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腹角雉别名寿鸡、灰斑角雉,是产于印度东北部、不丹、缅甸北部以及中国云南西北和西藏东南部的一种角雉,是中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脸裸出部和体羽斑纹颜色的不同,共分化为2个亚种,在中国都有分布。
灰腹角雉雄鸟的体长为53—59厘米,体重1650克。前额、头顶、颈纵纹黑色;肉角蓝色;脸的裸出部深蓝色或金黄色;项下的肉裙也是黄色,边缘为浅蓝色;头侧、后颈、上背、上胸等为红色,其余上体羽毛黑褐色,腹部烟灰色,通体密布白色和栗赤色眼状斑,上体的较小,下体的较大;尾黑色具不规则横斑。雌鸟上体深浓褐色并布满了黑色的斑纹;下体及两胁为暗褐色并杂有棕色和灰白色斑纹尾为暗棕色。
灰腹角雉栖息于海拔2000一3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尤其是林下植被发达的潮湿常绿阔叶林带,冬季有时也下到2000或1500米左右的低山地带越冬。巢筑在树上,喜欢躲藏在林下灌丛或草丛中,多呈4—5只的小群活动。
灰腹角雉主要以植物嫩芽、种子、浆果为食,也吃昆虫、小蛙等动物性食物。
繁殖期为4一6月。营巢于森林中的树上。巢较粗糙而笨重。主要由树枝和草叶构成。每窝产卵2一5枚,多为3一4枚。卵的颜色为浅皮黄色或灰黄色,被有少许褐色斑点。长径5.3~5.9厘米,短径4.1~4.5厘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