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8301|回复: 52

锹甲 --- 饲养与繁殖(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3 19: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鉴于青鸟朋友们常常问到的一个话题,就是关于锹甲的饲养和繁殖。今日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关于这方面的资料,现转至此(大部分图片来自百度),希望大家能够借鉴。从而得到帮助!



属于保育类的台湾大锹野生个体


一身坚硬盔甲又带着发达大颚的锹甲一直吸引着很多中外的昆虫爱好者. 尤其是锹甲标本长久以来一直吸引很多收藏家的关注. 锹甲分部地域范围很广, 以种类数量而言东亚, 东南亚, 以及南亚可算是锹甲分部的大本营. 近来由于锹甲生态以及饲养方式渐渐被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发掘出来, 锹甲饲养也成为一个新的玩赏方式. 而且人工饲育的环境下, 往往会比野外采集的个体来得更大, 甚至会有超过野外纪录的超大型个体, 这也是锹甲饲育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说到饲育繁殖, 首先要了解锹甲的生态习性. 锹甲也是一种全变态的昆虫, 生命周期里包括卵, 幼虫, 蛹, 成虫的四个型态. 其中幼虫其可分为1龄, 2龄, 3龄共三个龄期. 通常以 L1, L2, L3代表. 锹甲栖息地的垂直分部由海平面一直到海拔3000m左右. 由于迁袭能力较弱, 容易因为地形的阻断独立演化出地方型, 亚种, 甚至是不同品种. 除了增加学术分类上的复杂性, 对一般爱好者或是标本收藏家而言无疑提高了玩赏多样性.



缅甸北部的森林


由于生存环境差异极大, 造成不同品种间的饲养方式差别也很大. 即便来自同一座山的锹甲, 山脚海拔500m的品种跟山腰海拔2500m的品种两者的生态及习性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饲养上必须要知道锹甲的习性及生存环境, 以免把山地品种养在平地的高温下发生立即致命的情况.

成虫饲育

前面介绍了锹甲有不同的栖息环境所以饲主在获得锹甲的同时, 必需要知道该锹甲的基本分布情况, 产地, 栖息海拔, 湿度, 温度, 甚至林相有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 在人工饲养能给予相近的饲育条件. 基本上锹甲的成虫是非常好照顾的, 大约2~3cm厚的微湿木屑, 一些可供攀爬的木块以及食物就可以让锹甲栖身其中. 温度方面山地品种建议放置在15~22oC, 平地品种建议在20~30 oC左右. 食物方面可以选择适合的果冻, 或是糖分高, 水分少的水果. 容器方面因为锹甲不论公母都有强壮的大颚, 最好是采用高度高于锹甲体长2倍的坚固容器, 以免有些狂暴的个体把饲育容器破坏逃逸. 或是锹甲的美丽大颚在破坏过程中损伤.

亲虫选择与配对

首先是要确定为同种的公母虫, 并且已过蛰伏期. 当然若是以繁殖为前提, 母虫当然是重要的关键. 若是野外采集的母虫, 通常可视为成熟并且已经交配过的个体. 这是因为在野外锹甲不论公母成熟后会聚居在摄食地点或是栖息的树洞, 交配行为通常在这段时间就已经完成. 但若是产季初期采集到的个体, 未交配的比例可能会高一些. 不过既然是季初同时采集到公母虫的机会也高一些, 在人工环境下交配也不是难事.




彩虹锹甲交配

另外就是现在越来越多宠物业者提供活体昆虫销售,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 应该选择完整, 活泼并充满活力的个体. 这方面找有信誉的虫店或是老虫友会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好选择.

说到繁殖饲养, 大家都会想要养出又大又威武的个体, 这时候一只大体型的公虫搭配大体型的母虫就是离成功比较近的选择. 不过以购买来说大型个体的身价通常也比较高, 我个人的经验是, 如果只是想养出相对大体型的个体, 那亲代个体大小的影响性不会太大. 打个比方, 如果以65~70mm的大锹为目标, 这在野外已是相对较大的体型了, 亲代即便是40mm的小个体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若以80mm这种接近大锹体型极限做为饲育目标, 亲种的体型就必须重视. 公虫以型态漂亮, 强壮且交配欲望强为挑选的标准. 母虫则必须注意大颚有无磨损, 六肢有无缺陷, 体重有无过轻. 若是1~2只脚的付节断掉大概还不打紧, 若是胫节断掉的母虫尽量不要选. 大颚磨损的母虫会影响啃咬产卵木的能力. 体重过轻的母虫通常体力较差, 而且很有可能是产完卵的, 再生产的量也会较小.

