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3楼(广成小雅) 的帖子
仔细一琢磨“瑟瑟”和“松石”读音确实很像,特别是用方言读。问好小雅兄回 4楼(野华) 的帖子
有道理,不过丰富和发展是必然的。问好野华兄。回 5楼(青鸟欢歌) 的帖子
欢歌好,大家快乐最重要哈。握手回 6楼(guhuikai) 的帖子
guhuikai朋友好,握手回 7楼(靖江花鸟) 的帖子
靖江兄好,谢谢。请常来书房。握手回 8楼(羽仙子) 的帖子
朋友好。不知钱先生还有没有别的证据来证明他的观点,毕竟“孤证不立”的哈。 认真看了回 16楼(我喜四喜) 的帖子
谢谢 握手Re:回 8楼(羽仙子) 的帖子
引用第15楼佛灯火于2013-01-28 00:04发表的 回 8楼(羽仙子) 的帖子 :朋友好。不知钱先生还有没有别的证据来证明他的观点,毕竟“孤证不立”的哈。
谢谢版主作答。
白居易作诗最讲究易懂,力避古奥曲幽,你看他的作品篇篇都是如此。怎么突然疏忽了,把胡语了杂入进去?再说残阳能产生红绿参半效果吗?这种描绘但从艺术角度说真的比动感加色彩更美吗?水纹使光向不同的面反射,这样就只能有一半的江水将残阳反入视觉,而同时这一半的反光又始终瑟瑟变化不停,这种美是显而易见超过了半红半绿的。再说诗句写的只是残阳“铺”水中,没有写“残阳柳影”之类反光与倒影同存的意思(何况实际上能不能同存还真有疑问呢)。
你看,所谓教授,不顾诗人的一贯风格追求,拿自己蹩脚的审美眼光强加给诗人,而且还弄出违反物理原理子虚乌有的所谓“景致”,真不堪与论。其他所说的也全是一派胡言,不值一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