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185|回复: 6

(转)古代玉器的装饰纹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1 16: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文物
Relics From South
1997年第4期
古代玉器的装饰纹样
陈健
   龙纹(龙形器)
   最早出现在距今约5000年的红山文化,
古玉中的龙纹图案起源于远古的图腾,龙被
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玉器制作中,龙更是
主要的创作题材。
   商代玉龙,是随甲骨文的形成进行雕琢,
因此与甲骨文的龙字近似,商代龙纹(龙形
器)的特点是龙身短,尾巴有刃,头部角形似
兑角,商代时期玉龙以片状为多,张口为多,
到商晚期出现圆雕,早期龙身多为光素,中期
出现双勾阴刻线,纹布有重环纹、菱形纹、云
雷纹、龙背出脊较密。
   周代玉龙,角是被形角,龙身比商代长,
尾部刃消失,龙身的图案纹饰比商龙繁密,出
现对称图案,线条走势见隙即补不留空白余
地。
   春秋玉龙的特点,造型规整,琢磨精细,
用各式各样的细小图案布满整个器身,用变
形的鸟兽纹、几何纹、S纹,以浮雕的形式作
主要纹饰,辅以大量的细小纹样如鱼鳞纹、丝
索纹等填补空白。
   战国龙纹,战国玉龙基本继承了春秋的
特点,但龙身更加弯曲,龙角的造形较多,龙
头像虎,口中有撩牙,龙身的主要纹饰有谷
纹、蒲纹、涡纹、绞丝纹,辅助纹饰有滴水纹、
花蕾纹、S纹,透雕出廓双龙玉壁也始于战
国。
   汉代玉龙,汉代姨纹盛行,龙纹相形之下
较为少见,此时龙纹一方面向盘龙发展,一方
面走向四足兽的体形,龙头似马,故夙汉王充
所谓世俗画龙“马首而蛇尾”。
   魏晋南北朝的玉龙,龙爪肥而短,龙身肥
大、脚三爪、龙身上的飞翼也是此时开始出
现。
   唐代玉龙,龙头嘴巴的长度占龙头的近
三分之二长,后腿胯骨大肌肉丰满弯曲度大,
龙腹有蛇鳞纹。
   宋代玉龙,素身为多,躯体瘦长,在龙身
上下两侧都有一条阴刻线表示龙的轮廓,龙
的头发和腿毛较长,北宋龙纹多为翻腾跳纹
状,常以花草、海浪、火焰珠为背景。
   元代玉龙,龙纹大多小头细颈、四肢三
爪、矫健有力,头发腿毛稀疏,随势向后飘拂,
一般分上下或左右两股,雕工多用重刀,故比
前朝更威武活泼。
   明代玉龙面部以重刀雕刻,大鼻上翘、鼻
孔朝天,形如猪鼻,鼻上常有如意纹装饰,鼻
子两端出须是明代玉龙的重要特征,明中晚
期玉龙四肢细长,胫部有密集的阴刻短线直
到爪部为止,这是明代玉龙的又一显著特征,
·117·
龙爪以四爪五爪多,龙尾有两种,一似蛇尾、
少装饰,另一种则以卷云纹装饰尾巴。
    清代玉龙,龙头竖发丛生,成披头散发
状,眉毛多锯齿状,似山字形,腮部也有锯齿
状须,鼻旁有长须,头部多为正方形,以正面
构图为主。
   鸟纹(鸟形器)
    玉器中的鸟纹(鸟形纹)出土最古的是约
公元前3500年至3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玉
鸟形佩。
   商代玉鸟,采用写实与夸张相结合的手
法雕琢,轮廓简练,重点突出,刀法简单,造形
构图闭口瞪目,高冠卷尾,昂首凝视,规矩严
谨,眼睛多“臣”字形眼,器形以薄片状多,器
身多孔穿,玉鹦鹉是商代玉鸟的代表作,器身
满饰双勾云雷纹。
   周代玉鸟小巧灵珑,器身饰有华丽复杂
的线条,在周代开始龙凤纹常结合一起使用,
周代鸟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鸟嘴上下两嘴唇
