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63|回复: 4

奇石的“价值”和“价格” 漫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3 07: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关于“天价”奇石的报道不断出现,炒得较厉害的,也是见诸媒体比较多的主要有内蒙产的玛瑙石《鸡雏出壳》、《岁月》;产于青海的黄河石《人之初》;产于山东的广义太湖石《龙龟浮屠》……此外,还有产于广西的大化石《盘古(烛龙)》和产于贺州的黄蜡石《瑞兽》以及玛瑙石《娃娃鱼》等。
所谓“天价”奇石的出现,是否在它的背后隐约衬托着有些“变形”的市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天价”奇石对市场究竟是利大或是弊大,市场、商家、藏家对“天价”奇石是欢迎还是否定?市场是否需要“天价”奇石的炒作及如何使市场健康有序、理性化的发展,这就有了“说法”了!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中国奇石王争霸擂台赛”是国内赏石界颇具争议的赏石文化活动,也是“天价”奇石争论的一个热点。我作为擂台赛决赛的公估专家或许有一定的发言权:该擂台赛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可以理解的。擂台赛以科学、艺术和世界三大宗教、世界文化、中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地理、真善美、天地人等世界科学与文化精粹的内容作为擂台赛奇石分类擂主排列名次的次序,其目的在于弘扬世界优秀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我被聘请参与了擂台赛的公估工作。我认为,其公估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及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来进行公估的。公估时对参赛奇石进行分类、定级、评分、特性量化、系数调整,而且坚持了“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及“操作性强,透明度高”的原则进行公估。当时公估的奇石最高价是产于山东的广义太湖石“龙龟浮屠”,公估价6800万元。
有人说,你们评估或公估有什么凭据吗?我戏说:我们采用的是“加权模糊评估法”……且不多说擂台赛,下面这个小插曲或许能引出论证题目:
也就是在“奇石王擂台赛”期间,四川三峡奇石馆里叫“弥陀佛”和“月中嫦娥”的两块奇石被小偷偷走了。好在当地警方很快就把小偷抓住,两块石头完璧归赵。可是,如何给小偷量刑,却难住了法院。因为按照石馆的说法,这两块石头的价格是100万美金,小偷一听说,当时就吓哭了。当时一百万美金相当于近千万人民币,如果石馆说是“亿元奇石”,小偷还不“拜拜了您呢!”
广西诚信达保险公估有限公司徐管康老总与我商量,是否以公估公司的名义把此事揽过来进行公估。我说:马蜂窝,戳不得!奇石是孤品,这两个石头的价格是标高了,还是标低了,不好说。一幅名画就要卖几百万,甚至上千上亿元,奇石是天然的,石馆说50万美金也不高,如果说上亿,小偷就成了大偷了,就该去见他“姥姥”了。后来,为确定两块石头的价值,警方委托物价认证中心定价,可是,这难题同样也让物价部门头疼,最后如何定论,不得而知。
二、价值和价格
以上例子,说明奇石的定价实属不易。在评估过程中,石头不是普通的商品,它的天然价值和市场价值很难以体现,在操作程序上和其他一些规定上也无法准确地把握它的价值,但奇石的价格不可能超越艺术品的整体价格水平。这里,价值和价格有可能就不统一了,我们不得不分析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1、价值
那么,究竟什么是价值呢?价值(value)意指物的价格,或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广义地讲,价值泛指人们认为是好的东西,是某种因为其自身的缘故而值得估价的东西,这种东西具有人所欲求的、有用的、有兴趣的质;价值是主体主观欣赏的或主体投射到客体上的东西。
古代哲人在探讨人生的理想和人的行为的评价标准时,围绕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进行的争论,即与价值密切相关。价值是一个明晰的或隐含的概念,是一个具有个人特色或群体特点的概念。价值指导我们在目标设定、选择达到目标的手段、估计风险中做出决定。价值既是一种心理信念,也是一种行动选择。或者说,价值渗透在心理信念和行动选择之中。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的表现,在这个关系中,客体的属性借助于它们满足主体的需要的能力估价。
有人把价值由低到高划分为四个层次:感觉价值、生命力价值、精神价值和宗教价值。也有人把价值抽象为信念、理想、规范、标准、关系、倾向、爱好、选择等等。价值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时时、处处起作用,指导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动。也就是说,价值是一个深奥的、微妙的概念,包容量大且含义模糊,其内涵和外延难以把握,其精神实质不好领悟。
