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泉
发表于 2012-12-3 21:23:42
蓝网童
发表于 2012-12-4 12:55:11
清壶,这个要是完整的就太不将就了,很可惜,但是作为研究老壶泥料、烧结以及工艺还是很好的标本
su1970
发表于 2012-12-4 14:41:14
这壶不错,手工了的
思空摘星
发表于 2012-12-4 19:42:57
难道壶老就好吗?难道手工壶就好吗?
工艺如此粗糙.老有何用.手工更是何用.
可能这就是当时工匝.造个壶不漏水.混口饭吃的产物.
蓝网童
发表于 2012-12-4 22:37:27
不是所有老的壶都好,但就这把壶来讲,我们应该尊重200年前那位制壶之人,看着粗糙,可是原汁原味的手工制作,比现在用大量工具模具制作的壶来说,这壶很美,关于紫砂壶之美,大概就是各有各的理解吧。
老壶与新壶比,更多的是那一段能够流传下来让我们这代人见到它的历史以及壶本身的韵味,还有更多的就是有关紫砂壶传统工艺的追溯价值吧。
思空摘星
发表于 2012-12-5 09:29:14
200年前即1812年.嘉庆十七年.从明万历时大杉开始.供春就不说了
这个年代.中国陶瓷特别是宜兴紫砂壶正是推崇极致的年代.人才倍出.能造岀这样工艺的壶.我不敢恭维了.
如果这是200年前的壶.我心表尊重.
现在用大量工具模具制作的壶也要尊重.这是一个紫砂时代变迁的历史.中国人口比任何时代都多.从需求与经济角度来看.如果再人手一把一把地造而且造出这样粗糙的紧砂壶.我宁愿要一把模具制作的壶.
再说借助模具的壶也不一定就不传统不好了.一套精准的模具.设计者和制造者同样值得尊重.5.6十年代至90年代初.借助模具也生产出很多令人称赞的紫砂壶.当时不滥用.一套模具定量生产.然后砸毁.不值得尊重的是现在的滥用模具生产紫砂的制壶人.
思空摘星
发表于 2012-12-5 09:41:46
或许我们都是在这扯谈.行业内的阴暗面.或潜在规则.也许只有从亲手捏起一把泥开始才能了解.
平秋湖月
发表于 2012-12-5 10:29:12
蓝版把他所掌握的紫砂知识,经每一个主题传递给我们大家。值得尊重与学习!
蓝网童
发表于 2012-12-5 10:53:47
能和有见解的朋友聊聊壶感觉很好的,大家观点虽有不同,但是对紫砂文化的感受还是一样的,我们不能极端的去认可或否认某个历史阶段,我们也要看到任何一个时期都会有精品和垃圾的出现,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是否平和,对作品和商品的认知度是否提高,而我们所能做的,想来也只能是通过品茶、把玩和欣赏去感受了,我们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我们可以一直跟随着、感受着-----
思空摘星
发表于 2012-12-5 13:01:04
论坛是个人人能发言的地方.大家畅所欲言敢于说出心里感受的(那怕对与错).这才是值得学习和尊重.
蓝版当得了版主.证明你对紫砂有独到的一面.这无可否认.
我也是某坛的小小版主.我喜欢用心说话的坛友.先尊重后敬仰.但对一些不学无术的屁虫.心里只有一个想法"真他妈xx"我性格用现在术语.爷们爽直快.
就这壶论:"在线条勾勒用点心.在嘴把接口那怕多两下手.等.也不至于把壶造成这样.评壶不壶人.楼主莫怪.
在本坛有一个贴子.我认为写的很好.壶不在老.除了老之外它什么也没有.没工没艺没价值.往往一个老字.让许多人乱掏了腰包.
好了.以后还清蓝版多多指教紫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