翘出。
   魏晋南北朝玉鸟,以重刀雕刻鸟的轮廓,
以短直线和短弧线密集排列表示鸟的羽毛,
器形写实与夸张兼备,北齐凤纹佩以非常纤
细的阴线雕琢出展翅欲飞的凤凰,凤鸟高冠、
细眼、口含宝珠,三条飘逸的长尾,足如鸡爪,
器身满饰阴刻小鸟云纹。
   唐代玉鸟,唐玉鸟莺鸟图案极为盛行,常
与花卉卷草缠绕在一起,鸟纹饱满昂扬,生机
勃勃雕琢手法多以粗细阴刻线相合,线条均
匀有序,雁也是唐代玉鸟的重要种类,唐代玉
雁构图多展翅飞行。
   宋代玉鸟,翻飞的弧度变小,阴刻线条纤
细且密集见底,凤、鸟纹常与品字形如意云纹
结合在一起构成吉祥图案,宋代鸟类题材的
玉器极多,且与辽、金玉鸟相混、极难区分,园
雕鸳鸯身肥短,尾如蔓草,头大且宽,脖细短,
鸟嘴多衔灵芝、花草等,海青猎天鹅是金常见
的题材。
    明、清玉鸟,主要以刀工和玉材分辨,明
代玉鸟翅膀出尖,整个图案象剪纸贴花,沙地
碾磨是明代玉器的重要工艺特点,清早期玉
鸟雕工精细,中晚期则流于粗陋,到同治时稍
见起色。
   玉兽(兽形器)
   玉兽和兽形器是玉器的一个重要种类,
在远古先民们开始制玉器时,肖生类玉器即
已出现。
   商、周、春秋、战国玉兽,有玉虎、玉兔、玉
蛛螟、玉牛、玉熊、玉象、玉羊、玉马等,既有立
体圆雕,也有片状器型,此外,还有兽面、兽首
等纹样。
   汉代玉兽,有玉熊、玉辟邪(怪兽)玉犀、
玉猪、玉马首等,其中玉猎以有名的“汉八刀”
雕工雕琢。
   唐代玉兽,有玉狮、玉马、玉鼠、玉象、玉
骆驼、玉瑞兽等,其中又以马和狮最多见,唐
代玉马身体健壮,臂部丰满,脚细,有立马和
卧马,神态安祥。唐代玉兽五官刻画细致,体
态丰满园润,肌肉发达,尾部和身上毛片用细
密的短阴刻线排列。
   宋代玉兽,有玉狮、瑞兽、玉麟麟、玉虎、
玉兔、玉羊等,宋玉羊多雕琢成三羊开泰图
等,各种玉兽均以花草、云气共同构成吉祥图
案、宋代玉兽毛发的线条较粗。
   元代玉兽,种类如以前其它各朝代,元代
玉兽的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一些玉兽兽
身四周用短阴刻线表示毛片。
   明清玉兽的品种、数量、器型构图比前朝
大为丰富,几乎无所不有,分别明清玉兽与其
它时代,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加以分析。
   玉螃(螃纹器)
   蟀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与龙有关的神
兽,据说是龙的子孙,因其造型多盘曲蜿蜒,
攀援葡伏,故称之为盘蜻纹,又因其面孔肖
·116·
虎,所以又称为蜿虎。
   战国玉璃 1璃纹在青铜器上始见于东周,
盛于战国,而在玉器上,璃纹最早则出现于战
国时期,战国早期的璃纹没有脱离蛇的形象,
到中期大多变化为虎头龙身,战国玉璃身体
成‘S’形弯曲,绞丝纹尾,往往只见三只脚,
器身上有其它战国时流行的纹饰,战国盘璃
圆眼大鼻,双线细眉,猫耳粗颈,腿部线条弯
曲度大,脚掌翻翘,头象猫脸成方形,且常回
首成正面构图,眼部为阴纹凸起,眼匡四周去
地。
   汉代玉璃,汉代璃纹眉上竖而内勾,眼珠
(眶)略下垂,鼻梁有阴刻线“八”字纹,尾部有
分叉卷云纹,耳如哈巴狗下垂,部分玉璃尾部
有绞丝纹,子母璃在汉代始出现,璃头长角,
如鹿角分叉,角的长度比战国璃要长,约占身
体的二分之一左右。
   唐代玉璃,唐代璃纹尾巴多以短直线纹
而不用绞丝纹,尾巴细长如鼠尾,臀部结实丰
满用阳纹线深刀刻卷云纹表示关节,璃虎头
部有花杂云纹,璃身上有毛发,唐代璃纹的重
要特点是嘴唇部有细阴刻线。
   宋代玉璃,宋代璃纹基本继承了唐代的
风格在宋以后璃纹即告式微,宋代以后各朝
