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书法家胡云教授的山水画《凤湖烟柳》
15,16楼有图片更新!!欣赏凤湖烟柳山水画 漂亮 漂亮欣赏 不错,欣赏了。 大家之作,画的漂亮 谢谢各位老师的精彩点评! 胡雲先生,今年81歲,是國內知名的書法家。早在1964年,其書藝就嶄露頭角,郭沫若大師見題寫的匾額誇贊說:“字寫得非常蒼老,腕力已相當好,衹要勤於自探,可以走出新路”。果然,20年後,其書法藝術名聞遐邇,屢獲大方名家贊譽。1984年,其書作入選中國民主黨派書畫大聯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與國內一流大師吳作人、劉海栗、趙樸初、啟功等作品同堂展出,書法整個安微民盟僅他一個擠身參展,並邀請其去京參加預展指導。後有沙孟海贊譽不已,稱其“字寫得很有修養,用筆與眾不同”。一時“洛陽紙貴”,其書作被行家慧眼看中以重金相求,或登大雅之堂,或顠五湖四海,紛紛求其珍藏。日前,記者儶友人一道謁見了胡老。
胡老精神矍鑠,容光煥發,心境平和,泰然自若,談起書藝,頗多感慨。他字毓,號月影,1930年2月生,績溪人,系微墨世家胡開文長房第八代長孫,早年畢業於合肥師範學院中文系,自幼酷愛書法,親承其父胡了塵先生嚴矩庭訓、熏陶濡染,5歲搦管,初學顏、柳,後學子貞,兼學漢錄,旋溯“二王”,孜孜研求竟達70餘年之久。小時候,他聽說書聖王義之練腕力去河邊用扁石“別腕”,練臂力帶書童上山伐薪,以及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器書藝大進等故事,深為感動;後又受王船山謂“學字全在腕力”、“藝貴參悟”等字外功,紙外練的啟迪,就潛意融入生活,結合各項愛好練腕。就這樣,他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做到師法不泥法,善造化自然,師心自用,入古出新。其點書特意創新,使方圓交遞,中鋒用筆,連帶比孤斷,有意藏露,枯潤相宜,剛柔並濟。其風格迥然有异,用筆多回腕,遒勁凝練,氣勢飛動,意熊奇逸,寓雄勁於流美之中.他告訴記者,書者要做到忘我無我,忘他無他,"一管在握,萬念倶消",這樣才能神化,凸顯風骨和豪氣。
談到胡老的藝術成就,他不喜張揚.幸好友人娓娓道來:其傳略與作品先後被收入《中國現代書法人名辭典》、《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安徽文藝家名錄》、《中國藝術人才書畫精品集》、《楹聯書法大觀》、《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新編《績溪縣專》等20部大型典藉。中國書法家協會已將其書藝資料收入了與美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計算機聯網的“中國現代書法家電腦數據庫”。胡老對以往趣事記憶猶新。1960年,他在合師院復學,時逢“糧食關”,為讓同學得以充饑,應同學懇求寫字義賣。誰知其字不僅好賣,且省裏一些要人也慕名開小車到師院求書,一時傳為佳話,名聲鵲起。1973年,他就曾有對聯、中堂作各一副送日本展出;2000年,又有行書對聯、草書中堂各一幅入選中國文聯、人民書報社主辦的首屆世界華人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後,至東*、紐約等地巡回展;中央電視台、省、市電視和各種報刊均為他作過採訪介紹。
