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养花二十年,养兰只三、五载,但二者给自己的感受却有很大差异:养花是喜,养兰是爱。
养花时,从一年生草本,到木本、观花、观叶、盆景、高中低档,多多涉猎,品种计达五、六十种,存放多时家中达七、八十盆。养兰时只思兰花,不想其它,三、五年的功夫,春兰、蕙兰、春剑、莲瓣兰、四季兰、寒兰、墨兰,品种齐全,盆数已过三十,家中可放花卉的地方,皆有兰花存在。
为何有此差异?我常常思考。多看书,多上网学习,是我经常做的。与兰友们交流,与养兰人沟通,我都在思考这些问题。出神时,独坐静观兰花一小时;郁闷时,一人在湖边看浪起浪落,草木之生息。一位哲人讲过的故事启发了我:人之学问,随入而精,心随入而变。初入门时,看山是山;踏入学问之中,看山而不是山;超越学问所限,跳出学问之外,看山还是山。 养兰也是如此啊。 养花是喜,人付出了劳动,是人养花。养兰是爱,兰花百态千姿,承载了人们的精神寄托,是兰养人,更多的是给人心灵抚慰。
养兰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手中有兰、心中无兰 这是“新人”时期。 当一个人踏入了养兰之门,他会被兰花的精彩,兰种的浩瀚,兰香的悠远而吸引。他会渴望拥有众多的兰,他会把行花、细花、生草、熟草,壮苗、弱苗,尽可能的多多买回自己的家。 但是,他表现最显明的就是“心中无兰”,“思想混沌”,他不知道怎样养兰,不知道什么养兰方式适合于自己,不知道自己喜爱的是什么兰。 养兰对自己忌味着什么?于是,他开始了艰苦的旅程……
第二种境界:手中有兰、心中有兰 这是“圣手”阶段。 经过漫长的学习,养兰人混沌大开,境界提升,开始创造兰花的风采。此时的养兰人,已掌握了相当的知识和喜爱的兰花,对自己养兰的形式和兰花品种的渴求,养兰目标的期望,都有了确切的定位,更有了兰花文化的积淀。已成为是养兰的圣手。 这个时期养兰人,交友多、交流多,每日思兰,每天侍兰,辛勤劳作,在兰花的根叶中播种下自己的希望。养兰人辛勤的耕耘,也就有了丰硕的收获。 渐渐地,养兰人会从成堆、成片的兰花中,发现一些兰花,没有人的侍弄和关怀,反倒生长得郁郁葱葱,有那么一些人,像闲云野鹤,优然悠哉,双手很少动兰花,但家中莳养却兰香幽幽、盛开不断。这引发养兰人的思考…… 其实,这就是养兰人的更高一层境界。
第三种境界:手中无兰、心中有兰 这时的手中无兰,是说此时的养兰人,不再每天摆弄兰花,俗称“懒手”,却将兰花的本质和特性刻画于心中,将兰花适宜生长的环境造于现实,在心中与兰花进行沟通…… 为了寻觅养兰的真谛,我们从日夜操劳中走出来,融入自然的风雨,倘徉于山水之际,听花草树木“沙沙”的声响,就会发现:兰,本生于山涧幽谷,生性强健,在脊薄的土地中吃立,在巨石的夹缝中展开花的风采,在峭壁间飘出幽幽的花香……
兰,本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是地球星体万千生物链中的一环,它有着强烈的生存欲望。它要生长得强健,否则,大自然会让它死去;它要繁殖下一代,否则,整个物种将要灭亡;它要适应各种环境,以使物种存活、延续。 当我们跳出芸芸众生的养兰之家,抛开浩如烟海的名论巨著,把兰花与自然融为一起,就会顿悟:我们的养兰,是为“养花”而养兰,依靠养兰过程中花的绽开,兰花神韵的垒加,带给我们精神的享受。 更深意义上的养兰,是把兰花植于内心,对兰花的需求服务于手。还原兰是一种生灵,兰是人类朋友的本性,使兰韵与人心相通。为兰花创造适宜的环境,按兰花的生长情况给水,给肥,喷淋,调节光照,不再对兰花的生长加入我们的期望和力量……
这需要我们对忙碌和收获的放弃,甚至放弃对兰花生长的渴望,心中回归空灵和虚怀若谷。 兰花一定会在发苗,放花,飘香和繁衍生息中,用诠释生命意义的光彩,来回报人类。我们则会从兰花的生长轨迹和生命轮回中,聆听天籁的飘荡,感触生命脉动的欢歌,丰收快乐和喜悦,使我们在尘世中浮澡的心,趋于平和,使我们向前行进的脚步,增添一份轻盈…… 这是人养兰韵,兰养人心的境界。养兰人走到这个境界,才可称为“家”。 从“手中有兰、心中无兰”的期望与努力,到“手中有兰、心中有兰”的富足与收获,最后到“手中无兰、心中有兰”的放弃与坦荡,养兰人的心态要经历:亢奋……热烈……平缓的过程,这是历练……参悟……蛹化蝶的过程。 我想起一个故事—— 一个人,只身背包行囊,徒步走入塔什拉玛干大沙漠,历经十几个日起月落,风餐露宿,风沙为伍,饥渴相伴。残破的古城堡见证历史,千年不死的胡杨树一叶擎天。他终于完成了穿越“死亡之海”的徒步之旅。过后,他在一篇文章中讲述征服“死亡之海”的故事,题目是表述自己心态的一句话:“天空了无痕迹,鸟儿却已飞过”。 好棒的心态吆!一些感想,或许有不成熟的地方,望各位雅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