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651|回复: 1

[转贴] 斗蟋蟀--1.唐代2.宋代3.明代4.清代(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8 13: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代满族入关,斗蟋之戏进入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时期。满人兴起于漠北,因地理关系本来不善于此道,但后来逐渐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满清贵族及其子弟渐染此好;至于汉人,则袭明代的旧俗,并无改变。康乾时期,北京仍是斗蟋蟀的中心。从清初编就的《花镜》一书的描写可以看出,北京城里仍把斗蟋蟀作为一项群众性的娱乐,而且斗前在大街上贴出海报来,男女老幼齐往观看,盛况空前。当然,斗蟋蟀仍与赌博联系得很紧密,不但虫主赌斗,连在一旁观看的人也忍不住要参加进来。康熙时期,斗蟋蟀活动不但受到各个阶层的普遍喜爱,而且规模甚为可观,也十分讲究。康熙年间编写的天绘阁本《蟋蟀谱》的《总论》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况三秋佳景,水碧山清;霜飞丹叶于江干,露□黄花于篱落。园亭之上,几席之间,微雨初过,炎敲顿歇。浮绿蚁以款宾朋,铺红氍而观斗战。”这里所说的“斗战”,就是指斗蟋蟀游戏。描写得如此文雅,看样子不会是市井之间赌斗,而是文人以此寄托自己的雅趣。文人玩蟋蟀,注重的是情趣,是以此来陶冶性情,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不在乎金钱的输赢,这是与市井之徒的区别。拙园老人在《秋虫源流》中说:“花前月下,闻其声可以涤虑澄怀;日朗秋高,观其斗足能赏心悦目。闲暇无事,以此为消遣,与身心未尝无裨益。”所以他们不但玩蟋蟀,也不断地以诗文吟咏蟋蟀,而且不遗余力地整理古代蟋蟀谱,并总结自己亲身经验。自贾似道的《促织经》始,传世的各种蟋蟀经谱都是文人的作品,而并没有哪一部是出自市井之手,虽然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原因何在呢?一方面有文化水平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文人玩蟋蟀是当作一项高层次的精神娱乐,并力图从中挖掘出了深刻的文化内容;而市井赌徒们是不可能有这种眼光的,他们只把斗蟋蟀看成赢钱的方式,把这种活动保持在低档的水平上。前人对康乾时期江浙一带斗蟋蟀的记述,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据《王孙鉴续》记载,当时苏杭地区斗蟋蟀极盛,每年的秋天都要由织造府牵头,贴出告示,在宽大的棚场里举行蟋蟀大赛。赛场周围“酒肆茶棚,饭铺点心,以及杂卖糖食果饼之类,无所不有”,场面十分热闹。苏杭周围地区的斗客,搭车乘船,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地赶来会斗。后来苏州消歇,便又移至昆山、嘉善、松江等地。大家的兴趣是如此之浓,内在原因当然与文人是不一样的,主要是因为金钱在吸引着他们。文人认为蟋蟀主要是情趣,所谓“秋兴以夺魁为豪,至彩之多寡,抑又末也。”但市井之徒就不同了,他们不懂得什么情趣,所想者钱而已,所以其间不免使假作弊,奸宄百出。本书“斗法”卷中有“斗彩时局”一节,对此记载颇详。另外清人诸联的《明斋小识》亦有如下记述:“蟋蟀戏由来已久,金盆玉笼,聊寄闲情云尔。至以财帛角胜负,而网利之徒设井以诱,则戏而为博也。其间妓舸填集,数可盈千,角口挥拳,无要宵昼。凡酒食所需,靡不有,靡不价至于倍。