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绣眼王 <转帖>
在养鸟族眼里,温州市区永宁巷38弄005号是一处“绣眼”朝圣地,其江湖地位堪谓武林盟主。主人家养了30年近千只十多个品种鸟类,业余时间不打牌不练太极,全奉献给鸟,被戏称为“鸟痴”。因其对绣眼的偏爱,以及品评、训练绣眼“功力”深厚,又得一外号“绣眼王”。
他叫戴胜健,今年51岁。他说,养鸟图的是心境,从中品味人生乐趣。周边很多邻居在他带动下养鸟,但也有街坊抱怨鸟鸣扰人。
近300只鸟儿摆在道路两旁
永宁巷38弄是一条老巷弄,里头建筑古香古色,道路以青石铺成。走进其中,抬眼满是白墙青砖红木门,远远听着清脆的鸟鸣,仿佛一步步走回旧时白鹿城。
然而,来到戴家跟前,这一大群鸟的叫声汇聚在一起,瞬间将人从诗情画意中抽出来。只见戴家屋前道路两旁共安置着四排1人多高的鸟舍,每排叠放四个长方形鸟笼,每个笼里有15-30只鸟,这里就有近300只鸟了。几面墙壁转角处还挂着单鸟笼。“再过两天,又有一批从广东订的绣眼要寄到了。”戴胜健一边招呼,一边介绍说,这里大部分是绣眼,温州人因其羽毛翠绿又称之为“竹叶青”。其他零散的有水鸲、四喜、八哥等。
绣眼之所以占了半壁江山,老戴说,这带点“初恋情结”。因为十多岁初次养鸟,饲养的就是一只自己抓的野绣眼。此后的30年里,虽然也养过鹦鹉、杜鹃、莺等十多品种,终归还是觉得绣眼最上手最贴心,不知不觉中越养越多,加上别的种类,前后养过近千只。
月收入两千,一天喂掉三四十元
说老戴是“鸟痴”,不光养的鸟多,更因为他爱鸟、照顾鸟儿勤恳周到。每天清晨六点起床,把鸟笼摆到屋外架子上,准备鸟食,换上干净饮水。这鸟食可不是市面上的袋装饲料,而是老戴自己依据各类鸟的习性配制而成,还区分病号餐、幼鸟餐、老鸟餐。
“比如水鸲嗜吃虫子,绣眼不能缺了水果,幼鸟喂粉料,鸟的年纪越大,越要吃得好等等。”他说,这些丝毫不能马虎,搭配不好或者仅仅缺了几个小时的水,就会使鸟生病甚至死亡。
这么多鸟每天需消耗十多斤水果,二十来盒虫子以及少量蜂蜜、豆粉等辅料。而老戴月收入不足2000块,为了给鸟宝贝吃好,他自己省吃俭用,同时琢磨出既省又好的法子。水果,捡一元一斤的微烂苹果;虫子,买十五六块一斤的面包虫,营养价值没得差。这样一算,一天花费三四十元。
此外,老戴每天要给鸟洗澡,通常鸟儿会自己在水盆里扑水,但生病了就得人帮忙了。还得早晚洗鸟笼、遛鸟、训鸟。鸟的数量太多,使得他每次遛鸟都像办移动鸟展,招来路人注目。
人鸟情浓浓,相处趣事多
“鸟儿会认人的。”老戴说。果不其然,他一靠近,原本懒洋洋啄羽毛的小鸟们立即扑腾扑腾地挨过来,叫得欢快。人鸟朝夕相处,个中趣事不少。
一只雄水鸲极有灵性,见到主人会轻鸣两声,看到陌生人就转为凶猛的“尖叫”了。老戴索性将它养在大门口,发挥看门狗作用。养了五六年的四喜鸟,放出笼转一圈会飞回笼子。绣眼们能听懂老戴口哨,也会发出不同鸣声让他知道自己的状况。如生病了会低低哀鸣,高兴了唱得抑扬顿挫。
曾经一只与他形影不离的八哥,还在老戴单位里闹了个笑话。有一段时间,八哥常跟着到单位,经常听员工背后叫领导的外号,渐渐也学去了。并且看见该领导就大呼其外号,那真叫一个尴尬!用水枪猛喷了它三次才教训住。
街坊有人欢喜有人愁
清晨,听着鸟鸣醒来,是一种很有田园气息的生活。但,300只鸟齐鸣,“那是折磨!”街坊陈先生说,周末都没享受过睡懒觉。
这种抱怨声,老戴自然偶有所闻。对此,他采取了两个办法:一、尽量避免打扰邻居,一到傍晚就把鸟搬回屋里。二、能众乐乐。老戴训养的绣眼在全温州都排得上号,依品质二三十元至一两千元不等。但他常大方送亲友、街坊,一同分享养鸟的乐趣,还热心教授训鸟方法。逐渐地,体谅的人也多起来。一名阿婆讲,老伴身体不好,很少外出,被带动着养鸟打发日子,心情也愉悦不少。
戴胜健嗜鸟,但也讲理性养鸟。繁殖的小鸟多了,也卖掉一些补贴费用,不喜欢参与赛事,不盲目买名贵鸟。同时,他觉得鸟儿应自在生活,发现不喜欢笼养的鸟就放飞。 向爱鸟之人"绣眼王"学习致敬! 感谢分享. 学习了 佩服啊!见识温州 绣眼王!!! 欣赏温州绣眼王,谢谢分享 如此绣眼王,可敬可佩! 学习一下 敬佩!敬佩! 欣赏啦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