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18|回复: 5

[知识园地] 玉扳指中的中国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30 11: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马飞生耳后风,浮麋数肋中无空。漫言刻玉占佳兆,发羽抨弦屡此同。”这是身为九五之尊的乾隆皇帝咏赞玉扳指的一首御诗,一生爱玉的他,对扳指情有独钟。
  千百年来,从当初的弓射实用器发展成为赏玩的对象,小小的玉扳指上,记录了中华悠久文化的源远流长,也成为收藏界的一道亮丽风景。
  我国最早的玉韘发现于商代的妇好墓。随着时代的变迁、事物的演化,玉韘的形制在各个朝代都有所不同。譬如商代的玉韘有走弦的槽、拴绳的眼,是拉弓射箭的实用器。后来还出现了一种外缘下角跨出一个带尖钩的玉韘,斜坡状,带纹饰,就像稍宽点的戒指,更为精美。随着战争规模和作战方式的变化,射箭狩猎活动的减少,以及玉礼制观念的逐渐渗透,后来的玉韘变得更加装饰化,实用性越来越削弱,而装饰性却越来越突显出来。
  到了战汉时代,玉韘出现了片状形制,很多还镂龙雕凤,十分精美。大都也有用来拉弦的小钩,但这个时候的玉韘已经不能承受拉弓射箭的强大扣力,而完全演变为一种佩件。因其中空部呈鸡心形,也有人称之为“鸡心佩”。
  宋代仿古之风十分盛行,出现了一些仿汉代的玉韘,其形制更是多种多样,有片状的,也有矮筒状的。到明清时代,玉韘则完全异化为观赏之物,在王公贵胄中十分流行。
  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射箭作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个人军事技能受到极大重视,因此清朝军事力量的核心武装“八旗”对此物甚为重视,几乎人手一枚。初时因重实用,大小皆选韧涩材质制作,宽窄肥瘦不一,因人而异,以便套戴。入关以后,举天下以奉养八旗,待遇优厚,八旗风气日渐奢靡,这种军事器械渐渐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玩物和装饰,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特别是随着和田玉的大量采挖,以及琢玉工具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他们争相以贵重玉材制作,相互攀比炫耀。最终,形成了上自皇帝与王公大臣,下至满蒙各旗子弟,以及附庸风雅的富商巨贾,虽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把玩玉的风气,甚至在民间还流传着顺治皇帝用玉扳指为自己选择陵寝的故事。
  传说在清初,顺治皇帝率领众臣到河北遵化一带狩猎,捕获了大量猎物。顺治纵马扬鞭登上了高山,极目向南望,金星山如锦屏翠帐,林涛如涌,绿波荡漾;朝北看,昌瑞山重峦叠嶂,景物秀美,如同仙境。顺治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一边向苍天默默地祈祷,一边轻轻取下佩戴在大拇指上的白玉扳指,小心翼翼地扔下了山坡,然后向众臣宣诏:“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的寿宫,所落之处为佳穴,即可启工。”随从在草丛中发现了玉,并且立桩做了标记。于是,清东陵中的第一座陵寝--孝陵就在这里落成。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却说明了顺治皇帝对玉扳指的珍爱。
  能诗善画,精于骑射的乾隆皇帝,对于用来陈设和鉴赏的以珍贵材质尤其是玉材制作的玉扳指,更是情有独钟。有次他看到一件进贡的玉扳指,立刻被其温润的玉质和精致的工艺所吸引,于是为此作了一首《咏玉韘》的诗,不仅把玉扳指的来源、用途交代得很清楚,而且还引经据典,将古代玉的使用制度作了说明。从此他便一发而不可收,先后为玉扳指赋诗就达50首。
  上有所好,下必盛焉。皇帝爷如此喜好扳指,八旗子弟热情追捧赏玩,自在情理之中。因此,玉扳指在清代玉器中最为常见,甚至还出现了从缅甸进口的翡翠扳指。但大多玉扳指外面光素,只有少数雕有花鸟虫鱼图案或诗文吉语,因此异常珍贵。
发表于 2015-12-3 16: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了解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 16: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次席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9 16: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0 03: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1 03: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5-1-5 11:18 , Processed in 0.0322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