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11|回复: 4

菊花赏评及图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0 20: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菊花赏评

   深秋时节,寒气袭人。在万花凋零时,唯有秋菊盈园,傲霜怒放,高洁清雅, 给秋天的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在严霜面前呈现出坚毅性格和高尚气节,真乃“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西风”。因此,菊花又被称之为“花中隐士”。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秋季开花,又叫“秋菊”。在二千多年 前, 菊花大多是黄色, 因此,古代诗人的笔下常常把它写成黄的、金色的,还用 “黄花”代菊花。《礼记·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的记载,这是关 于菊花的最早记载。故时至今日,也有人称菊花为黄花。特别是菊花又叫“节花”, 为在重阳应节而开的意思。
   菊花的花很特别,是由舌状花和筒状花聚缩成的,舌状花是花瓣,围绕在花序 四周;筒状花即花心,位于花序的中心。菊花依花序大小、形状和颜色不同可分不 同种类。比如依花序大小,分大菊系、中菊系和小菊系。而大菊系又可分为圆盘型、 荷花型、牡丹型、绣球型、纽丝型等;中菊系又可分为桂花型、梅花型、茉莉型、 荔枝型、 万铃型等; 小菊多为满天星。按花期可分为早菊(9~10月);秋菊 (11月);晚菊(12月)及五月菊、七月菊等。此外,还有不少分类方法。
   菊花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史。《孔记·月令》中记载“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以菊花来指示月令。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写下过“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 菊之落英”等关于菊花的诗句。神农《本草经》更有“菊服之轻身耐老”的说法, 可见当时人们已熟悉了菊花的习性、用途和药性功能。

    晋以来, 菊花逐渐从食用向观赏过渡。 晋代诗人陶渊明爱菊名闻天下,他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是咏菊的名句,人们因此常把菊花叫做“东篱菊”。 诗人所欣赏的九华菊,白瓣黄心、花头大,枝叶疏散,清香飘溢。是白菊中的上品, 这也说明菊花的品种已由黄菊一种扩展到白菊等多色彩品种了。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宋以后,品种更多了。宋代写成的《菊谱》就 有五六部。列举的品种达163种之多。菊花栽培也由露地自然栽植过渡到整形盆栽。南宋范成大在《范村菊谱》中提到,苏州一花匠能使一棵菊株上开出几十朵花, 这大概就是现代的大立菊了。当时,还有用小菊结扎成宝塔、门楼等形状的扎景。 此外,自宫廷开始,渐至民间每年有“赛菊会”、“菊花会”等观赏活动。 至明清两代,菊花栽培技术日益提高,品种日益繁盛,出现了三四百个艳传一 时的名贵品种,品种名称也别有韵味,如“黄鹤楼”、“赛西施”、“帘卷西风” 等。艺菊专著达三十多部。
    新中国建立之后,对富有民族色彩的菊花的栽培是更为重视了。爱菊者日增, 种菊者日广;菊品更是日新月异,目前我国菊花品种已达七千多个,为古今中外花 卉的奇观。不但品种多,而且各地栽培的菊花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江苏扬州养菊,是专取淡逸之致,以“瘦”为贵,保持菊的本色。而北京地区则喜爱栽培花大 而丰满的独本菊。

    关于菊花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多。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的应劭在《风 俗通义)里说:河南南阳郦县(今内乡县)有个叫甘谷的村庄。谷中水甜美,山上 长着许多很大的菊花。一股山泉从山上菊花丛中流过,花瓣散落水中,使水含有菊 花的清香。村上三十多户人家都饮用这山泉水。一般都活到130岁左右,最低的 也有七八十岁。汉武帝时,皇宫中每到重阳节都要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说 到重阳节,风俗很多,主要是登高、饮酒,但最盛行的就要数赏菊了。

    农历九月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据古书记载:因“九”为阳数,九月初九 是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西京杂记》里说:“菊花舒性,并采茎叶杂黍米酿 之。至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因此,自古以来称“九月”为“菊 月”,原因是菊花在九月开放。所以汉时宫中也有饮菊花酒的习俗了。
  
    三国时代,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曾经给他的好朋友钟繇写了一封谈菊花 的信,信上写到,派人送给他一束菊花,因为在秋天万木凋谢的时节,只有菊花绚 丽多姿,茂盛地生长,可见它有些天地的真气,是人可以延年益寿的好东西,因此 送来供他研究长生的道理。晋代名医陶弘景也赞成人们吃菊花。并说:真菊花味甜, 假菊花味苦。诗人陶渊明也在他的诗中常提到服菊,并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 龄”的说法。
  