胡老善寫楹聯,尤擅榜書。黃山市內一些遊覽名勝、亭院建築都有其墨鐫刻。如明代大數學家程大位藏書大廳正匾“覃思堂”及楹聯、百年名校省重點休寧中學“梅軒亭”抱柱樹、古歙雄村宰相府中八角亭匾額、中華微州文化團“步蟾樓”頭門匾額與對聯、古黟賽金花幫居匾額及對聯等都出自他手筆。他的書法作品在國內各級書法大賽上曾多次榮獲一、二等獎。1997年3月,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民族書院等 8軍位聯合在滬舉辦“中華民族藝術杯”書畫大獎,其作品榮獲“民族一等獎”,因作品參賽後獻給扶貧助殘部門,又被授予“獻愛心模範藝術專家”榮譽稱號。1998年9月,中國藝術研究院評定他為一級書法家,並頒發《書法家證》。其行、草、隸三書多為各級檔案館、博物館及國內外遊客珍藏。2006年6月,中華名人協會中國書畫研究院對入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大型書畫藝術精品的數萬名家進行篩選100名評獎,他榮獲金獎,並免繳會費聘為終身名譽院長。他還先後應邀赴江西婺源、景德鎮以及揚州、鎮江、南京等市參加書畫筆會活動。
胡老家學淵源,治學嚴謹,退休前曾供職中學語文教研、計劃生育、方志編纂和檔案編研等,著述甚豐,在文教、人口、史志、檔案等方面有不少論述。他撰寫的《微州方志史略》、《微州及縣市名稱由來》、《微州源流簡說》、《論微商興衰之原因》、《新安書派和漸江大師的藝術成就》、《一部研究地方經濟的杰作——評介葉顯恩教授(明清微州農村社與佃僕制)一書》、《胡適的父親死因新證》、《“我找到了酵素”(北大蔡元培贊胡適語)——二十年代的胡適》、《胡開文微墨史略》、《胡天注與“胡開文”墨業考證》、《論檔案編興研》、《論檔案與文物之異同》,以及有關微劇、微州人口發展與控制等數十篇論文在省市以上刊物發表;並主編有《微州史古》、《微州名勝古蹟簡介》、《微州舊聞軼事》等書(稿),以及《中學語文教材教法》、《修辭》、《試談舊體詩及其平仄規律》、《書法入門》等講義。為弘揚微州墨文化,1994年,他作為胡開文長房八世長孫,籌集資金,創辦了胡開文紀念館,並提出一切歸館所有,任何人無繼承權,意在惠國惠民,受到初會各界人士稱頌。如今,他為副研究館員,受聘中華名人協會中國書畫研究院終身名譽院長、黃山市旅遊研究所所長、胡開文紀念館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書畫師、巴蜀書畫篆刻藝術研究會藝術顧問等,並被列入績溪名人之列,其生平業績由績溪“名人館”立檔。
胡老一生愛好廣泛。他除執著追求書藝外,年輕時喜守獵、捕釣、武術、器樂、球類等。守獵,他能槍擊眨眼而過的飛鳩、走兔、躦貂;捕釣,他能打灘、釣塘,因時捕魚捉鱉;武術,他能健體防身,幾遇歹徒均化險為夷;樂器,他吹打彈拉均學,曾當過合師院樂隊小提琴手。尤其是球類,他籃球能空中過人,足球可倒鉤射門,曾是體育場上的健將,任過縣籃球代表隊隊員,安師院足球隊甲隊隊員、乙隊隊員。之外,他拿起虎鉗能編火熥蓋,自制刨鋸可做木工調離欽縣時,一位同事說:“我與你共事十幾年,你究竟還會幹什麼,我還未搞清楚。”胡老認為,一個人名識面要廣,就得勤學,而且許多事是從無意中學會的,這與其書藝不斷臻進、入神化之境,亦不無關係。
胡老年近耄耋,卻依然有年輕人的心態。每日必練,凝神屏氣,“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冬夏與春秋”。他常說“大海有岸,藝學無涯”,並以“紙上得來終學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自勉。他最終對記者說:“藝術要成為不朽,達到至真、至善、至美,求藝者也須有德、有才、有學識,,而這一切則靠勤奮學習,做到多讀、勤練、善悟。”千真萬確,此言誠然對也!
