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口港曾是中国北方最早军港
<center><img align=\"center\" id=\"543006\" style=\"WIDTH: 597px; HEIGHT: 383px\" src=\"http://www.hilizi.com/newsnew/attachement/jpg/site1/20120416/002197ab107410f5ba1f0e.jpg\" border=\"0\" complete=\"true\" complete=\"true\" sourcedes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center><center></center><center /><center></center><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普兰店的皮口镇建成于唐代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是一座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镇。这里古遗址众多,文化底蕴厚重,早在大连还未开发时,貔子窝(皮口镇前称)就已声名远播、富甲一方,故有“先有貔子窝,后有青泥洼(大连)”一说。这座千年古镇的历史,既有说不完的辉煌,也有道不尽的辛酸,在一些史学研究者看来,这座古镇就是辽南历史的一个真实缩影。 </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7000年前先民建了红水城</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在辽宁沿海一带,说到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恐怕没有哪座城市可跟皮口相比。历史上,皮口并不是一座小镇,而一直是以辽南重镇、繁华城市的面貌出现在各种古籍文献中。</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据《大连通史·古代卷》记载,早在距今约7000年前,史前先民们便在皮口建了一座“红土城”,史称红水城。1923年,日本人八木奘三郎曾到貔子窝调查过贝丘遗址,他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皮口的历史年代。</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这座红水城“周长二里一百八十步”,一直使用到汉代,并被不断扩建,曾是辽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城。近年来,国内考古队在这座古城周边的发掘中,又陆续发现了殷周时代遗址,出土的文物有石刀、石斧和多种陶器,以及战国时代的货币、秦汉以后的货币,如五铢钱、开元通宝、崇宁通宝等古钱。</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到了唐代,这里被建成一座军事要塞,于唐代神龙元年启用,当时被称为独木关,后更名为镇海关。今天皮口镇所辖的凉水湾遗址,当年就是唐朝水师驻扎的地方,这座古遗址也因此被考古专家誉为“中国北方最早的军港”。</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唐以后,契丹族崛起,镇海关被纳入辽国版图,其军事与贸易港性质被取消,皮口也因此度过了一段历史上的消沉期。其间各种古籍文献,对这座辽南曾经最大的沿海城市,几乎只字未提。</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明军迷路意外发现皮口港</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明朝初年,据负责修撰《皮口镇志》的皮口镇原文化馆馆长孙德芝介绍,明朝初年,朱元璋曾派遣10万大军收复辽东,同时还派出数百艘船只,给大军运送粮草。这支海上船队本应从没沟营(营口)登陆,但没想到,由于海上连续大雾,船队迷失方向。漫无目的地航行数日后,明军终于发现了一片陆地,明军指挥官袁且柱立即下令,乘潮涨抢滩登陆,将上万吨粮草平安地送上岸。</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事后明军才得知,他们登陆的这座港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镇海关。其后,朝廷重新启用镇海关并多次改扩建。到了明朝永乐年间,这里已成繁华一时的重要商埠。《奉天通志·交通》记载,当时的镇海关“其地为帆船第一码头,沿海一带以及山东、朝鲜之商贾咸来互市……”明朝修建起的那座海神娘娘庙,见证了这座海上商埠500多年的荣与衰,这座庙宇一直被使用至今。</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至明朝中叶,镇海关被更名为红嘴堡,在老城原有基础上,又进行了重新改建,工程于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竣工。到了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日本的丰臣秀吉率兵屡犯朝鲜,且“大有虎视关东之势”,明辽东总兵李成梁严令红嘴堡再度重修,加固堡墙。城堡内建有烽火台,城墙四角建有角台,为守城官兵瞭望之所。