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秋沙鸭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鳞胁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中华秋沙鸭体形稍小于绿头鸭。雄性成鸟头和颈的上半部黑色,具绿色金属反光,冠羽长,黑色,上背黑色,下背、腰与尾上覆羽都是白色,翅有白色翼镜。下体白色,体侧有黑色鳞状斑,雌鸟的头棕褐色,上体蓝色,下体白色,本种无严重分化。雄鸟:体大(58厘米)的绿黑色及白色鸭。长而窄近红色的嘴,其尖端具钩。黑色的头部具厚实的羽冠。两胁羽片白色而羽缘及羽轴黑色形成特征性鳞状纹。脚红色。胸白而别于红胸秋沙鸭,体侧具鳞状纹有异于普通秋沙鸭。[3]雌鸟:色暗而多灰色,与红胸秋沙鸭的区别在于体侧具同轴而灰色宽黑色窄的带状图案。虹膜-褐色;嘴-橘黄色;脚-橘黄色。
中华秋沙鸭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性机警,稍有惊动就昂首缩颈不动,随即起飞或急剧游至隐蔽处。据在吉林省长白山的观察,它们于每年4月中旬沿山谷河流到达山区海拔1 000m的针、阔混交林带。常成3—5只小群活动,有时和鸳鸯混在一起。觅食多在缓流深水处,捕到鱼后先衔出水面而行吞食。
中华秋沙鸭主食鱼类,善潜水。潜水前上胸离开水面,再侧头向下钻入水中,白天活动时间较长,此外还食石蚕科的蛾及甲虫等。
中华秋沙鸭4月中旬到达繁殖地后,就开始寻找天然树洞做巢。雄鸟常有伪巢。巢多筑在紧靠河边的老杨树的天然树洞中,洞口距地面13米左右。洞内直径27厘米,洞口为20厘米×9厘米。巢内垫以木屑,上面覆盖着绒羽,并混有少量羽毛和青草叶。其在溪流中交配。交配前雄鸭围绕雌鸭游动嬉戏,当雌鸭靠近时雄鸭猛扑到雌鸭背上进行交尾。4月初到4月中旬产卵,通常1天产1枚,产最后1枚时常间隔1天。年产1窝,每窝产卵10枚左右。卵为长椭圆形,浅灰蓝色,遍布不规则的锈斑,钝端尤为明显。雌鸭在产完最后1枚卵后开始孵卵,孵卵期内每日坐巢时间很长,除中午出巢约1小时外,其余时间都在孵卵,孵卵期为28-35天.雏鸟出巢时,由亲鸟带领跳出洞口,进入水中,成家族群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