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天外 发表于 2012-5-16 11:27:15

移动的佛龛

唐卡是个响亮的词汇,但是其本意往往不为人知。如果想了解西藏文化,唐卡是一道门。
1300多年前,藏族艺术家就已经创造了唐卡:他们用粗疏的麻布涂抹天堂,用一笔一画制造移动的佛龛。唐卡是西藏的大百科全书,其中有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历史事件,还有藏医药的传承。在外人眼中,唐卡过于庞杂,各种神灵的谱系纷乱,不了解宗教内涵的人很难找到门路;同时唐卡严格按照《造像度量经》的标准绘制,似乎千人一面,这同样导致人们对其艺术魅力领悟的迟钝。
  关于唐卡的来源,学术界有不少说法,但是其功用性已是定论:移动的佛龛。
唐卡是与流动牧民的生活方式相关的,人们需要一种质地轻便,可供随身携带,随时悬挂供养、祈祷礼拜、卷放收藏,并具有宗教象征内涵的移动佛龛。关于最早的唐卡,传说是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亲自绘制的白拉姆女神像,但的确在吐蕃时期,唐卡就已经成为信徒们生活的一部分。
唐卡体系庞杂,大体分为“国唐”和“止唐”,前者由丝绢制成,后者用颜料绘制,从所用颜料和不同颜色的背景,又分为“彩唐”、“金唐”、“红唐”、“黑唐”等等。不同风格与流派的变迁,成就了唐卡的万千姿态。
总的来说,唐卡风格的形成受到中原文化、印度犍陀罗风格、克什米尔、尼泊尔等地艺术风格的影响,后来经过了勉唐、钦则、噶玛噶举三大西藏本土画派的互相融合和消化,最终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唐卡主流样式。
  不同地域唐卡有不同风貌
  许多地方都生产唐卡,不同地域也给了唐卡不同的风貌。唐卡从地域上,大概可以分为卫藏、安多和康巴三地,同时还有异域的尼泊尔。一般来说卫藏风格比较传统,安多地区以热贡和拉卜楞寺为代表,受到汉地文化影响较深;康巴则是以甘孜的噶玛噶举风格为主;尼泊尔风格的唐卡多半体型偏瘦,更多有南亚风格。
  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里是唐卡的热土。热贡唐卡最集中的三个村子是吾屯上庄村、加仓玛村、吾屯下村,几乎家家都画唐卡,处处都能见到画院,许多唐卡都是流水线作业,当地把唐卡做成了很大的产业。
  热贡唐卡有平庸的商品画,也有精心的艺术佳作。
  西藏昌都 沿袭老传统开辟新画派
  昌都的嘎玛乡离昌都县城70多公里,有藏东历史最悠久的白教寺庙嘎玛寺,也是西藏三大画派之一噶玛噶举画派的发源地。去嘎玛乡需要逆着扎曲河前行,道路崎岖,然而到了之后便是一片世外桃源,平川开阔,弱水围绕。噶玛噶举画派形式较为活泼,设色淡雅清丽,多用重彩烘染,很受汉画的影响。如今在噶玛噶举画派的影响之下,另外一名唐卡大师年叙·多吉顿珠一路开创了全新的唐卡画派:多派唐卡。
  尼泊尔 作为旅游纪念品物美价廉
  从绘制技艺与艺术价值上来说,西藏唐卡优于尼泊尔唐卡,但尼泊尔光唐卡学校就有十几家,营销形成了一条龙,而西藏唐卡企业规模小、创新少,所以西藏唐卡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尼泊尔唐卡所占。标准的尼泊尔唐卡画风更为时尚,造型妩媚,无论从衣服还是装饰的植物,都更偏向南亚风格。曾经专门去尼泊尔探寻唐卡的冯超说,同样是手绘唐卡,尼泊尔的要比内地便宜几倍.如果是去旅游,顺便带回点纪念品,尼泊尔唐卡算得上物美价廉。
在火热的收藏市场,唐卡依然算是冷门,在内地真正懂得藏传佛教,又了解西藏文化、唐卡流派发展演变的藏家依然是少数,较高的门槛其实给了初学者一个机会。即便如此,市场上清代以前的老唐卡也已经不多见了,早在几十年前,欧美、日本等国的藏家就开始针对唐卡系统地研究与收藏,许多珍贵的老唐卡都已经被收藏到国外的博物馆里。
现在收藏市场上火爆的是佛像,相比而言唐卡更难保存,存世量更低,而一幅唐卡所含的信息远远大于一尊佛造像,画一幅唐卡所用的心血、时间成本更高,一幅画往往要耗费几年的时间。北京与成都是唐卡收藏最集中的地方,成都是由于地理原因,北京则是藏龙卧虎。唐卡收藏热源于藏传佛教有了更多受众,唐卡最初并不是作为一种艺术品而产生的,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乃至精神信仰,收藏唐卡首先应看到文化价值,然后才是艺术价值和升值潜力。
如何进入唐卡收藏领域
  什么时候都不晚。
  不要以占有为目的,抱着虔诚之心。
  看东西不听故事,无论故事说得多么离奇,也不能信。
  找对一家专门经营唐卡的店铺,不要轻信所谓的专家。
  多看,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唐卡,去博物馆,去西藏的寺庙,去敦煌,去看石刻,这些都是学习唐卡的必由之路。不能轻易出手。
  不要买赝品,不要买修复过的。即使真要买修复过的,也要买看不出修复痕迹的。

西蜀咸若堂主 发表于 2012-5-16 11:53:08

精美!!!!!!!!!

lqh 发表于 2012-5-16 13:32:11

进来学习一下。

明慧明慧 发表于 2012-5-16 18:22:48

做工很精致

黄老哥 发表于 2012-5-16 20:34:11

精美绝伦、欣赏、学习、开眼了!好帖顶!!!

王文智灼 发表于 2012-5-16 21:41:08

精工细作,栩栩如生。

活得精彩 发表于 2012-5-16 21:50:33

欣赏了佛龛。

青鸟欢歌 发表于 2012-5-16 22:02:40

一种文化 精神信仰

香港猫仔 发表于 2012-5-20 17:48:17

精美绝伦、欣赏

湾湾小刀 发表于 2012-5-21 10:13:32

欣赏了佛龛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移动的佛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