代璃纹多系作仿古器。
   玉鹿(鹿纹器)
   由于鹿与禄同意,古代人们以鹿的形象
寓意禄。鹿又具有长寿的涵意,所以也把鹿
和鹤连在一起,寓鹤鹿同春,故二千多年来,
人们一直把鹿作为吉祥之兆,惯称瑞鹿,用玉
雕成鹿的形象,如于商代、玉鹿与甲骨纹的鹿
字很相像,玉鹿历史悠久,造型美观,在玉雕
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商代玉鹿,以薄片为多,直立回首状为
多,一般尺寸为3一5厘米,最大的约8厘米,
玉鹿多光素无纹,常用两条弧形阴刻线把鹿
的身体分为前腿,后腿和身体三部分,角形有
对称的分叉角,三枝短角,也有的玉鹿无角。
商代玉鹿多为短尾,穿孔有的在头部有的在
臀部,位置不定,除了薄片状玉鹿,商代还有
鹿头形佩。
   西周玉鹿,双角不对称,角分枝很长,超
过身体,用夸张手法美化鹿角。头部除了大角
之外,还有大耳、大眼睛、挺胸、丰臀腿部粗
壮,足型为牛蹄足。造型比例失当,头重脚
轻。
   战国玉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大独角,鹿
器形粗腿肥身。牛蹄形足,器身光素无纹,多
薄片状器。
   汉代玉鹿,汉代玉鹿更写实,身躯细瘦、
长腿、鹿身出现飞翼装饰,并有飞跃奔跑型
器。
   南北朝玉鹿,鹿身出现美丽的陪衬纹饰,
如小鸟云纹,奔鹿前有花草纹,鹿后有长脚云
气纹,双角用短弧线构成对称的分叉角形,鹿
身上的飞翼到南北朝时已很常见,琢工多用
“游丝描”雕。
   唐代玉鹿,形态多为静态卧鹿,以写实为
主,以浅刻和推磨、少刀工的手法雕琢成有骨
有肉的生动形象。唐代玉鹿头顶有稚骨如蘑
菇状,腿部弯曲度大,深刀斜凹突出阳纹鹿
腿,背部至腹底有上下通夭穿,玉鹿体占满,
头部雕工是去地推磨,没有刀工,眼眶突出斜
凹,眼珠阳纹凸出。
   宋代玉鹿,形态继承唐风,后腿弯曲度比
唐鹿小,鹿嘴常衔荷叶莲花,灵芝等,鹿背有
通天穿,孔较小,有椭圆形和长方型鹿颈和前
腿、后腿用斜刻深刀,臀部丰满腿较细长。
   元代玉鹿,颇得唐鹿遗风,但元代玉鹿以
站立为多,一般和松树、猴、蝙蝠、寿桃、灵芝
等共同组成寓意吉祥的构图。采用重刀切断
的手法,突出主要部位,有的玉鹿身体四周用
短直阴刻线表示毛片,这是元代动物的重要
特点,此风延至明代中晚期。
·119·
   明代玉鹿:明代出现百鹿图玉件,使用沙
地碾磨的工艺,鹿身上的’米”型纹饰线条既
粗且宽,甚草率,玉鹿体态细瘦,颈、腿瘦长,
立体感差。鹿在器物中往往不是主题纹饰,
常与其它纹样共同组织构图,鹿在器物中常
以半浮雕形式出现。
   清代玉鹿:清代少有单独以鹿为题材的
器物尤以挂件佩饰为甚,并少有白玉鹿,玉鹿
以帕岩玉制作居多。
   玉鱼、鱼形器
   鱼纹在商代已经出现单体薄状饰件,鱼
形玉饰大量流行于宋、元、明、清各代。
   商代玉鱼:商代玉鱼型体较短,约2寸左
右,薄片状居多,玉质有青玉、糖玉、不纯净的
白玉,以青玉居多。玉鱼制作粗陋多作为陪
葬用的明器,尾部尽头处有刃,尾部大多有分
叉,眼睛用斜刀法雕琢,使眼睛微凸,穿孔位
置不定,眼、嘴、尾等各种均可作穿。
   周代玉鱼:周代玉鱼鱼身大多弯曲,嘴部
上下两唇有尖角,器身上出现弧型线表示鱼
鳞。
   汉代玉鱼:鱼身上有很浅的斜方格纹,方
格中有微微隐起的莆纹,鱼鳍翘出身外,鳍上
阴刻线上粗下尖,露锋,鱼眼多成腰圆形。
   唐代玉鱼:鱼鳞纹阴刻线纤细,鱼形态丰
满,“鱼化龙”的题材也是在唐代开始出现。
   宋代玉鱼:造型多跳跃状,头、尾向上,鱼
身弯曲大是宋玉鱼的重要特征,鱼嘴张口厚
唇,眼睛有小点眼,凹纹较浅,鱼鳍如波浪形,
鱼尾部阴刻线挺拔整齐,常以水草、莲花作褥
纹饰,鱼身有素身和斜方格纹等。
   元代玉鱼,常见有桂鱼,身扁阔、厚唇,唇