胡云先生简介
胡云先生,字毓英,号月影,1930年生,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系徽墨世家天注公胡开文长房八世长孙。为了弘扬墨文化,集资创办胡开文纪念馆,一切归馆所有,他受到各界人士好评。他早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家学渊源,治学严谨,历任中学语文教研、计划生育、方志编纂、档案编研等职,著述甚丰。自幼亲承其父了尘老先生严矩庭训,熏陶濡染,酷爱书法,五岁搦管,先学颜、柳,后学子贞,兼学汉隶,旋溯“二王”,转益多师,孜孜研求,竟达七十余年之久。师法不泥法,善造化自然,师心自用,入古出新。原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黄山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市旅游经济研究所所长;如今,他为副研究馆员,安徽省新安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受聘中华名人协会?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胡开文纪念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书画师、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来文诚聘)、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并被列入绩溪名人之列,其生平业绩由绩溪“名人馆“立档。胡老善写楹联、尤擅榜书。黄山市内及周边一些游览名胜,亭院建筑多见其墨迹镌刻。其书艺享有甚誉,曾受到书法界郭沫若、沙孟海等前贤的好评。1998年9月,中国艺术研究院评定他为一级书法家,并颁发《书法家证》。其作品和传略被国内外多种书画典籍所收录,新编《绩溪县志》亦予纂修。在国内各级书展上,曾屡获大奖。如先后在纪念毛泽东、刘少奇诞生11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均获金奖。其行、草、隶三书都被各级博物馆、档案馆和国内外人士所珍爱收藏。中央、省、市电视台和各种报刊,均为他作过采访介绍,尤其市电视台、中央四台“走遍中国”栏目,还登门作了专题专访。胡老虽年已耄耋,还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勉。
大海有岸艺学无涯
—— 访国家一级书法家、原黄山市书法家协会顾问胡云
文 汪怡民图凌家建 (黄山日报记者)
胡云先生,今年80岁,是国内知名的书法家。早在1964年,其书艺就崭露头角,郭沫若大师见其题写的匾额夸赞说:“字写得非常苍老,腕力已相当好,只要勤于自探,可以走出新路。”果然,20年后,其书法艺术名闻遐迩,屡获大方名家赞誉。1984年,其书作入选中国民主党派书画大联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与国内一流大师吴作人、刘海粟、赵朴初、启功等作品同堂展出,书法整个安徽民盟仅他一人跻身参展,并邀请其去京参加预展指导。后有沙孟海赞誉不已,称其“字写得很有修养,用笔与众不同。”一时“洛阳纸贵”,其书作被行家慧眼看中以重金相求,或登大雅之堂,或飘五洋四海,纷纷求其珍藏。日前,记者携友人一道谒见了胡老。
胡老精神矍铄,容光焕发,心境平和,泰然自若,谈起书艺,颇多感慨。他字毓英,号月影,1930年2月生,绩溪人,系徽墨世家胡开文长房第八代长孙。早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自幼酷爱书法,亲承其父胡了尘先生严矩庭训、熏陶濡染,5岁搦管,初学颜、柳,后学子贞,兼学汉隶,旋溯“二王”,孜孜研求竟达70余年之久。小时候,他听说书圣王羲之练腕力去河边用扁石“别腕”,练臂力带书童上山伐薪。以及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书艺大进等故事,深为感动;后又受王船山谓“学字全在腕力”、“艺贵参悟”等字外功、纸外练的启迪,就潜意融入生活,结合各项爱好练腕。就这样,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做到师法不泥法,善造化自然,师心自用,入古出新。其点画特意创新,使方圆交递,中锋用笔,连带孤断,有意藏露,枯润相宜,刚柔并济。其风格迥然有异,用笔多回腕,遒劲凝练,气势飞动,意态奇逸,寓雄劲于流美之中。他告诉记者,书者要做到忘我无我,忘他无他,“一管在握,万念俱消”,这样才能神化,凸显风骨和豪气。
谈到胡老的书艺成就。他不喜张扬。幸好友人娓娓道来:其传略与作品先后被收入《中国现代书法人名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安徽文艺家名录》、《中国艺术人才书画精品集》、《楹联书法大观》、《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新编《绩溪县志》等20多部大型典籍。中国书法家协会己将其书艺资料收入了与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计算机联网的“中国现代书法家电脑数据库”。胡老对以往趣事记忆犹新。1960年,他在合师院复学,时逢“粮食关”,为让同学得以充饥,就应同学恳求写字义卖。谁知其字不仅好卖,且省里一些要人也慕名开小车到师院求书,一时传为佳话,名声鹊起。1973年,他就曾有对联、中堂作品各一幅选送日本展出;2000年,又有行书对联、草书中堂各一幅入选中国文联、人民画报社主办的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至东京、纽约等地巡回展;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和各种报刊均为他作过采访介绍。
