6-26 22:49:31

谢谢提醒,学习了!
有一疑问:若有朋友出下联,仄声尾,那么对上联时收尾还是用仄声吗?请再指教。

yuren989 发表于 2009-6-28 09:21:04

有一疑问:若有朋友出下联,仄声尾,那么对上联时收尾还是用仄声吗?请再指教。
下联不能用仄声结尾!!!

好人好梦 发表于 2009-6-28 11:37:07

对联都是“仄起平收”,也就是上联尾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尾字必须是平声字,这也区分上下联的标准。若有人出的对联尾字是平声的,那么这个联就是下联,就应对上联,但多数出的都是上联,让别去人对下联!

小小红红 发表于 2009-6-28 12:02:54

引用第2楼yuren989于2009-06-28 09:21发表的 :
有一疑问:若有朋友出下联,仄声尾,那么对上联时收尾还是用仄声吗?请再指教。
下联不能用仄声结尾!!!
那就给他个平声尾!!!喧宾夺主

月吟海 发表于 2009-6-29 21:11:04

谢谢楼上各位指教!也谈一个活思想:文革中新华书店有卖经过官方审核批准而印刷的对联,其中一幅贴的人最多,随处可见。上联是听“毛主席话”,下联是“跟共产党走”。一般的联律概念就像楼主和梦版所说。这个对联两句全以仄收显然欠妥,但其最轻的后果是误导了一大批人认为下联允许仄收(就像旧体诗韵脚那样),我也是其中之一。可见文革垃圾堆积之厚,不知要清理到哪一天才干净。
   再次感谢!

二泉映月 发表于 2009-6-29 23:13:18

呵呵,也不尽然。只能说是基本要求而已,也就是所谓的正格。上平下仄的也有。例如:

   洞庭八百里,波滔滔,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
   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
    ——周渔璜对众考生联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摘王勃《滕王阁序》

月吟海 发表于 2009-6-29 23:47:18

感谢楼上!
但是感觉周渔璜的那联句中联律过于“失黏”,只能看作特例。
王勃的这联由于是文中的联句,要求比较宽些(骈文中这种情况更为常见;仄声韵的宋词里也很多),独立的“专门”的对联要求或者可能苛刻一些?

花头雀 发表于 2009-6-30 08:57:24

引用第8楼月吟海于2009-06-29 23:47发表的 :
感谢楼上!
但是感觉周渔璜的那联句中联律过于“失黏”,只能看作特例。
王勃的这联由于是文中的联句,要求比较宽些(骈文中这种情况更为常见;仄声韵的宋词里也很多),独立的“专门”的对联要求或者可能苛刻一些?

然也。

何滩贪 发表于 2009-6-30 11:46:54

不懂也顶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再出对联的朋友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