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浊 发表于 2009-11-21 22:14:53

灵渠随记

冷冷的晨阳,替换了,几日的阴雨。凉凉的风,吹净了,天空的云。天,高了许多,呈现一种通透洁净的蓝。这在南方,是要有大寒流过后才能见到的天象。上午10点,大客车起步驶往广西。
下午5点多,游览灵渠。黄色的阳光,自空中洒下,给万物添了些许,明黄的色调。迎着阳光的植物叶片,泛着活力的绿。南渠清澈的水底,那些近1米长的水草,满布渠底,随着水流轻摆。我在想,这一渠清透的水,若无这些水草遮掩,能清澈见底,是不是能更美些。
我站在,吞碑的重阳树后,斜阳透来眩目的红,风吹过,携来微微的寒。树身上,那些兀然突起,大大小小的疙疙瘩瘩,散布的斑斑痕痕,附着的青苔,虬然的枝干,因背光而显暗然的疏叶。这斜阳老树,传递着七百年的沧桑。
所谓灵渠,系秦皇时,为勾连湘江和漓江,而建的人工水利工程。通过南北两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以利舟楫之便,维系国家的稳定统一。它的灵魂工程,在铧嘴和大小天平。铧嘴减缓海阳河水,对大小天平两条拦河围堰的冲击,大小天平分水引流,抬高水位,南北两渠贯通湘漓两江。自秦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段里,中原与岭南的军需和民生物资流通,得到了极大的便利。那大小天平,就是两条拦河滚水坝,灵渠中过多的水,漫过坝顶滚落湘江。
我站在铧嘴尾部,面对着小天平。看着今日的河水,从秦时的坝顶漫过,反射起今日树梢上的夕阳。粼粼的波光,似一条金黄色通往太阳的道。水的尽头夕阳之下,是一片黑黑的树影。在其中,似看见秦军的粮草船,汉伏波的平叛大军。往来的商贾,迎送的船家。熙熙攘攘的众生,演绎着悲悲喜喜的故事。当时,我的脑中就想作付对子,想好了上联。可下联,这一周来,一直没能对上。不知哪位才俊,能有兴趣,帮我对上:南渠南流北渠北去海阳河水济南北。
黄昏里,又改乘小船,顺南渠前往水街。在那里上岸,再乘车到阳朔投宿。途中经过秦堤,天光已暗,看不太清了。

深山清风 发表于 2009-11-22 09:00:47

一天的心情随景而变。心情舒畅,景色优美。

金戈 发表于 2009-11-22 10:49:38

黄昏中灵渠依然散发迷人的美,历史回响沧桑。。。

好人好梦 发表于 2009-11-22 17:50:11

灵渠因有了秦皇的历史背景,也增添些许的神秘与沧桑,文中对灵渠的描绘和说明很生动细致!
难得老兄雅兴!

愚浊 发表于 2009-11-23 22:49:04

引用第1楼深山清风于2009-11-22 09:00发表的:
一天的心情随景而变。心情舒畅,景色优美。

哈哈,优美的景色,是能带来好心情。

金戈逸彩:

“黄昏中灵渠依然散发迷人的美,历史回响沧桑。。。”
哈哈,夕阳的丰富色彩,祖先留下的旷世杰作,都耐人玩味,令人遐想。

好人好梦:

“灵渠因有了秦皇的历史背景,也增添些许的神秘与沧桑,文中对灵渠的描绘和说明很生动细致!难得老兄雅兴!”
灵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下,确实是项伟大的工程。秦代留下的两大水利工程,都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大智慧。

仙山琼阁 发表于 2009-11-30 19:49:25

。。。。。

op 发表于 2009-12-11 01:45:09

有詩的美,
有史的感觸,
有散文的風格,
也有隨筆的隨性,
隨性中有深情之處,
那旅遊的心境,是屬於文人的了。

愚浊 发表于 2009-12-13 23:38:19

哈哈,OP兄久违了!问好!

金戈 发表于 2009-12-14 15:12:09

找了张图片,再来感悟灵渠的黄昏美景。。

op 发表于 2009-12-15 00:23:59

引用第7楼愚浊于2009-12-13 23:38发表的:
哈哈,OP兄久违了!问好!



也向您问好!

谢谢提供好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灵渠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