是中豪华公子,富商奸吏,惰农恶棍,宵人巨盗,流丐庸奴,羼杂而莫辨。盖因地列水洼,苏松交界,于藏奸最宜。又值催科之候,县官无暇什及,下此丞尉,皆已受贿,顾得肆无顾忌,纠党横行,某柜某庄,煌然揭出,国法人情,澌然殆尽。局中抛掷金钱,可亿万讦矣。人之身家性命,倾倒者又不知几许矣。可哀也夫!”看来作者对这种以蟋蟀赌博并造成社会问题的状况是不满意的。清代小说《海上繁华梦》中有一节用形象化的笔法写出了清代末年蟋蟀场上的种种作弊丑态。其中写到一个叫金子富的富家子弟,平时赌博耍钱,无所不至。他根本不懂得斗蟋蟀,却有钱没处使,听信黄六的一派胡言,买了他的几只劣虫,并又在他的撺掇下上了斗场。哪里想到黄六在中间“打托”,早又与场主串通一气,以大斗小,以强战弱,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而金子富对其中的手脚竟然懵然不知,最后输了几百块大洋,只好自认倒霉。从这些不同作者的记述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斗蟋蟀活动在清代的江南地区是如何兴盛,又是如何与赌博紧紧地连在一起。
  自从明代定都北京,明宣宗斗蟋蟀成癖,京城百姓也大受感染,一直到清代,始终就没有消歇过。据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都人好畜蟋蟀,秋日贮以精瓷盆盂,赌斗角胜,有价值数十金者,为市易之。”此时一只上好的蟋蟀价格与明代差不多,都是十几两银子或几十两银子一只,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七月中旬有蛐蛐儿,贵者可值数金,以其能战斗也。”(富察敦崇《燕京岁时纪》)既然蟋蟀的价格是如此之贵,斗蟋蟀的规模也就可想而知了。清末民初之际,北京斗蟋蟀活动曾掀起过一个小高潮。有人说,这可能与清末出了个喜斗蟋蟀的西太后有关;事实上并不尽然。西太后此人,不但酷爱政治权力,至死而不放,而且也极会享受,会吃,会玩。无论是中国传统的美食,还是新式的西洋奇器,她都极有兴趣。她也是个斗蟋蟀的爱好者。有材料说,光绪年间,她每年都要住进颐和园,在重阳节这天开赌斗蟋蟀。西太后身居高位,又为女性,所以并不亲自下手,而是由宫中专门的把式进行,她只在旁观赏取乐。开赌前,先由把式们通过贴身太监将雄健善斗的好虫呈太后过目,然后一一赐以嘉名,召近支王公、福晋及有钱的太监,开盆为戏。慈禧之前,宫中斗蟋蟀多是太监、宫女所为,主要是为了取乐,赌注一般是点心、果品之类,输赢很有限。但到了慈禧时,赌注由实物变成银钱,且下得很大,一般以百金为起点,一局下来,输赢可达数万。由于太后身边的把式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高手,斗艺自然高人一筹,所以总是太后赢的时候多。据说只此一项,太后每年也有一笔不小的“外块”好赚。当然那些太监宫女自然要成为受害者。好在这些宫中的奴才也乐意拿钱买老佛爷的欢心,况且这里输的钱还会从其他地方捞回来,倒也无大碍。传说太监李莲英每到立秋前后,都要到慈禧面前进言,劝主子该赌赌取乐了,自然就由他来奉陪。赌注是每次五百两银子。可每次总是李莲英的蟋蟀取胜,老佛爷也就顺势赏给他五百两白银,借以犒赏他一年的奔走之功。这样的豪赌每年要进行一个多月,直到十月天寒慈禧离开颐和园为止。
