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最具特点的两宋铜钱
两宋铜钱相当多,不好一一介绍,因多是年号钱,比较容易识别,现介绍一部分最具特点的。宋太祖在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铸“宋元通宝”,这是北宋的第一种钱,不是年号钱,而是仿唐“开元通宝”具有开辟新纪元之意。宋太组之世没有铸年号钱。建隆四年改元“乾德”,但一种“乾德元宝”是十国时前蜀的年号钱,不是宋太祖乾德年间所铸。文献记载,宋太祖改元乾德时,特别嘱咐宰相不要用前朝年号,但后来在宫中发现一铜镜上铸有“乾德四年”字样,便问左右,得知是前蜀王衍乾德四年所造,太祖乃叹曰:“宰相须用读书人”。由此可知,“乾德元宝”不是宋太祖乾德年间铸造。
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铸“太平通宝”,这是赵宋第一种年号钱,以开宋代年号钱之风。
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铸“淳化元宝”,风格为之一变,正式开启了赵宋用多种书体的钱制。“淳化元宝”用真书、行书、草书三种书体,是宋太宗亲笔书写,称为御笔钱。
从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铸“天圣元宝”起,开始出现“对钱”,一直到南宋初期都盛行,至南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铸“淳熙元宝”不再铸对钱。钱文的书体一般只用工整的楷书书写,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南宋末。
宋徽宗时,国力衰落,王安石变法失败,任用蔡京,政治更加溃败。徽宗时铸造大额的钱币比较多,实际上是对货币的贬值,使币制混乱。徽宗时虽政治腐败,但徽宗本人则是一个艺术家、书法家,这时期所铸的“崇宁通宝”、“大观通宝”为徽宗本人所书,成为有名的“瘦金体”,笔画瘦硬,称之为“铁画银钩”,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
南宋还铸过一种独特的钱牌,长方形,正面铸有“临安府行用”,背面有“准贰伯文省”或“准叁伯文省”、“准伍伯文省”。 进来看看,感觉挺有趣的。 了解一下.并学习了。 学习了 好贴!!!!!!!!!!!!!!!!! 学习了 进来学习一下 好帖子、进来学习下、很感情趣! 好帖,学习了! 学习啦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