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13|回复: 4

致友人:春日随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5 23: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日随想
   
       ——致友人

枫:
   现在,我正坐在森林公园里临湖石桌旁边给你写信。虽然你在屏幕上看到的这封信将是键盘打的,但我此时此刻正在满怀思念中展纸提笔,感觉就像重新回到了三十年前。
   今天真是个特别的好天气。天上有蓝有白,但蓝和白之间划不清界限,就像是在很湿很湿的纸上晕出来的那样。一点也找不见太阳的踪迹,园中到处均匀充满着明暗适度的散射光,甚至连小树林里都看不到对比强烈的阴影。要是在其他的季节,这样的天气会被叫做阴天,但是唯独一年中的这个时节不能这么称她,因为体会不到一丝阴的感觉。光线像湿润的空气那样自由自在飘浮,虽然没有“明”到足够,却教处处渲染的“媚”带了些许别样的清寂。人在这样的春光中,弄不清自己是想咏、想舞、抑或是想轻轻叹息。感激着她款步无声分派给每个人一份宁静而又摇漾的奇妙心绪,认识的不认识的偶尔相视与语,今天天气好,嗯,真是好啊。
   园中有一处摆着一块浑然大石,石上用行书刻着南宋大儒朱熹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是啊!远远近近,举目满是崭新的绿色:草是新绿的,树是新绿的,水是新绿的。在这些新绿中点缀着各种各样别致的色彩:粉白的海棠,淡黄的迎春,深红的晚樱……所有的色彩都是那样地鲜纯,缤纷绚烂,争奇斗艳。这时的天空,则显示出母亲一般的呵护情怀,默默在自己心爱的大氅上涂抹,为的却是遮掩起它那举世无双的靓丽瑰奇——蓝中加些柔和的灰,白中也加些柔和的灰,素素的,披裹肩头,然后微笑着用自己柔美的身躯为正在大地舞台上炫彩竞秀的孩子们担当映衬的背景。我不由捋了捋发际,整一下衣襟,我也是降生到这世上芸芸众生里的一个。
   品朱子诗不为学观风赏景,而是染渍些人融景、景化人,清新和谐,天人合一的灵性啊。
   细观朱子诗,天然质朴的词句间蕴涵着倜傥情怀与深刻智慧。其诗曰:真正的隽永顿悟于短暂;真正的钟情体味自惯常;真正的妙理明彻在无奇;人生恐怕难得比这三者齐具更为殊胜的境界了!我这样解《春日》并不在意有多少人会赞同。作为理学思想家的朱子做诗惜墨如金,且习惯于即景言志,这首诗不在例外。只是若与朱子坐论,他会提醒说将“理”干净剥出察看只是不得已之举;两眼只盯着剥干净的“理”却言有所获得乃是大谬。谨记!噫!我讶异于自己对这早年既已成诵的绝句为何直到今天身临此情此景才忽生共鸣,暗自猜度,朱老夫子这篇清雅飘逸、情理融会的诗作大约就是在缭乱如许的年光之中漫溢而出的吧。
   又忽然想到传承绵长的中国画,及其传入日本后演变出的浮士绘,不但从来没有阴影,且不屑于运用大反差明暗。乃至梵高看到日本画后惊异于这种特别的艺术追求,赞叹道:这必出自那没有黑影的国度啊!而在身为东方人的我看来可能正相反,对这种艺术表现特征的尊崇和沿袭或含有无意识中对长期深重社会阴影的解脱想往,唯因如此,不论大作小品常有超凡脱尘之相,真的很美很美。
   就这样心猿意马,随风逐流。所依旧清楚的唯有自己正沉浸在深深的、无边的感动中。

   让我搁下笔来,歇一歇吧。
   我是背了一个包来的。包里除纸笔外,还带了茶叶、小热水瓶和紫砂壶。我呷着茶,举目四周眺望远方。既酸且胀的眼球里,石桥、烟柳和稀落的游人全都带上了模糊的重影。只埋头写了一小会儿,再抬头一切与先前已这般不同。喟然回首,看见一向以“昼鹰夜猫”自诩的年华于渐行渐远中依依不舍向我挥别——唯有此幕却是这般真切清晰。
   然而即便眼力日益不济,这世界在我心中却一天一天地更美起来。甚至就是现在,一切都比先前更美了一些。这却是为了什么?
   我合上眼睛,把思维从景色的赞叹中收回,轻松一下,任由浮想。
   然而酸胀的眼球却依旧将我不由自主带进那与眼睛有关的观想中……

