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传统早餐“四大金刚”
牋上海人吃早饭最典型的是“四大金刚”。哪四大?大饼、油条、粢饭、豆腐浆。牋牋
牋牋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早饭吃大饼夹油条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般每周或隔周会有一次发生。那是因为隔夜没剩下冷饭,泡饭做不成,临时煮粥时间又来不及。爸或妈吩咐我拿上一只淘箩一根筷子去买大饼和油条。
牋牋
牋牋一般来讲,小孩一只大饼一根油条,大人两只大饼一根油条。最普通的咸大饼是3分钱,甜的4分钱,油酥大饼5分钱一只,油条是4分一根。我家人多,算术加法和乘法在这时派上了用场,一路走一路算,记住谁要的是咸大饼,谁要的是甜的。
牋牋
牋牋我一直是在虬江路拐角的大饼摊排队买早点的。上海街头的大饼摊每天每时都需要排队。即将吃上大饼油条的喜悦常常就是在排长队的时候被消耗掉的。我手里捏着零钱排在队伍里,眼睛看着不让人插队,耳朵支着听前面人买几根油条。我希望前面人都买一两根迅速消失赶紧轮到我,如果有人财大气粗,一下就买8根10根,而且跳过先前煎好稍稍有点冷掉的油条,挑三拣四,那我心中就会升腾起熊熊烈火,用我的大眼睛向他开火。
牋牋
牋牋一般流行的吃法是大饼裹油条,一起嚼,而且还喜欢甜大饼夹咸油条。我小时候喜欢吃3分钱一个的咸大饼,中间有黄色的碱印,面粉又韧又松,喷香。而且我不喜欢夹着吃,大饼归大饼,油条归油条,这个咬一口,那个咬一口,看着大饼由满月变成弯钩,油条一撕二,渐渐变短,延长游戏过程,让美味残留。
牋牋
牋牋油条起源于宋朝,老百姓痛恨陷害忠臣岳飞的奸人秦桧,让他入油锅炸而食之。却不料,油条那么好吃,一传就是千年。油条面粉的发酵也是很讲究,普通人难以模仿,家里开大油锅也不方便,只有上早点摊买。
牋牋
牋牋看人做油条我久看成精,心里仿佛有口诀。除了发面,用那根短棒把两条面粉压拢,一转,拉长,慢慢放入半条,晃几下,两头一掐,再沉入油锅……这些技术活,只有靠实践多操作。我记得小时候去大饼摊学过雷锋,做大饼油条都试过,最后人家求求我们这些小祖宗思想觉悟不要再高了,请回吧。确实,油条不是想象当中那么好做,油锅前站着煎油条也不是好玩的。
牋牋
牋牋过去粢饭包油条花样不多,分放糖和不放糖两种。豆浆有淡浆甜浆和咸浆,咸浆复杂一些,放碎油条、虾皮、榨菜末等等,要结豆腐花必定得放一些醋。现在这两样在台湾连锁豆浆店永和大王里面都有革新升级版牋牋四大金刚对于我来说,不提没事,一提便留在大脑皮层内久久挥之不去。那天听人传授速冻大饼经验,隔天爬起来便奔菜场附近寻找大饼。可远远看去,原先的大饼店门口竖了几个花篮,心一沉不妙,果然,变身为素斋面馆了。另寻一家,拥挤,排队,看到大饼心里又是一沉,均为油酥大饼,就是以前5分钱一个的“贵族大饼”,只好买,4甜2咸,加两根油条又加两杯咸豆浆。马马虎虎了却大饼心愿。将剩下几个大饼进冷冻箱保鲜,待哪天想念了拿出来用烤箱烤来吃。
牋牋
牋牋一天,同事送我几个名为“馕”的新疆大饼,之前她们买麻球、糖糕都会给我带一份,一次拿到老虎脚爪,我高兴到嗅了又嗅,拍照留念,真是有点做作呢。 中国人的传统早餐 大饼,油条,豆浆都有的。 和我们这里也差不多~~ 我基本每天坚持喝豆浆的
其他3样已经很久没吃的
超级想油条
不要肯德基、永和这种油条 好个“四大金刚”,挺实惠的! 顶帖学习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