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35口径 发表于 2010-2-1 02:19:06

淡季谈蟋蟀——斗蟋的人工繁殖

近日来潜心研究鸣虫的人工繁殖,小有收获。已经成功份出饲料肉蟋、油葫芦、花镜等虫,竹铃也已经出壳。我想这些经验基本与孵化斗蟋通用,毕竟白虫和黑虫是最易人工孵化的虫子。参考鸣虫版几个关于蟋蟀孵化的帖子,略作总结归纳,也算本人在淡季当中履行版主的职责,避免“被免职”的尴尬。。。
斗蟋的人工饲养比较简单,但其中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第一、孵化容器的选用。
用什么容器作为孵化箱是人工份虫的第一个问题。对于斗蟋来讲,属于地栖性昆虫,即无论若虫期和成虫期,均生活在地上,这就与蝈蝈、竹铃等的孵化箱在选择上有所区别。具体来讲,如果玩家只是少量孵化斗蟋自己玩赏,可以选择一些较大的容器,例如鱼缸、大的布丁碗等等。如图1、图2所示:http://img.18888.com/p_w_upload/Mon_0912/60_111265_a17584c4f3a696b.jpg
http://img.18888.com/p_w_upload/Mon_0912/60_111265_6428559479a1fd9.jpg

如果是大批量的孵化斗蟋,则可以选用大的水缸、或自制的大型孵化箱,如图3:http://img.18888.com/p_w_upload/Mon_0912/60_127139_6b9c104af404258.jpg
孵化箱底部垫上炒过的沙土即可。其中可以放置树皮、堆垒起来的木片、瓦片等物以供小蟋蟀藏身之用,此处需要注意的是铺垫物的消毒,这是影响出虫率的重要因素,铺垫物必须经过消毒环节,以防止滋生霉菌,因为霉菌对卵的杀伤力极大,有时可能导致卵全部腐烂夭折,据说今年市面上难以见到石志明的冬竹铃和冬金钟都是因为大批量的卵石大师没有保管好,发霉死亡了,这是题外话。
第二、种虫的选择。
斗蟋的种虫选择关系到日后孵化出的蟋蟀质量。所以这一环节也不应忽视。种虫的选择应根据日后蟋蟀的用途来定。如果是孵化听叫用的蟋蟀,种虫可以选择大翅的雄虫和长衣雌虫,如图4、5:http://www.18888.com/p_w_upload/Mon_0809/320_32440_600ff4e1c19bb37.jpg
http://www.18888.com/p_w_upload/Mon_0809/320_32440_9b3a6926390e9e2.jpg
这样的虫子后代大翅膀的几率较高,有可能出现叫声如蝈蝈般的蟋蟀。可以选取秋虫当中翅大叫声优者,即使斗败的虫只要爱叫就可以。如果孵化斗蟋用作竞斗之用,则种虫的选择又有不同,需要选择头大项宽、善咬好斗的佳虫以作种虫。如图所示:http://www.18888.com/p_w_upload/Mon_0909/320_21737_6afb26a076b3b2c.jpg
雌虫一般选择皮色干净、小头大肚、圆头圆肚的三尾最好http://img.18888.com/p_w_upload/Mon_0912/60_111265_80c88027f156296.jpg。有一个方便的途径是收集当年斗蟋蟀者为其将军所配的雌虫产的卵,一般在遗传基因上比较可靠。
第三、卵的采集与管理。
蟋蟀雌虫一般在土中产卵,因此在收集蟋蟀卵时可以将秋天饲养雌虫的容器土壤用细网过滤,可以将土中所藏蟋蟀卵筛出来。也可秋季在雌虫饲养容器中放入叠成2公分左右的湿润草纸或卫生纸块,以备产卵,日后只要将含有卵的纸撕开即可很容易的将虫卵剥离出来。蟋蟀卵为2mm左右的黄白色条状物,如图所示:http://img.18888.com/p_w_upload/Mon_0912/60_111265_b7fc39de10ef5e5.jpg
选出的卵需要经过一个低温过程打破滞育期间,具体做法是将卵包好放入冰箱冷藏室冷藏一个月,或者天气冷的话放置在室外一段时间,这样日后加温才会出虫。如果筛选出卵以后直接高温加热,那么非但不会孵化,只会造成卵的死亡,这一点需要孵化斗蟋的玩家特别注意。
第四、孵化的过程。
斗蟋的孵化比较简单,将卵平铺在孵化箱中,上面铺撒一层0.5至1公分左右的消毒沙土,这层沙土不可过厚以免虫卵孵化后若虫无力爬出,闷死其中。温度控制在25到35度之间,以28度左右为好。湿度控制在70%左右,每天用喷壶湿润上面的沙土即可不可过干或过湿。这样大约经过45至50天左右卵就会孵化。刚刚出土的蟋蟀若虫非常小,大约2mm长,需要小心管理,如图所示:http://img.18888.com/p_w_upload/Mon_0912/60_111265_b526a5c89a0f9aa.jpg
第五、若虫期间的饲料与管理问题。
若虫期间随着虫生长,饲料是需要有所改变的。刚出壳的若虫非常细小,可以用白菜帮上面涂抹豆粉、肝粉、鱼粉供虫取食,也可用茄子切片作为基底。我个人在孵化初期的饲料用的是鱼虫干,碾碎后洒在菜叶上喂虫,效果也很好。蟋蟀一生需要经过7次蜕皮才可以成虫。在若虫3蜕以后,随着虫体增大,饲料可以改换日常的蟋蟀饲料,例如市场上卖的现成的斗蟋饲料,或者用泡饭也可,平日适当加荤,促进虫子体质。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斗蟋若虫在3蜕以后斗性增强,相互间会发生撕咬残杀现象,所以饲养的容器必须足够大,尽量保持低密度,有条件的玩家可以分开单虫单养,以保持斗蟋数量和品相的完整。
经过以上几个步骤,斗蟋的人工繁殖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了,只要温度与湿度控制得当、残食及时清理,保持低密度饲养,那么您就很容易份出自己的斗蟋了。
鉴于本人水平和经验有限,只能在这里和玩家们简单介绍斗蟋的人工繁殖。其间难免有疏漏之处,还望大家一起探讨,共同促进。在此特别向照片的原作者表示感谢!自己繁殖虫子乐趣颇多,希望有兴趣的玩家都能成功份出斗蟋。