   人们爱菊,不但观赏,也早就认识到菊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了。 人们爱菊,不仅因为它高洁、韵逸,而且色彩缤纷,形质兼美,更由于它开放 在深秋季节,做霜挺立,凌寒不凋,因此被诗人誉为“花中君子”。用它来象征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坚定顽强的斗争精神,“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凌霜留晚 节,殿岁夺春华”,这就是菊最可贵的地方。 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把菊花作为歌咏描绘的对象,形成了独特的菊文化。古画里就有“梅、兰、菊、竹”四条屏。不少诗词把菊花人格化,当作安于贫穷、不 慕荣华、有骨气的人的象征。“黄花晚节香”,就是古人用菊象征人的品质的高洁。 唐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他的《题菊花》诗中豪迈地写道:“飒飒西风满院 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歌颂菊花的耐寒与独立。又在另一首咏菊诗中把菊花比作 身披黄色盔甲的战士:“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 城尽带黄金甲。” 人们爱菊,以菊明志。晋代陶渊明写了许多菊花诗,赞美“秋菊有佳色”,描 绘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令人神往的境界。
  为写菊花诗,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和欧阳修讨论菊花诗的事, 也很有意思。据《西清诗话》载,王安石写了一首《残菊》诗:“黄昏风雨瞑园林, 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读了之后,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又戏 曰: “秋英不比春花落, 为报诗人仔细看。”王安石回说:“是岂不知《楚辞》 ‘餐秋菊之落英’,欧阳几不学之过也。”他们争论的重点是菊花落与不落。菊花 落还是不落呢?其实,这只是品种的不同,虽然大多数菊花品种是不落的,但也有少量品种的菊花是落的,只不过较稀罕罢了。

    不过,关于这一争论讲得更具体、更传神的则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文。 此文载《警世通言》卷三,但与王安石发生争论的不是欧阳修,而是苏东坡。 据载,苏东坡任职湖州期满后赴京等候新的任命。一天,他到当朝丞相王安石 府上拜访,被仆人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闲来无事,他在书房随意走动观看,突然, 他看到一首题为《咏菊》的诗稿,上面只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 两句诗,没有完稿。他认得这是王安石的笔迹,但却想不通王安石怎么会吟出这有 悖情理的诗句来。因为据他看来:“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于 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 岂不是错误了?” 这么一想,苏东坡不由兴之所发,便举笔舐墨,依韵续了两句诗:“秋花不比 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了以后,他又觉不妥,担心王安石责怪,便不待晤 面就一走了之。 后来,王安石得知苏东坡续诗讥讽自己之事,便决定煞一下苏东坡的傲气,给 他一个教训。因为王安石所咏之菊乃一特殊品种,此菊花产于黄州。不久,经玉安 石一番安排,朝廷任命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 果不其然,在苏东坡赴黄州上任后的那年重阳节之后几天,连日大风,苏东坡与来访的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后花园赏菊花,没想到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 菊花,枝上全无一朵。这一情景使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陈季常见而 生疑。苏东坡便坦诚他说道:“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见此花只是焦干枯烂,并不落 瓣。去岁在王荆公府中,见他《咏菊》诗二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 满地金。’小弟只道此老错误了,续诗二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 吟。’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使我看菊花也。” 难能可贵的是,苏东坡在事实面前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变得谦虚多 了。


   人们爱菊,是因为菊花除供人观赏之外,既可食用又可药用。供人观赏的菊花, 主要有翠菊、蓝菊、雏菊、万寿菊等,大立菊是其中的“皇后”,一个枝干上就有 上千朵花,竞放吐艳,清香阵阵,沁人肺腑,令人陶醉。菊花作食用主要是作饮料 和制菊花酒等。又据医书记载,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祛风明目的作用。明代李对珍对菊的药用性能作了详细考察,认为菊有“利五脉,调四肢, 治头目风热,脑骨疼痛,养目血,去翳膜,主肝气不足的功效。据说汉代有个叫胡广的太尉,就是喝菊花水治好了风湿病。
   现代医学更证明菊花制剂对冠心病、胸闷、 心悸、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等有明显疗效,对扩张冠状动脉功效显著,还有减肥、 轻身耐老之功。
   作为制饮料的茶菊,主要产在浙江的桐乡、海宁等地,统称“杭菊”。主要有 白、黄两种,一般以朵大、蕊小、瓣厚、白色或粉白色为好。杭菊气味芬芳,是泡 茶佳品。可以消暑、降热、驱风、润喉、养目、去翳、解酒。 作药用的药菊,主要以产在浙江、安徽、河南、四川、山东济宁等地的为最佳。 其中,安徽滁菊气味幽香,尤其是绒球形的菊花,是药中珍品。
    近几年来,许多植物学家研究发现,菊花还具有保护环境、净化大气的奇妙功 能,被称之为空气的“卫士”。它不畏烟尘污染,对一些有害气体具有不同程度的 吸收能力和非凡的抵抗力。特别是白母菊,它在使人生畏的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的 空气中茁壮成长,并且枝叶并茂,花开仍旧。比起那些做雪腊梅、飘香桂花、富贵 牡丹及芍药、石竹等经受不住二氧化硫的“折磨”的鲜花来说,菊的生命力可谓强 矣。因此,在一些被二氧化硫污染的地区,如化工厂、电厂、药厂、钢厂等地的附 近,可多栽植菊花,一则美化环境,二则可净化空气,是理想的环境保护植物。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发表于 2005-11-10 21: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7 23: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敬带黄金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8 09: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12: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