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鳃鳗
[flash=514,456,1]http://www.tudou.com/v/pBVERmUJXkw/&rpid=119232759&resourceId=119232759_04_05_99/v.swf[/flash]
与盲鳗同属无腭纲(Agnatha)的约22种原始鱼形无腭脊椎动物的统称。均隶于七鳃鳗科(Petromyzonidae)。除非洲外分布于全球所有温带淡水水域和沿海。体形似鳗,无鳞,长约15~100公分(6~40吋)。有眼,背鳍1~2,尾鳍存在;单鼻孔,位于头顶;体两侧各具7个鳃孔。无真骨及腭,亦无偶鳍。骨骼均为软骨。口圆,呈吸盘状,有角质齿。七鳃鳗幼体称为沙栖鳗或沙隐虫,生活于淡水中,在水底挖穴而居;无牙,眼不发达,以微生物为食。数年后变为成体,游入海中,开始寄生生活,藉助其口吸附于鱼体,吮食宿主血液及组织。到生殖期复返淡水,筑巢,产卵而死亡。并非所有七鳃鳗都需要到海中生活,有些陆封种类终生留于淡水。著名的例子是海七鳃鳗陆封型(Petromyzon marinus dorsatus)。此型进入北美洲五大湖,营寄生生活,在没有办法控制之前,给湖鳟及其他经济鱼类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普氏七鳃鳗(Lampetra planeri)
七鳃鳗属于圆口纲
亦终生栖于淡水,然而不营寄生生活,达到成年后即不进食,随即繁殖而后死亡。七鳃鳗经济价值不大。
部分时期栖息于海中,成长后游至淡水河流中产卵,为洄游性鱼类。常以吸盘吸附于其他鱼体上,吸食其血肉。分布我国东北之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松花江等河流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