8086225 发表于 2010-2-1 22:02:25

雅鸣 发表于 2010-2-1 22:20:31

size=4]要是专业打斗的话就要慎之。首先选择嫩虫籽还是老虫籽。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也很重要。在就是土质土壤的关系,矿物质高钙化程度高牙就硬。还有秧期的饲料营养要跟上因为是自己玩嘛少而精毕竟将帅不易啊!宁津、宁阳经纬度上差不多一个黄河以北一个黄河南面出虫时间,出的虫就有所不同。不能和份房相提并论他们出一批虫就成百上千是以盈利为主。觉得须综合观察方能玩的更精。对于人育斗蟋我也是门外汉,只是一同交流探讨!谢谢分享图文!

点35口径 发表于 2010-2-2 13:21:28

雅鸣兄说的极是,毕竟自己份虫还是和份房差别很大,不可一概而论

攻玉生 发表于 2010-2-5 21:36:05

好经验,学习啦。

水鸟手 发表于 2010-2-6 22:58:53

好贴!!!

我相信 发表于 2010-2-9 00:26:30

有意思~学习了

亡言 发表于 2010-2-9 19:51:12

够专业~~

鸣虫子 发表于 2010-2-10 14:19:49

好贴!
学习了!

苗雨 发表于 2010-2-11 16:48:06

lao老毛的字不错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淡季谈蟋蟀——斗蟋的人工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