人工繁殖出来虫若是卖家没有交代可以视为没有交配过的个体, 所以饲养者得费心让她们交配才能有下一代. 大多数的锹甲比较害羞, 不如大兜虫或是花金龟容易配对. 所以在交配这方面得多花点心思.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产卵环境布置好, 将公母虫同时投入, 让她们自然交配. 这比较适合某些品种的公虫特别温和或是大颚不发达杀伤力较弱的锹甲比较适合. 一些如巨扁, 宽扁, 叉角(六栉)或是大型锯锹(前锹)就必须留心公虫会在母虫拒绝交配或是交配过程中将母虫腰斩. 遇到这些杀妻惯犯, 最好是人在旁边盯着看交尾过程, 一但完成就将公母虫分离. 还有些虫友会将公虫的大颚先行用热融焦或是皮筋固定着, 在放入跟母虫交配.

交配时应保持环境安静稍微阴暗, 给予母虫一些食物让母虫专心享用美食, 好让公虫顺利交配. 交配时间大多在3~10分钟. 交配后母虫会将公虫的精子放在产卵管旁的储精囊中, 等卵产出经过产卵管时方会受精.




交配后母虫产卵管旁的精子
1.jpg
2.jpg
3.jpg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20: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卵环境布置所需材料

这里介绍通用的布置方式, 以大锹, 大扁, 鹿角, 鸡冠(环锹)及大多数的锯锹都适用的方法.

1. 容器, 依虫种而定, 大型虫用大箱 (25cm x 35cm x 30cm) 小型虫可以酌量用小一点的箱子. 容器必须保持通风, 密闭容器可以事前在盖子或是侧面的顶部开孔.

2. 产卵木, 依虫种而定, 如安达幼实大锹, 鸡冠, 彩虹, 大多数的锯锹…等等喜欢较软的木头, 大约是徒手可以剥开的程度. 但是也有像大锹巨扁之类的喜欢稍微有点硬度的产卵木. 这方面可以请教有经验的饲育者. 产卵木必须是阔叶木, 如枫木, 栎木都是不错的选择. (少数锹甲有可能偏好针叶木). 产卵木通常需要除虫并且调整的适合的湿度. 通常是将产木完全埋入水中24小时. 再取出阴量处晾干12小时左右. 除虫的方法可以用冷冻或是微波炉, 目的是除去木头中会对锹甲幼虫有伤害性的虫子, 比方说拟步甲或是吉丁虫的幼虫.




使产卵木全部浸入水中

3. 木屑或是腐植土, 也是依虫种而定, 大多数锹甲喜欢细致, 充分发酵的木屑. 部分如鬼艳属(光胫)或是圆翅属喜欢较偏向腐植土的产卵环境. 木屑或是腐植土也必须要调整的适合湿度. 一般大锹喜欢的湿度大约是手捏紧后手掌中间木屑不会滴水, 只会在捏紧时指缝中微微渗水. .


产卵环境的布置步骤

一般种类通用型的布置方式:
1. 先将木屑再容器底部用力压实约3~5cm.
2. 放入事先准备好的产卵木.
3. 用木屑把产卵木周围填满并用手指稍微压实. 产卵木埋入的程度依虫种不同做调整.
4. 放上树皮或木片防止母虫翻倒后无法翻回.
5. 放入果冻及完成交配的母虫或是对虫.
6. 放入食物. 以果冻为例应在布置完成母虫放入后每7~10天检查. 吃完了或是腐败了必须马上更换.
7. 环境较干燥的可以在容器盖子下面放上一张打满小眼的塑料布防止水分散失太快. 另外塑料布也可以防止蕈蝇的大量发生.




澳洲彩虹锹产卵1个月之后的产卵箱表层


采卵或是挖幼虫

在母虫放入产卵环境后通常每周要定期更换果冻, 若是在放入30~40天刚好遇有母虫爬到表面可以将他取出, 若要继续让他产卵只需喂养一阵子再置入另一个产卵环境即可. 原来的箱子可以再另外放置30天左右再行开箱采幼虫. 这30天的等待是为了等后母虫最后产下的卵顺利孵化. 若是对孵卵有心得的玩家也可以再把母虫取出后直接开挖采卵. 采卵或是采幼虫时必须非常谨慎以防压死珍贵的幼虫或卵. 木屑底床中的卵可以利用仔细的检查得到. 最好是将整个饲育环境中的材料倒出, 再细细检查. 产卵木中的卵或幼虫可以先观察母虫的产卵痕迹, 在产卵痕迹旁边1~2cm处开始剥开. 顺着幼虫的食痕找到幼虫或是母虫的产卵痕迹附近找到卵或是刚孵化的幼虫。



澳洲彩虹锹产于发酵木屑中的卵




彩虹锹的一龄幼虫
5.jpg
6.jpg
7.jpg
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20: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卵的照顾


采出的卵可以用小容器, 铺放2/3的发酵木屑, 放入卵后再将容器以木屑填满. 并打上通风小孔. 注意孵化过程木屑千万不能干掉.