</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红嘴堡作为军事重镇,在使用了472年后毁于一场战火。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红嘴堡被日军击毁,仅留下残垣断壁。沙俄侵占旅大时,为扩建貔子窝市,红嘴堡的残墙再度被毁,如今遗址已无处可寻。</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历史上,皮口港在民间一直被称为“貔子窝港”。皮口港在古代多为驻兵之所,不少古代军事将领的戎马生涯与其休戚相关。唐代的薛仁贵在此打过仗,明代的尚可喜在此驻过兵。明末辽东被清军攻陷,明朝总兵毛文龙退守皮口独当一面,开辟东江镇,令窥视关内的清军如鲠在喉,惧其后路被断而不敢轻进。</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皮口港的飞燕帮与老雕帮</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皮口不仅是一座有名的军港,更是一座著名的商港。早在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这里就被朝廷设为北方沿海的重要商埠,类似于今天的临港开发区,或者沿海开放城市。</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孙德芝告诉记者,在清军入关前,貔子窝就已经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农渔产品集散地了。不仅安东(丹东)、营口等地的商家纷纷来此贸易,川贵的药材、湖广的茶叶、江浙的绸缎洋布、朝鲜的人参也源源不断地运来,与东北的大豆、玉米、蚕茧、豆油、食盐、海产品等进行易货贸易。随着商贸业的发展,貔子窝的港口及城区集市贸易开始繁盛。那时,连粮食贸易的价格都以貔子窝为标准,其功能就像今天的期货交易所。</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因为贸易繁荣,黑帮势力也开始在这里渗透、壮大,据说当年这里最大的两个黑帮组织是飞燕帮和老雕帮,来自江浙闽粤等地的客商,必须要加入其中一方,才能平安做生意。飞燕帮是貔子窝本地帮派,老雕帮是来自没沟营的帮派,所以当地至今还流传着“鸟不入营,雕不进窝”的说法。</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据说最开始因划界不清,客商们在貔子窝这块宝地冲突不断,最后几经磋商才化敌为友。</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貔子窝北方重要商港的地位,从雍正元年起,一直保持到了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这一年,沙俄在青泥洼兴建了达里尼自由港(大连港),貔子窝商业贸易港的地位才被后崛起的大连港所取代。</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皮口港转为专业贸易港</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貔子窝港的综合性商埠功能被削弱,但并未退出历史舞台,转而成了交易花生与食盐的专业贸易港。据史料记载:貔子窝花生年出口量最低年份达7000吨,年收购量最低达万吨。因为貔子窝的花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英国万丰洋行和丹麦宝隆洋行等外国商户先后在貔子窝设厂收购,24家国内商户也在此设点收购花生。</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到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本人又在貔子窝开设了植物检验所,盘剥了大量资金。当时,貔子窝初成规模的油坊有15家,年输出豆油1800吨,豆饼1.7吨,产品远销到江浙、闽粤乃至朝鲜、日本,近销到山东烟台、青岛等地。由于貔子窝商贾云集,长海县所属16个岛屿盛产的干鲜海产品也通过此港外销。</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到1945年,貔子窝已有杂货店、烧锅、油坊、糕点铺、中药铺、医院、酒馆、饭馆等大小店铺300多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杂货店益兴号经营历史长达200多年。此外,绸缎布匹店铺及服务门市也是星罗棋布,门类齐全,购销两旺,市场非常繁荣。</p><p style=\"TEXT-INDENT: 30px; MARGIN: 0px 3px 15px\">由于商业繁荣,皮口的城市作用也十分明显,这一点,从行政区划分上可见一斑。在沙俄殖民统治时期,今天的大连地区共有4座城市,分别是旅顺、金州、貔子窝,以及新建的大连市。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本人将大连划分为5个行政区,分别是旅顺、大连、金州、普兰店和貔子窝。由此可见,今天这座不起眼的小镇,在历史上其实一直是一座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p> 来了解皮口港 去过几次,今天还是头一回知道,多谢了! 去过几次,今天还是头一回知道,多谢了! 长知识了。 了解。。。。。 学习了 谢谢分享 来看看 又不见贴 了解 学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