胡老善写楹联,尤擅榜书。黄山市内一些游览名胜、亭院建筑都有其墨迹镌刻。如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藏书楼大厅正匾“覃思堂”及楹联、百年名校省重点休宁中学“梅轩亭”抱柱对、古歙雄村宰相府庭院中八角亭匾额、中华徽州文化园“步蟾楼”头门匾额与对联、古黟赛金花故居匾额及对联等都出自他手笔。他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各级书法大赛上曾多次荣获一、二等奖。1997年3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民族画院等8单位联合在沪举办“中华民族艺术杯”书画大赛,其作品荣获“民族一等奖”,因作品参赛后献给扶贫助残部门,又被授予“献爱心模范艺术家”荣誉称号。1998年9月,中国艺术研究院评定他为一级书法家,并颁发《书法家证》。其行、草、隶三书多为各级档案馆、博物馆及国内外游客珍藏。2006年6月,中华名人协会中国书画研究院对入编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大型书画艺术精品集的数万名家进行筛选100名评奖,他荣获金奖,并免缴会费聘为终身名誉院长。同年9月安徽省办“黄山杯”第六届全国书画摄影大赛,又获一等奖,2008年12月在纪念刘少奇诞生11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他还先后应邀赴江西婺源、景德镇及扬州、镇江、南京等市参加书画笔会活动。
胡老家学渊源,治学严谨,退休前曾供职中学语文教研、计划生育、方志编纂和档案编研等,著述甚丰,在文教、人口、史志、档案等方面有不少论述。他撰写有《徽州方志史略》、《徽州及县市名称由来》、《徽菜源流简说》、《论徽商兴衰之原因》、《新安画派和渐江大师的艺术成就》、《一部研究地方经济的杰作——评介叶显恩教授<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一书》、《胡适的父亲死因新证》、《“我找到了酵素”(北大蔡元培赞胡适语)——二十年代的胡适》、《胡开文徽墨史略》、《胡天注与“胡开文”墨业考证》、《论档案编与研》、《论档案与文物之异同》,以及有关徽剧、徽州人口发展与控制等数十篇论文在省市以上刊物发表;并主编有《徽州拾古》、《徽州名胜古迹简介》、《徽州旧闻轶事》等书(稿),以及《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修辞》、《古代汉语》、《试谈旧体诗及其平仄规律》、《书法入门》等讲义。为弘扬徽州墨文化,1994年,他作为胡开文长房八世长孙,筹集资金,创办了胡开文纪念馆,并提出一切归馆所有,任何人无继承权,意在惠国惠民,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称颂。如今,他为副研究馆员,安徽省新安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受聘中华名人协会中国书画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黄山市旅游经济研究所所长、胡开文纪念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书画师、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来函诚聘)、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来文诚聘)、巴蜀书画篆刻艺术研究会艺术顾问等,并被列入绩溪名人之列,其生平业绩由绩溪“名人馆”立档。
胡老一生爱好广泛。他除执着追求书艺外,年轻时喜狩猎、捕钓、武术、乐器、球类等。狩猎,他能枪击眨眼而过的飞鸠、走兔、躜貂;捕钓,他能打滩、钓塘,因时捕鱼捉鳖;武术,他能健体防身,几遇歹徒均化险为夷;乐器,他吹打弹拉均学,曾当过合师院乐队小提琴手。尤其是球类,他篮球能空中过人,足球可倒钩射门,曾是体育场上的健将,任过县篮球代表队队员,安师院足球队甲队队员、乙队队长。之外,他拿起虎钳能编火熥 盖,自制刨锯可做木工……调离歙县时,一位同事说:“我与你共事十几年,你究竟还会干什么,我还未搞清楚。”胡老认为,一个人知识面要广,就得勤学,而且许多事是从无意注意中学会的,这与其书艺不断臻进、入神化之境,亦不无关系。
胡老年已耄耋,却依然有年轻人的心态。每日必练,凝神屏气,“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他常说“大海有岸,艺学无涯”,并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勉。他最后对记者说:“艺术要成为不朽,达到至真、至善、至美,求艺者也须有德、有才、有学识,而这一切则靠勤奋学习,做到多读、勤练、善悟。”千真万确,此言诚然对也! 非常漂亮的山水画 欣赏国家一级书法家胡云教授的山水画《凤湖烟柳》!!漂亮的!! 其实胡老擅长的是书法,他的画作在市面上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这幅作品是他在六至七十岁左右画的,堪称是最顶峰的作品之一,可惜保管人没有好好地珍惜它,致使作品局部有一点点掉色,但也一点不影响它那山川秀美、气势恢宏的气势,真可谓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品。请行家给一并给估估价,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