价值并非永恒和绝对的,价值随人、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价值能够被创造,也能自然地或人为地消亡,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不过,价值系统一旦确立并被世人接受,它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惰性,除非受到强烈或持久的冲击,否则不易改变。
2、价格
现代,商品关系已渗透到经济的各领域,商品的价格通常定义为:商品价值在市场上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根据商品有无物质形态分为有形产品价格和无形资产价格。收藏奇石是有成本的,其成本价格是收藏奇石所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像普通商品一样,奇石价格的定义则为奇石价值在市场上的货币表现。奇石的价格是以奇石价值为基础的,并受到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而形成。奇石价格的作用是奇石交换的依据,也是奇石稀缺程度的测度,同时也是奇石商品运行中的信息指令。
3、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格的确定与变动取决于价值的确定与变动,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价格是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作为相对的价值形式,价格只能把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相对地而不是绝对地表现出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表现价值,可以等于价值,也可以大于或者小于它所表现的商品价值。
马克思说:价值是指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种商品的价值,要表现在使用价值上。在一般人眼里,价值是物质有用性的体现,是人们对物质所产生的总作用的评价。说某物有没有价值,一般是从有没有使用价值方面来考虑的,比如“经济价值”、“科学价值”、“研究价值”、“参考价值”等,所谓“黄金有价,石无价”即指此意。这种观点,存在不好量化、无法比较和许多心理的因素在里面,但它反映了社会流俗,也反映了对价值一词的不确定的看法。故有人说:“价值是劳动,价值是关系,价值是效用,价值是规律,价值是权力,价值是耗费……”其中既包括劳动,也包括要素,还包括需求强度和人们的意识等等。所以,价值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综合看法,它是评价客观事物的内核,而价格是它的反映形式。
三、“天价奇石”与市场的关系
“天价”奇石对市场究竟是利大或是弊大,市场、商家、藏家对“天价奇石”是欢迎还是否定?市场是否需要“天价奇石”的炒作及如何使市场健康有序、理性化的发展呢?
1、奇石的价值、价格与定价
奇石走上市场,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属于具有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商品。奇石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其文化含量和人们从观赏中获得愉悦的程度。奇石价格当然取决与奇石价值,也正是因为奇石的商品特殊性,决定了它的价格的非常不确定性。奇石的价值不好用“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定论。一般情况下,奇石价格非但不能把包含在奇石商品中的价值绝对地表现出来,既便是相对地,也是出入很大,更不用说在现实中其价格不等于价值,而是大大的大于或者小于奇石商品价值。奇石是好东西,是因为其自身的缘故而值得估价的东西,这种东西具有人所欲求的、有用的、有兴趣的质。
围绕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奇石价值与个体特色或群体特点密切相关。奇石定价直接与定价人的信念、理想、倾向、爱好等有关。其内涵和外延难以把握,并随人、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奇石的文化价值并非单靠其经济价值来决定,而奇石的经济价值也不能直接体现出其文化价值,两者都是随着市场诸种因素变化而变化。
奇石价格是综合因素的结果,也是收藏价值的参考数,一般不具备大众化,尤其是所谓“天价”奇石的定价,其珍贵程度往往在于其珍稀,缺少可比性,从而难以受到狭义市场价格比的影响。
2、“天价”奇石的出现与定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赏石热潮开始复苏,当时的奇石价格相当低。至今不过一、二十年的时间,随着赏石队伍的不断扩大,被发现和被推向市场的石种和资源骤然增加,奇石价格也不断攀升。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跨入奇石收藏和交易市场更是对奇石精品价格飞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加了活力,令市场人士兴奋不已。精英和大众共同构成奇石收藏投资的群体,富裕的藏家开始成为市场主导,他们藏石不计成本、追求精品,他们的需求抬高了奇石的价格。此外,除了真正的藏石家,还有专门“囤积居奇”的投资者。他们的介入,应该是奇石价格高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至今,奇石的售价成倍成十倍、百倍地增长,从而市场上出现奇石“高价”成交的事情屡见不鲜,“虚价”更是不着边际地膨胀和蔓延开来,正因为此,就有了所谓“天价”奇石。
