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的光绪青花龙纹案头绣墩
绣墩,又称坐墩,因常有铺锦披绣的,故亦称“绣墩”。它是中国古董家具凳具家族中最富有个性的坐具,圆形,腹部大,上下小,其造型尤似古代的鼓,故又叫“鼓墩”。墩与凳同义。绣墩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介绍:“腰鼓形坐墩,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唐代以前人们一般席地而坐,家具多为低型,唐以后起居方式改为垂足而坐,家具也随之变为高型,绣墩作为垂足而坐的一种家具形式也由此而产生了。到了唐代,受佛教莲台影响,唐代妇女坐具多作腰鼓式,称为“基台”或“荃蹄”。这些坐具在宫廷中使用,上覆盖绣帕一块,故又称“绣墩”。经宋代的沿袭,至明清,绣墩已成为一种坐具。为凳子中的佼佼者,不仅灵秀,而且富丽。此绣墩高仅:25厘米,墩面和底径为:16厘米,墩面绘画为蝙蝠云和金钱纹饰,寓意为“福在眼前”,墩腹上下两边沿绘画为暗八仙,中间绘画二龙戏珠和金钱图案,青花发色尚好,龙纹为五爪龙,胎釉紧密细腻,保存之非常完美,这件为案头陈设观赏和文房摆设上的一件小型绣墩。 请赏评! 太漂亮了,看了好几遍,感谢分享。 真不错 欣赏不错!!!!!! 路过看看 “福在眼前”,东西不错,好好珍藏! 欣赏啦、 欣赏了 不错不错 欣赏,好玩意,不错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