饲养 – 幼虫的饲养

目前锹甲幼虫的饲养方式可分为四种:
菌瓶饲养 – 大多数大扁大锹(Dorcus桃锹甲属), 彩虹, 部分锯锹, 部分叉角都适合.
发酵木屑饲养 – 绝大多数的锹甲都可以用发酵木屑饲养.

腐植土饲养 – 那些食性跟大兜虫比较近似吃腐植土的有部分鬼艳属及部分圆翅属.
原木饲养 – 因为好木头难以取得现在已经较少使用.



L1幼虫的饲育

可以同卵一样放入100~500cc的小容器中以木屑喂食一阵子. 若是适合菌瓶饲育的种类, 可以在幼虫透明的体内看到食入的木屑的颜色, 并且体表有光泽的情况下, 放入菌包或是菌瓶中饲养. 有一说指称L1幼虫可能会被菌丝裹死, 最好L2在放入菌瓶中. 个人目前的经验, 若是幼虫状况好, 菌瓶品质好, L1植入菌瓶折损率其实并不高. 若是以养出大虫为目标, 这是非常植得冒险的.

L2 及 L3幼虫的饲育

一般锹甲幼虫期大约有3~10个月, 木屑饲养或是菌瓶饲养方式都必须定期更换饲育材料. 饲育材料在一定的时间后会有劣化情况发生, 若持续不换材料很有可能逼使幼虫提前化蛹或是死亡. 以具有代表性的大锹型虫用菌瓶饲养法为例, 取出的L1幼虫植入500~1000cc的菌瓶, 大约2~3个月时间可以长成L3幼虫. 到了L3可以区分出幼虫的性别. 若是母幼虫大约体重只会长到10~15g, 大多情况下再换一个1000cc的菌瓶就够他吃到羽化. 若是公幼虫, 可以长到20~30g, 必须换到1500cc或是更大的菌瓶饲养, 而且很可能在2~3个月的定期更换下, 必须再更换1~2次才会进入化蛹羽化的阶段. 当然若期间发现菌瓶情况不好, 如长绿霉, 收缩出水, 应该立即更换. 发酵木屑或是腐植土的饲育方式跟菌瓶饲育也很相似, 除了定期更换, 也需要观察发酵木屑及腐植土的腐朽程度. 当然个别种的幼虫有不同进阶的饲育小技巧.



在菌杯中刚转3龄的孟加拉国Dorcus antaeus公幼虫
9.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L3幼虫区分公母的小技巧

1. 幼虫的头幅 – 母幼虫会比公幼虫来得小. 观察几只公母幼虫就能分出了. 大锹的母幼虫头幅大约在8~9mm, 而公的可达11~14mm.
2. 幼虫的体重 – 母幼虫会比公虫小, 还是以大锹为例, 母幼虫最高体重大多为10~15g, 公幼虫最高体重可达20~30g.
3. 母虫的卵黄块 – 成熟的母幼虫倒数第2~3截的背部可以看到卵黄块.
大多情况下可以经由上面的方法分区出幼虫的性别, 当然有些种类的幼虫到了L3初期还是很难分辨公母, 往往要等到L3中末期.







上图为孟加拉国Dorcus antaeus三龄母虫, 下图为同种三龄公虫


做蛹室到化蛹阶段

在幼虫达到完全的成熟, 会在合适的地方利用体内的粪便制造一个内部光滑的椭圆形空间准备进入生命周期的下一个阶段--蛹. 我们可以透过饲养容器的外部发现幼虫开始制作蛹室. 在这期间最好不要碰触容器打扰幼虫. 若是幼虫仍有活动力的情况下, 一但受到过多惊扰很有可能舍弃做了一半的蛹室另寻他处. 这对幼虫体力负担很大, 很有可能体型变小或是化蛹失败死亡. 顺利将体内粪便用完做好蛹室的幼虫会在蛹室中静止下来, 六脚向上不在乱动, 虫身上出现很多皱折, 此时我们称幼虫进入了前蛹阶段. 这时期的幼虫失去行动能力. 若发现的是失去行动能力的前蛹, 可以将他放回做好的蛹室, 在蛹室被破坏的情况下也可以制作一个人工蛹室供他化蛹.