以上所说“天价”奇石之“天”,到底是个什么价位量呢?也就是说是几十万为天价,还是几百万为天价,甚或还是几千万、上亿元为天价呢?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认为。工薪阶层拿几万购买一块石头,他认为那是天价,大富翁拿几十个亿购买个没有用的小荒岛,他认为无所谓。衡量标准不一样,所得“天价”也不可同日而语。目前一般来说,比较认可的奇石“天价”,千万以上的应该是“小天价”,上亿的则是“大天价”了。
3、奇石交易的“实价”与“虚价”
几年前,在举办“奇石擂台赛”的操作中,规定了几个价格:自报价(标价)、合同约定价、公估价、实际成交价四种。对此,大家一目了然,其中自报价、合同约定价、公估价都是“虚价”,只有实际成交价才是实的,目前的拍卖成交价即属于此类。
当然,进入拍卖市场的奇石实属“凤毛麟角”,加之奇石拍卖市场尚属“滥觞”期,还不规范,还需注入血液;同时,零星的拍卖也不足以形成拍卖价格体系。但能够上拍的奇石却大都是公认的奇石精品,广大石友们对于拍卖会上成交的奇石还是普遍认可的(流拍的不在此中)”。“拍市”的逐步形成也象征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和繁荣。拍卖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通过拍卖,奇石的文化价值、收藏价值都有了一个更高更好的平台。拍卖交易容易使一些精品石置身于一个比较理性的市场环境中,避免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大家认为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比任何主观的标准更有用(不排除暗箱操作,但拍卖场上的暗箱操作要相对难些)。如果不是在市场上已经成交完毕或通过拍卖成交的高价奇石,而只是收藏者或石商们自认为的高价,或是所谓专家的寥寥数语的、出于审美的主观判断的、不能提供客观定价依据的评价或估价,都应划在“虚价”之列。
4、“天价”奇石的市场反映
“天价”奇石的出现,无疑对市场造成了很大冲动。中国古时,人称石癫的大书法家米芾用石换一豪宅,那么现在看来,那也算是一方“天价”奇石,不过是否推动了当时赏石的发展,现在似乎也无从考证,只是后人津津乐道,是后来者引以为据典的范例。倒是柳州的《烛龙》奇石以228万元成交,我不确切考证此事,但由此推动奇石市场的发展却是事实。
奇石价值呈独立状态,取决于买卖双方的认可与接受程度,个别“天价”奇石的出现无可厚非,物以稀为贵嘛!但要看它究竟能够“天价”到什么程度。就目前的成交价来说,几百万的成交价虽有也不多,有人自己或别人或自称所谓有资质(很难说)的专家动辄说某某石价值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其动机和目的就不好说了。从市场发展规律来看,奇石特有的价值潜藏着增值的机会,因此也会带动其价格的大幅度上浮,但就目前情况来说,能达到所吹嘘的“天价”,短期内是不现实的!但“天价”奇石对奇石市场快速形成了巨大刺激并打开了“未来石价”的巨大空间,功不可没。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售出,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中国元代的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英国佳士得以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拍出,成为亚洲艺术品中的天字第一号,从而震撼了国内学术界、艺术品收藏界和投资市场。奇石也可能实际成交价达到上亿元甚至更高,但那是以后的事了,还会有一段艰难之路要走。
就目前来说,正常的奇石交易是健康的,但如不立足现实,盲目地弄出不现实的,云山雾罩的“天价”奇石,一些要“入道”之人士会被一些“天价”所吓跑,这或许在某些方面给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阻碍了奇石商品的正常流通。故有人指出:天价奇石的出现,是奇石市场混乱的反映,而混乱的奇石市场,使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奇石收藏投资的误区,并蒙受着很大的损失。石价膨胀助长畸形投资,尽管奇石界经常有天价出现,但都知道“亿元奇石难以兑现”,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个别奇石的高价成交,使刚入门的新手误以为这就是投资热点,而狂热投资,其实,奇石投资不可能一步登天,投资者要慎之又慎。所以,有人对奇石价格飙升发出无奈的叹息:奇石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真的失去了衡量的“度”了吗?难道奇石收藏是以效益为惟一目标的经济活动吗?如果其自身价值得不到更多的尊重和维护,还有什么真实价格可言!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所谓“天价”奇石目前不可能成交,那种上亿元的空喊暂时也说明不了多大问题。
