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0纪念贴:云贵高原北部山村----永善马楠村!
马楠苗族彝族乡位于永善县县境中部的昭永公路线上,乡驻地马楠村海拔2700米,距县城45公里。东与大关县高桥毗邻,西与黄华、水竹乡接壤,北连佛滩乡,西邻景新镇,东北与团结乡相连。百年前系原始森林,属针叶林、阔叶林,主产楠木、华竹和杉,故古名杉树林,后逐渐砍伐,现只剩下部分原始森林。光绪二年(1876)有个名叫袁英亮的外地人搬来此地居住,开一马店, 用木桩拦马而得名“马栏”,又以谐音雅化成“马楠”。该乡地处五莲峰山脉中段脊梁上,海拔2700米以上的山脉有大板厂山、十八坪老林、尖山纱帽顶、水山、龙头山、狮子山等。主要河流有冷水河、老厂坪河、兴隆河和大河沟等。全乡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5—9月阴雨连绵,云雾笼罩,故山间常有云海景观;冬春积雪深厚,境内的昭永公路结冰凌,交通时有阻塞。 !!!!!!!!!!!!!现有人口13727人,其中苗族1908人,彝族2126人。冷水渔洞
马楠地区原是茫茫的原始森林,两百年前开始有人居住。嘉庆《永善县志》上,已有杨利箐、冷水孔等村庄的记载。汉族多为江西籍,清乾隆以后迁入。彝族是土著民族,但现兴隆、桃山的彝族,多是百年前因战乱到四川再迁入云南。苗族在1912年前后由威宁、彝良、昭通等地迁入。
马楠乡地处高寒冷凉的高二半山区,属典型的立体气候,每年冷涝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全乡除兴隆、桃山两村外,其余各村气候条件都十分恶劣,只适合种荞麦、洋芋等。由于群众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科技推广难度大,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作物单产低,群众生活极其贫穷、落后。
全乡农民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又以猪、牛、羊、马为主,是群众主要经济来源;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荞子为主,是群众主要生活来源。干果以核桃、板栗为主,经济林以花椒、生漆为主,是群众生产生活的辅助收入。 !!!!!!!!!!!! !!!!!!!!!!!! !!!!!!!!!!!!!!!!! !!!!!!!!!!!!!!!!! 恭喜堂主,首席欣赏原汁原味乡村美景 !!!!!!!!!!!!!!!!! !!!!!!!!!!!!!!! 谢深水微澜 版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