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翅山鹑鸡形目雉科山鹑属的1种。又名须山鹑。体型、大小与鹧鸪相似,体长约250毫米。上体褐棕,杂以栗色短斑,两翅表面具乳白色细纹;喉侧羽毛成须状;脸、喉与前胸均深棕色。雄鸟前腹具大块马蹄形黑斑。
斑翅山鹑斑翅山鹑全长250一310毫米。雄鸟,体背以灰褐色及棕褐色为主,杂以栗色横斑及不规则细纹。头顶、枕和后颈浅褐色,具棕白色羽于纹;额、眉纹、颊为桂黄色;耳羽栗色;眼下有一白斑,下缘黑色;喉侧羽淡棕色具黑羽于纹,各羽呈须状;中央尾羽淡棕色,满布黑色细斑;外侧尾羽深栗色;飞羽及翼上覆羽与背羽同色,但色较深、横斑较宽并具白色羽干纹;下体淡棕色,下胸部具有黑色马蹄形块斑;胸、胁羽具栗色横斑。雌鸟羽色似雄鸟,但上胸无黑色块斑,上体杂斑较多。栖于低山丘陵地带的灌木、杂草丛生地区。常成小群活动。
斑翅山鹑生活在多种不同地域环境中。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河谷的山草丛和灌木林较为常见。在柴达木盆地的农业区、半荒漠草原以及周围山地的浅山干工草原地区也可见到,但数量远比高原山鹑为少。
斑翅山鹑以植物种子及嫩芽为食。经植物种子和嫩芽等为主要食物,兼食甲虫。亦在田间掠食一些作物,如小麦、青稞等。
斑翅山鹑6、7月间产卵。卵呈光润的红灰色。巢常置于近矮树丛旁的地面上,呈浅窝状,内垫以稻草或麦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