和眼为半浮雕,隐隐凸起,阴刻线粗犷,用刀
重,尾部成扇形上有锯齿形阴刻线,鳍部尖突
处有“11\"型阴刻线。
   明代玉鱼,鱼身上有“米”字纹,有的去掉
中间一横,简化作“水”字型,大园眼,部分玉
鱼大园眼有半月型“,’g反眶。由鱼腮至尾部
有一阴刻线横贯。
   清代玉鱼,尾部美化夸张,且向两面分开
向上有弧形阴刻线。鱼身“米”字纹既粗且深,
鱼腮旁有齿装饰,这是清玉鱼独有的特点。
   玉人(人物纹器)
   商代玉人:商代人物非常简朴,突出头
部,五官很大,凹面冲额,面部去地推磨,牛角
型发式和短辫发式,“臣”字型眼睛,器身饰双
勾云雷纹,有立体圆雕人物,线条短直线多于
弧形线。
   周代玉人:“臣”字型眼有变化,眼捎带
钩、须,刀工与商代不同,有斜坡单辙。出脊较
为稀疏。
   春秋战国玉人:形态较丰满,器身满布各
种纹饰,战国出现玉舞人,舞人有单人和双人
的佩饰,形象较为写实,器身装饰纹样,线条
比春秋玉人少。
   汉代玉人:主要有玉舞人和玉翁仲两种,
汉翁仲扁身,高1. 2寸,腰身很细,裙子象鸡
笼,不露脚。两物置于腹部作打鞠状,没有颈,
颈部用斜凹深刀表示,背后有一阴刻直线,表
示佩剑。穿眼在腰间,也有“人”字型穿,开三
孔,后世仿汉翁仲极多,其特点是,园身,尺寸
大于2寸,服饰多为宽袍大袖,空孔较小。
   汉玉舞人衣饰朴素,头型是小园头,小平
顶无发,袖管窄长,一手过头顶,器型扁、薄。
   北朝玉人:服饰为宽袍大袖,露脚,阴刻
线条粗,穿眼为“上”眼在腰间。
   唐代玉人:以飞天为代表,飞天下有云纹
衬托,身体弯曲度大,挺胸昂首,肩披彩带,身
着长裙,手托花苞鲜果,双手向前,唐飞天玉
人早期多为侧面形象,晚期出现后面形象,唐
代玉人也开始出现胡人乐舞造型,人物或盘
腿而坐,或弹奏或击鼓吹唱,或站立起舞,舞
乐胡人大眼、大鼻、大口,衣袖细长,肩披彩
带,着紧身短衣,尖靴,发型卷曲。此外唐玉人
·120·
尚有昆奴形象。
   宋代玉人:多以童子作主题,手持莲蓬。
头部较大大眼大鼻大口衣袖细长肩披彩带着
紧身短衣尖靴后脑隆起,外八字眉,眼鼻口一
线连成,为直鼻小口,直穿窄袖衣、长马甲、短
肥裤,身后一衣角略起。宋飞天玉人面部多
正面,有道教人物题材。
   元代玉人:风格以重刀入深雕为主,出现
三层透雕,玉带板主题纹饰有的高于边框,边
框中央有凹槽,孩童多猴面、楔形鼻。
   明代玉人:明代盛行吉祥构图,如麒麟送
子、婴戏等,有图必有意,有意必有祥,以人为
主的题材,多戏剧、故事人物和以名人画字画
稿作题材,且喜题写名人诗句和福、寿等字
样,人物面部多蒜鼻。
   清代玉人:身体滚圆,多以帕岩玉制作。
   玉蝉、蝉形器
   古人认为蝉“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
外,不获世之滋垢”。将玉蝉放于死者中称作
含蝉,寓精神不死,再生复活。把蝉佩于身上
表示高洁。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
死者的葬玉,玉蝉分三种:一佩蝉,顶端有对
穿;二冠蝉,用于帽饰无穿眼;三含蝉,在死人
口中压舌,刀法简单没有穿眼。
   商代玉蝉:体形短小,长约寸,器形多片
状少圆雕,刀法简单有力,以阴刻线为主,短
直线多于弧形线,起刀重收刀浅,头部前端为
尖嘴型,也有平头和圆头形,尾部有平底型、
雁型、三叉型、尖型等。
   周代玉蝉:颈部有宽带状图案装饰,尖头
玉蝉到西周末期消失,平头、圆头成为主流,
眼型有圆方眼、长方眼,位置多在头部框内
侧,两翼成斜坡状,翼上有叶脉纹,器型头宽
尾尖背拱,立体感强。有斜穿眼和通天穿,头
顶进、下鄂出。还有一种管状蝉,形如勒子,
上下通天穿,雕琢精细。