上图为Penleng岛产的C. metalifer finae即将羽化的公虫及其蛹室. 蛹室有些局促. 挪入人工蛹室中, 下图在人工蛹室中完成羽化
1702923609099589599.jpg
9.jpg
11.jpg
12.jpg
13.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21: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1. 刚完成化蛹的C. metalifer finae, 通体透明.
2. 蛹的中期为奶油色
3. 蛹的后期, 大颚, 头部及六肢看得到成虫的颜色.
4. 羽化中



在开挖饲养容器遇到已开始制作蛹室但尚未进入前蛹期的幼虫, 由于幼虫仍有活动能力, 此时放回原来的蛹室即使蛹室仍完好幼虫也会舍弃他去. 此时要视幼虫情况处理, 若是体内尚有大量粪便的, 可以用埋入押实的木屑中让他再去另行制作蛹室. 若是体内粪便不多, 建议可以用布丁碗内置2~3cm的木屑让虫子逛个几天强迫进入前蛹期. 不过这些补救方法有时候不见得有效, 也曾经遇过说什么都不化蛹的个体, 或是莫名其妙死亡的个体, 所以在这阶段还是减少打扰比较好. 即使到了该换菌瓶换木屑的时候, 也要在更换前先观察饲育容器周围有无蛹室的迹象.

化蛹的过程非常的奇妙, 有机会观察到的朋友千万别错过. 幼虫的皮通常在头部数过来的3~4节背部开始裂开, 接着头壳裂为三部分, 幼虫的皮街着向尾部慢慢脱去, 陆续露出日后变成成虫时候的脚, 幼虫皮蜕完后接着蛹的腹部收缩, 体液涌向前胸背板, 头部与大颚, 随后一两天蛹的颜色由透明转变为浅褐色, 这时候另一阶段的变化正在蛹内进行着. 锹甲的蛹尤其是新蛹非常非常脆弱, 应该避免直接碰触或是碰撞到饲育容器.




羽化与蛰伏阶段

一般锹甲的蛹期大约在25~40天, 越大型的蛹有蛹期越久的倾向. 蛹内的体液经过几十天奇妙的变化陆续形成了锹甲的几丁质外骨骼. 在蛹的后期会陆续观察到脚, 前胸背板, 头部, 大颚再蛹皮下陆续形成. 破蛹而出的那一剎那, 当然这是虫迷们最期盼的时刻. 饲养了许久的幼虫正在经历生命中最大的关口, 通常是脚先开始活动, 接着自己翻过身, 蛹皮由前胸背板处裂开向身后退去. 等到蛹皮脱尽, 体液灌入发皱的鞘翅, 接着头部抬起, 体液灌入内翅翅脉将内翅伸展开, 随后内翅收进鞘翅内, 鞘翅颜色渐渐变深. 刚羽化的新虫通常会有一段蛰伏期, 大约在20天到半年不等. 在蛰伏期间应该减少打扰, 蛰伏期间给予微湿的木屑或是卫生纸让虫子躲藏休息. 蛰伏期过后会发现容器顶部或是卫生纸上有虫子的排泄物, 并且虫子活动力增强, 这时候喂食应该虫子都会正常摄食. 这时候往往又是另一次传承的开始.



刚羽化完成的鹿角锹行虫, 置于微湿卫生纸环境中休养



1. 北印度产DCC的蛹, 距离羽化时间大约2小时.
2. 蛹皮退下, 翻身, 鞘翅闭合, 内翅伸展.
3. 头部抬起
4. 头部抬起完成, 内翅开始收拢.
5. 内翅收拢完成, 鞘翅颜色渐深.
6. 腹部收缩, 颜色更深.





过了蛰伏期之后的正常体色
14.jpg
15.jpg
16.jpg
getCAX9U2PS.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21: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21: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21: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锹甲是鞘翅目昆虫的典型代表,俗称甲虫,因厚重的鞘翅宛如披挂的铠甲,被称为“虫中武士”,目前世界上有800至1100种锹甲,60%以上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是一种著名的观赏昆虫。




鹿角锹甲



细角刀



中华奥锹甲



彩虹锹甲



世界上最漂亮的彩虹锹甲



褐黄前锹甲交配



大卫柱锹甲



戴维刀锹甲



黄纹锯锹甲



云顶大鹿角锹甲



山中华圆翅锹甲



两点赤锹甲



巨陶锹甲



红背六节叉角锹甲



黄纹 锯锹



苏门答腊巨扁秋甲



中国扁锹甲



中国大锹甲



幸运锹甲



交配中的锹甲
鹿角.jpg
细角刀.jpg
中华奥.jpg
2y.jpg
世界上最漂亮的彩虹锹甲.jpg
褐黄前锹甲.1.jpg
大卫柱锹甲.jpg
戴维刀锹甲.jpg
黄纹锯锹甲.jpg
云顶大鹿角锹甲.jpg
山中华圆翅锹甲.1.jpg
两点赤锹甲.jpg
巨陶锹甲.jpg
红背六节叉角锹甲.jpg
黄纹 锯锹.jpg
苏门答腊巨扁秋甲.jpg
中国扁锹.jpg
中国大锹甲.jpg
幸运锹甲111.jpg
交配锹甲11.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3 23: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这个帖子真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4 10: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为玩友提供营养。
u=2174950930,3484975362&fm=3&gp=0.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4-11-26 09:34 , Processed in 0.0572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