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334|回复: 26

鸡形目科普--白颊山鹧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7 11: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颊山鹧鸪,留鸟。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喜欢在稀疏而潮湿的常绿阔叶林和竹林中生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

白颊山鹧鸪额灰色,头顶橄榄褐色,枕和后颈棕色;眼先和眉纹黑色,彼此连结形成1条长的黑色纵带,往后延伸至颈侧,眼下亦有一条黑带,自眼先开始沿眼下到颈侧与眉纹相遇;紧接眉纹后上方有一条宽带,前端稍窄为黄白色,往后变宽为草黄色而具黑斑;颊和耳羽乳白色,彼此连结形成一条宽的白色纵带;背至尾上覆羽橄榄褐色,密缀有规整的黑色横斑;尾上覆羽横斑窄而不明显,翅上覆羽与背同色,具较粗的黑色横斑,羽端微沾栗色;初级飞羽一与覆羽暗褐色,羽端略沾淡栗色;次级飞羽黑褐色,外翈缀有栗色,并具宽阔的黑色羽缘;三级飞羽橄榄褐色,具黑色粗斑和栗色端斑。颏、喉和前颈黑色,前颈基部白色;胸灰色,上胸具放射状黑色滴状斑,下胸灰色,到腹中央和肛周逐渐变为灰白色至白色;两胁灰色,缀有橄榄褐色,并具白色羽干纹,其末端扩大成点滴状。尾下覆羽棕褐色,具黑色次端斑和棕褐色或白色端斑。 虹膜褐色或红褐色,嘴暗褐色或黑色;眼周和喉部裸露皮肤粉红色,繁殖季节变为鲜红色或深红色;脚暗橙色,繁殖季节变为鲜橙红色或红色。

白颊山鹧鸪具本属的典型特性。以小群栖居于灌木丛至海拔1300米近高大林木处,群多由5-8只或10余只组成。善于在地上奔跑和行走,一般很少起飞。

白颊山鹧鸪主要以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枝、嫩叶、芽、浆果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等动物性食物。


白颊山鹧鸪繁殖期4-6月。营巢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常绿阔叶林、竹林及林缘灌丛中。巢多置于地上凹坑内,内垫有干草叶和树叶,四周有灌丛或高草覆盖,隐蔽较好。每窝产卵3-5枚,偶尔有多至7枚的,。雌鸟孵卵,孵卵期间雌鸟甚为恋巢,有时人走到快近巢前也不飞。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跟随亲鸟活动。
2003828204830751 (1).jpg
2010010822514941.jpg
2010010822514983 (1).jpg
01300000336597124410945773957.jpg
d4bed9e070c31238cdc45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11: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坐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2: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凳.欣赏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3: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欣赏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7: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18: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白颊山鹧鸪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21: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颊山鹧鸪漂亮 欣赏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7 21: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8 06: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8 08: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的百颊山鹧鸪,谢谢分享。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