   春秋玉蝉:以宽带状图案装颈部,用夸张
多变的手法美化蝉身。纹饰对称,有双蝉复合
体的器形,器身上有浅而细的“人”字形纹,斜
线纹,细方格纹,“二”字纹等辅助纹饰装饰。
   战国玉蝉:由于制玉工具的进步,玉雕技
术大为提高,此时的玉蝉器身上的纹饰更复
杂华丽,蝉翼上的叶脉纹纤细秀丽,在蝉的腹
部有脚,使玉蝉向写实的方向发展。
   汉代玉蝉:刀法简单,粗犷有力,刀刀见
锋,俗称汉八刀,器上刀锋边沿甚为锋利,头
型有平头和小园头,头顶有象鼻穿,腹部有横
线表示蝉退,两翼未端尖锐,尖锋轧手,玉蝉
两侧边沿较薄。
   晋代玉蝉:头稍厚带圆,眼睛阳纹突起腹
部表示蜕退的横线增多,器型鼓起变厚,变
窄,不如汉时蝉薄而阔。
   唐代未见玉蝉出土。
   宋代玉蝉:仿古盛行,玉蝉形象有形无神
线条弱不见锋,软而呆滞,蝉形短且宽,抛光
不佳,地不平整。
   清玉蝉,明代玉蝉以麻点纹装饰双翼,脚
边用短直小阴刻线装饰表示脚毛,明早期双
翼较靠近,双翅分得越开年代越晚。
   明清玉蝉已完全具备了写实的意义,不
但数量多,而且仿古盛行,没有一定的规范,
用料也多种多样,双翅注重装饰美化,清朝乾
隆时玉蝉制作用料特别严格讲究,多用籽料
制作,蝉身有回纹、勾云纹装饰,清晚期玉蝉
线条常有崩断现象,刀法软弱无力,阴刻线细
而深,用帕岩玉烧成红色或黑色仿古蝉。
   古玉器的器型纹样除了以上几个大类,
较为重要的还有玉剑饰类的剑首、剑格、剑
瑜、剑泌和玉组佩饰、玉提携等。这些器物比
较前几类数量很少,故本文略去不作介绍。
               (责任编辑彭适凡)
121
发表于 2006-2-21 19: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图文并茂则更好,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1 19: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图文并茂则更好,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1 21: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22 13: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57758392006-02-21 19:23发表的“”:
如果能图文并茂则更好,谢谢楼主
哎,从数据库上转的,图发不上,格式的原因,对不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2 18: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眼花缭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0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知道楼主是否还能到这儿转转,我的玉鱼是块古玉这是肯定的,但不知是什么时候的。对照这篇文章,应该是宋时的,特征基本一致。但不知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楼主在的话,我可以把它的图片发过来,请您看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5-1-10 23:33 , Processed in 0.0444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