   虽闭犹明的目光跨越时空,依稀观见400年前罗马鲜花广场上烈焰熊熊的那一幕:明媚的春光下,成千上万的人以自己眼睛以及祖先眼睛的名义郑重起誓:自古看见日月星辰围绕地球昼夜运行,地球如吾皇巍然独尊君临万象,其雄踞宇宙中心的神圣地位岂容存疑!于是布鲁诺闪烁高贵个性与出众智慧的熠熠明眸连同他28岁的年轻生命被付一炬。教庭庄严宣布:邪知邪见亵渎神明的罪恶之眼已被消灭。无数民众欢呼着自己眼睛的胜利,巨大的声浪一直传进黑暗囚牢的深处;双目失明的囚徒老伽利略端坐无语,在他“眼”前,美丽的地球正围绕太阳隆隆地转动着。
   行笔至此我侧耳倾听——耳朵还像从前一样灵敏。听见了清脆的鸟鸣;听见了鱼儿的跳跃;最后,来自天赖的隆隆大音出现了!
   渐渐地,希声大音出现旋率,一点一点清晰,变成了庞大的交响合唱。
   有着漂亮穹顶的维也纳音乐厅观众济济一堂,激动人心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旋律首次响起。当演奏进行到“欢乐颂”高潮时,台上这支世界一流的乐队却开始凌乱,最后不得不完全停了下来,一时全场鸦雀无声。但是站在乐队面前的指挥仍然情绪高亢,继续有力地挥舞双手,精心擦拭的指挥棒闪耀着光芒。这位坚持担任自己作品首演指挥的音乐家创造出失败胜于成功的奇迹:不仅当场获得整个乐队和全部观众的经久掌声,而且赢得后世知音心中给这个场面不断追加的感动与喝彩。从那时起,欢乐从一种情绪体验升华成为一种生命理念——这不是因为那位作曲兼指挥由于无法看见和听见台上台下所发生的一切以致直到身体被热烈拥抱、脸腮被贴上流泪的面颊之后才停下心中的旋律和手臂的挥舞;而是因为这一被赞为达到了人类艺术创造智慧极限的作品的诞生过程证明:如果连年老体衰加上彻底的眼盲耳聋都不能阻挡,那么心灵对于欢乐真谛的领悟还有什么能够阻挡的呢?
   …………
   我歇了,真的歇过了。虽然头脑还在运转,有些个免不了还想得认真,也写了下来,但是更多的时间是静默着,处在模模糊糊的感动中。
  
   这样想想、写写、涂涂,不知不觉已过晌午。小热水瓶的水已经喝完,湖边柳树上小鸟的鸣叫也渐渐稀落下来。这时,我突然想起问自己:我今天跟你说的到底是些什么呢?
   你看到这里突然笑了吗?我知道你想的是什么。但是你想错了,我今天可确实一滴酒也没沾啊。
   嗯,我清楚了,我今天说的是“美”。
   美,光凭眼睛去看,能看见的实在少得可怜。我看见那春色,激动着,但其实不会比一只欢唱的鹡鸰或者一只蹦跳的大草兔看到的多。用心眼去看,才能看见真正的美。就内质论,所有的美,都可以归结为诗,归结为诗性、诗意,它们或雄奇,或柔丽,或凄清,或悲壮。风景、天体、音乐,乃至——人……,当我们希望发现藏在它们内里、能够让你所有细胞激动战栗的“诗”的时候,我们的感官是无能为力的。

   就像你所说的,我们彼此给对方写信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云里雾里不着边际地飞一通。我再加一句:其次的好处,就是看的人不必担心写的人只顾自己倾泻。我虽一边不知所云,但另一边却不忘惦量着不浪费你的时间。但愿,我做到了。


春 祺




(个别地方漏了字,后来加上)


早春的世纪公园.jpg
立花.jpg
诗石.jpg
森林小河边a.JPG
糜荼.jpg
马儿.JPG
池水.JPG
发表于 2009-8-6 06: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临其境,感悟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07: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的时候,就起了将信发到书房与同好共享的念头。因为信中没有直陈私情,友人当然是没有意见的。但是当时对书房的情况不了解,心想浸泡在流行歌曲中的人们,对于没有私情的书信能够理解多少呢?现在知道,我当时的想法是多余的。
  私情固然是人间最宝贵的东西。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双方共同拥有的生命体,它不可能舍弃私情的灵魂而只以躯壳的方式存在。然而在相互交往中,私情被比喻为鲜味浓烈的味素更为合适。只知道把味素直接放入口中过瘾,不久由于频繁的单一刺激,感觉就逐渐被钝化了,然后就会被强烈单调刺激的“瘾”逼迫着去拼争另一款味素。这样疲于奔命地粗放经营人生,结果总是得不偿失。
  我与我的密友,我们呵护私情的方法,是将味素溶入日常千变万化的精致菜肴中。或者换句话说,让私情的灵魂无所不在,成为我们生命足迹遍踏凡尘圣境的动力源泉。
  再或者也可将私情比喻成色彩,每一段私情都有它个性的色相。色彩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色彩都可以发挥出美的极致——只消你精心将它与其它元素恰当组构起来。
  现在我把书房的知音当做我致信的友人一样,用这封信感谢你们赋予我心中的美丽和激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09: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喟然回首,看见一向以“昼鹰夜猫”自诩的年华于渐行渐远中依依不舍向我挥别——唯有此幕却是这般真切清晰。”
“这样想想、写写、涂涂,不知不觉已过晌午。小热水瓶的水已经喝完,湖边柳树上小鸟的鸣叫也渐渐稀落下来。”
好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09: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封致友人的信,里面用细腻的笔触所描写的春景是美的,也更提示着心里是美的,这应归于友情使然,信中虽略去私情,但却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得到与友人之间那种真挚且无杂质的深情,读后能使人见到春景般心舒神爽!
现在由于现代化的通讯设备的完善,用文字来沟通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虽沟通快捷,但远不及文字所表达的充分,因为文字的沟通方式更有遐想的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5-1-12 12:27 , Processed in 0.0350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