但话分两头,也大不必“杞人忧天”,如果说那些“天价”是“未来价”,也无可非议,“未来”到什么程度,要由时间老人说话,功到自然成。正是因为奇石特有的价值潜藏着增值的机会,才吸引着一浪接一浪的人潮涌入奇石收藏大军的队伍里。也正是因为奇石的特殊属性,奇石收藏的群体才能不断相应扩大,据说有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国奇石收藏者超过300万人,据我了解,应该差不多吧?!虽然“天价”奇石只是特殊的个别现象,但也给市场打了一针又一针的“强心剂”。关于亿元奇石的报道中,有些媒体不明真相,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天价”奇石的新闻也的确赢得了眼球的亮点。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了奇石价格飞涨的现实,就有很多人在跟风投资,促使奇石价格不断攀升。虽然石价存在炒作因素,而且炒作意味着要冒很大风险,有眼光的“玩家”必定是先确定奇石的艺术价值,再将自己的心理价位、经济实力与市场价位进行比较,然后匡算并预测估量出它的价格是否存在可操作性,然后大胆投资,将石拿下。这里,石友们要注意,投资要有回报,拿下要有胆量,当然,奇石价格定位的依据也来自于各方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养、审美技巧和商业知识等等。
市场能孕育出健康儿,也能孕育出尚发育不全的胎儿。内蒙玛瑙石《鸡雏出壳》,鸡蛋大小的一块石头,仿佛蛋壳破处,一只小鸡伸头欲出,神态逼真,被有些“专家”估价为一亿三千万;还是内蒙玛瑙石《岁月》,约为成人拳头大小,酷似一老妇人头像,宛如老妪真人造像,“专家”估价九千六百万;黄河源头石《人之初》,高十六厘米,惟妙惟肖地呈现一个胎儿早期胚胎形象,“专家”估价亿元以上;广义太湖石《龙龟浮屠》,十几米高,似一尊神龟,驮载七重佛塔,“专家”评估六千八百万;广西大化石《盘古(烛龙)》,似一躅龙,曲伸不凡,据说二百多万成交;广西贺州黄蜡石《瑞兽》,20多厘米,似一海豹,盘卧回首,两眼炯炯有神,祥瑞之物;以及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内蒙玛瑙石《娃娃鱼》等,都被推崇“至极”;《灵韵仙姿》一书收入天津宝成集团收藏的数百件灵璧石,单石最高标价4800万,总标价合计约10数亿元。作为成功企业家的柴宝成先生将投资数亿元的“奇石园”作为“企业形象的一个亮点,企业文化的一种形态,企业发展的一种动力,企业内涵的一种外化”的理念而成绩斐然,乃一成功范例……
虽然奇货可居,奇石可藏,但并非奇石价格越高越值得收藏投资。前几年,有些不断涌现的新石种、高价石,像高价股票和期货一样,吸引着收藏者冲着高价飞奔而去,炒得价格越高热点越高,导致高价频出。现在看来,有些投资于此的,跌得真够惨。一味的高价,真的把一些盲目高价收藏投资的人逼进了半死不活的胡同里面,走又走不通,出又出不来。上世纪90年代风靡全国的君子兰风潮,让众多兰友至今记忆犹新,炒到上万元的君子兰,一盆如今也就百元左右;颇具魅力的××石种,曾热销一时,后来受奇石涨价风影响,石价也跟风而上,一涨再涨后,现在却无人问津,断了销路……但又不能因噎废食,“天价”古董并不阻碍收藏业的发展,古玩市场红红火火;“天价”奇石也不会影响赏石业的发展,奇石市场热热闹闹;面值8分钱的珍邮“祖国山河一片红” 拍卖以3.2万元(RMB)成交;“三羊开泰”的兰花,有人出资千万元求购;1994年佳士得在香港拍卖的一方灵璧石,成交了8.6万港币;1997年山东外运奇石馆《香港回归》的临朐彩石,创下了42.9万元的高价;1995年,一块马头形状彩陶石以30万元售出……真是“击鼓传花最终花落‘富豪’家”。文革后期,招待一顿饭就可以让几个中国大书画家画上几幅画,现在,范曾的一幅人物图就能拍卖上千万。如果奇石也照此发展的话,“天价”奇石也距今不远了!正应了收藏界那句老话:“大玩家海中弄潮,小玩家浪里泛舟。”
所以说,要以健康的心态投入到赏石行业中,真正步入观石、藏石、赏石、说石、爱石、悟石之路,正确对待“天价”奇石。正是因为石头是天然的,精品石存量和发现量不多,而经过市场一番洗礼的奇石往往是很好的值得收藏的投资品,所以,奇石的商业价格和艺术价值就确实存在着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奇石收藏投资的前景还是相当好的,奇石真正的行情还是柳暗花明的。正是:人道、石道、以石悟道;人性、石性、以石养性。
2007年12月12日于悟石居(时窗外正降瑞雪)
发表于 2008-5-3 18: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4 21: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5 10: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14: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共同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4-12-28 15:00 , Processed in 0.0295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