  与宫中比起来,民间百姓的兴趣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是那些饱食终日的王爷们,对此道兴趣最浓。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清末北京城里的斗蟋蟀以后马厂的杨氏为首,历经数十年不衰。另外象睿王魁斌、继侍郎禄,也常与崇氏兄弟赌斗于杨宅南园。民国以后的大斗家还有盐业银行经理岳乾斋、中南银行经理郑润生、曾为袁世凯称帝负责“洪宪窑”的郭世五、曾任张学良副官的傅鑫等。另外清末前后的一些伶人也颇热衷此道。象谭鑫培、余叔岩、徐碧云、程砚秋等都是斗虫的好手。《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一书曾描写谭鑫培斗蟋蟀时“二目圆睁,全神贯注,脸上有戏,仿佛扎靠登场的神气。”以此可见其兴趣之浓。据说三十年代末,余叔岩曾以一只重八厘的淡紫白牙翅子,在京大摆擂台。开始每战必胜,所向无敌。后来有一位外号“金针李”的外科大夫,以一只“大头红牙青”攻擂,结果大战几个回合,余虫败北。余叔岩是大名鼎鼎的艺人,爱面子,脸上挂不住,愤而拂袖而去。
  近代的津门作家李燃犀在他的小说《津门艳迹》中,对清末民初天津的斗蟋蟀活动有生动描写。根据他的描写,当时北京天津的斗蟋蟀都很火爆,有专人开着斗场,招徕众人前来赌斗。近代江湖上颇有名声的燕子尾张三,就是以开斗场为生的,称之为“蟋蟀圈”。这一名称《津门纪略》中也曾提到:“蟋蟀圈:斗鸡、斗鹌鹑,俱年角胜之戏,近日皆寂寂无闻矣。唯蟋蟀尚有以之为胜负,所聚之处,俗谓之‘圈’,亦无定所,每到秋后犹有斗闲堂风味焉。”每年到了阴历七月十五以后,街上就有人贴出黄纸报条,上书“会斗寒虫”,并有请帖送到养虫名家的手里,邀其届时临场会斗。北京天津的斗虫规矩有所差别。北京斗虫进了斗场先入账房报字儿,每人一字儿,就如作家的笔名,作为代号。带来的虫一律用戥子称好分量,标在盆盖上,盆要交账房保管。两只虫的分量要完全相等,方能比斗。天津斗虫不必报字儿,临斗时由阡子手作中间人,从中撮合,虫的大小也只凭眼力判断,俗称用眼“瞄”,不用戥子称。实际上这很需要些真功夫。斗时不象北京人用桌子,而是用一只近一人高的高脚凳子,上面摆着个黑瓷罐,算是两只虫的战场。斗时只准三人观看,一是阡子手,手持芡草指挥战斗者;再就是两位虫主。因凳子太高,看时还需踩着个小矮凳。自然,这种斗法也还是带彩的,仍然包含着赌博的性质。寻常养蟋蟀的主儿都是津门的巨绅富贾,或王孙公子,养的虫都是千挑万选的好虫,斗起来当然也格外的热闹。不但虫好,就是虫盆也是成套的置办,过笼、食槽、水盂,不论质地还是花色,都是清一色,不许有半点差色道。每当会斗,主人带着一帮跟随,用金漆圆笼挑着整套的虫盆,气宇轩昂,真是十二分的神气。这些虫主,既不同于文质彬彬的儒者,又非为钱而不顾一切的市井小民,他们是富商大贾,有的是钱,斗虫纯粹是附庸风雅,借以炫富。所以他们斗起来虫来,真如临潼斗宝一般,争强夺胜,各逞豪华。这又算是一种风格。
  与此相应,有关《蟋蟀谱》、《促织经》之类的著作也更多了,现存的十几种古代的蟋蟀谱,大部分都是清代印刷出版的。由中可以看出,古人对这种民间游戏不仅是兴趣上的喜爱,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花费了大量心血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对蟋蟀的研究更加深刻和细致,有关养法、斗法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例如,虫主用芡草指挥蟋蟀进行格斗,其手法称为“芡法”。至清代,这种芡法就已经变得相当精细,除原有的初局芡法、分局芡法、上锋芡法、下锋芡法外,更具体的手法又分掺芡、点芡、诱芡、提芡、抹芡、挽芡、挑芡、带芡等。竞斗的规则更为系统和严格,极象现代的拳击比赛规则。(未完)
发表于 2007-12-28 19: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直至民国玩得都不少,只是十年浩劫毁了不少好东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4-12-22 20:43 , Processed in 0.0376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