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56|回复: 2

读书有感——读《把信交给加西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6 09: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找身边的“罗文”
——读《把信送给加西亚》有感
                     
  自古好书如益友,宠辱两忘长相伴。一本好书总能昭示于人许多道理,最近看了一本好书 ——阿尔伯特•哈伯德的《把信送给加西亚》,我通读了全文,这篇短文讲的是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战争前夕,美国总统麦金莱急需和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络,必需派人将麦金莱总统的一封信送到加西亚将军手中的故事。故事中罗文中尉被荐并接受了这个任务,当罗文面对那封写给加西亚的信时,没有问任何问题,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把信送给加西亚。细细品味,和其他西方文学相比,《把信送给加西亚》这篇文章既没有马克•吐温式的幽默,也没有欧•亨利式的结尾,即便是安德鲁•罗文中尉送信途中的遇险经历,也是平铺直叙,毫无悬念可言。可正是这样一篇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都为“罗文”精神所感动,各阶层的领军人物更是为此唏嘘,都希望自己的身边就有一个“罗文”。古人云:“文以载道”,我看:这篇文章的精义所在并不是文章本身的文学色彩,而是蕴含于文外的深意——罗文为什么能成功?他成功的背后是什么?怎样才能找到身边的“罗文”?
罗文之所以成功,我认为至少有三个重要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是罗文自身拥有的“主动性”。此外,就是军情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的“荐人之明” 和麦金莱总统的“用人不疑”。我们就由此来“寻找身边的罗文”吧。   
  首先我们说罗文的“主动性”。如果说麦金莱和瓦格纳是罗文成功的外因,罗文自身的素质则是他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这也正是我们要寻找身边的“罗文”的原因。罗文在接受任务之初并没有想到他会成为“英雄”,但事实上他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身上的“主动性”其实就是一种契而不舍的精神、勇敢、事业心、足智多谋和忠诚的综合体现。可以说和罗文一样每个人身上都有“主动性”的一面,只不过表现的方式和地方不同而已,比如:电脑“黑客”,他们掌握着高、精、尖的微机技术,你能说他们没有“事业心”吗?他们攻击官方网站你能说他们不“足智多谋”吗?他们实施网络犯罪,甚至与政府对抗,你能说他们不“勇敢”吗?再如:有些人在一己之利上绞尽脑汁、苦于钻营,不放过任何一个谋利的机会,他们所表现的“主动性”和罗文相比可谓“有过之无不及”。那倍受人们赞扬的罗文的“主动性”与他人所表现的“主动性”本质的区别在哪里呢?我想:就在于“无私”,罗文所做的事为的是国家的利益,他压根儿就没想在“送信”这件事上有所图,更没想借此出名以此谋利。当你为单位或公司办事时,你能不考虑个人的得失,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得吗?我想:我们只有把自己溶入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使事业和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得到统一,那我们就不会怨天尤人、斤斤计较,也不会野心勃勃、沽名钓誉。简而言之,就是真诚地为你所在的单位或公司效力,要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来对待。一个家庭如果有什么事,所有成员一定当仁不让、挺身而出,我们要的就是这种主动性。你是“罗文”吗?因为单位或公司的利益需要人挺身而出时,你会当仁不让吗?你会心系于斯,情溶于斯吗?如果你能做到你就是“罗文”,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罗文”。
  再说瓦格纳上校的“荐人之明”。可以说正是瓦格纳上校的推荐,成就了罗文的英雄之名。文中对瓦格纳的描写只有短短的几行文字——“麦金莱总统问:‘到哪儿才能找到一个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上校当即回答:‘在华盛顿有个名叫罗文的中尉,他一定能给你把信送到。’”随即是总统下令,瓦格纳找到罗文和他共进午餐,向罗文布置送信的任务,带罗文去见总统,送别罗文。此后文中再没有出现过瓦格纳的名字。如果说麦金莱总统派罗文送信是一个偶然,瓦格纳上校推荐罗文则肯定是一个必然。在总统的询问下,不假思索地推荐罗文,说明了瓦格纳的“慧眼识英才”,同时可见这位上司对其下属的了解和信任,也隐含出罗文有其过人之处,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作者在文中,并没有用其他的佐证,介绍罗文其人其事,也没有事先说罗文是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工作主动性强、品德崇高的人。读者了解罗文也就仅送信一事而已,可瓦格纳则肯定在这之前就了解罗文中尉。作为上司,了解每一名下属,无异于商人清楚自己的财富——哪些是不动产,哪些可以变现,哪些可以用于再创业……商人清楚自己的财富才能正确地决策投资。上司了解自己的下属,把下属放到最适当的位置,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才能。所谓“人尽其才”,才不会造成人才浪费。也许罗文不善于外交,也许罗文不是一名战无不胜的指挥官,可他是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和品德崇高的人。瓦格纳也正是亟于这一点,才会大胆地、不假思索地把罗文推荐给麦金莱总统。当今社会是一个彰显个性的时代,可有些人为“彰显个性”确认自己能力而在老板之间选择,在用人单位之间跳槽,在同事之间趾高气扬的同时,恰恰忽视了罗文身上那最可贵的几样东西“工作的主动性、高度责任感、崇高的品德”。在公司中想得到上司重视的你,在工作中是否倾注了自己的忠诚与责任,是否懂得投入才有回报、忠诚才有信任、主动才有创新。你是上司要找的“罗文”吗?我想:如果你读懂了这篇文章你就是“罗文”。
  最后说麦金莱总统的“用人不疑”。 与瓦格纳上校相比,文中描写麦金莱总统的文字更少,可以说算不上描写,麦金莱总统给读者印象深刻的也许就是当瓦格纳上校推荐了罗文送信后的那一句话:“‘派他去!’总统下达了命令。”文中写道:“命令是如此简洁,与瓦格纳的回答一样干净利落。”麦金莱总统无疑是一名卓越的指挥者和英明的统帅者,他的“用人不疑”包含了两个层面:第一,是对瓦格纳的“不疑”;第二,是对罗文的“不疑”。试想:作为最高决策者的麦金莱,只要稍有动摇,否决一个上校的提议,可谓“不费吹灰之力”,罗文送信也会成为泡影。正因为他的决断,正确地任用罗文送信,才在美西战争前成功地与加西亚将军联系,得到了战前盟友的第一手资料,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兵法上说:为将之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一道理看似简单的道理,可在古往今来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是多少决策者的羁绊。三国时,曹操疑杀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招致赤壁兵败;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疑杀蓟辽督师袁崇焕,自毁长城,导致满清入关,天下易姓……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正因如此,我们才要为麦金莱总统的用人之道而“叫好”。由此,我想到:各阶层的领导者们,你们身边真的没有“罗文”吗?你们给了身边的“罗文”发挥主动性的平台了吗?还是由于你们的疏漏隐没了一个又一个的“罗文”?也许你们的身边就有“罗文”;也许你们缺的就是“识人之明”、“用人之诚”。此足以为欲成事者戒!
  总之,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罗文”,作为“罗文”你不要有豪言壮语,不要有英雄气概,更不要视死如归。我们要的仅仅是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要的是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螺丝钉的精神。如果你做到了,也许不知不觉间,你就是那个为大家所崇敬的“罗文”了。众里寻“他”千百度,东西方文化之间虽然有差异,我想:在寻找“罗文”和领会“罗文”精神的内涵上应该是一致的。
发表于 2008-11-16 20: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7 12: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5-1-12 04:07 , Processed in 0.0243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