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地锦
别名血筋草,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一年生匍匐小草本,高15~25厘米,含白色乳汁。茎柔细,弯曲,分枝多,有白色细柔毛。叶通常对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5-9毫米,宽2-4毫米,先端尖锐,基部近圆形,不对称,边缘上部有疏细锯齿,上面无毛,中央有紫斑,下面貌细柔毛;叶柄极短。花序腋生,被毛。蕨果三棱状球形,直径红2毫米,被有白色细柔毛;种子卵形而有角棱,花期3-5月,果期6-9月。分布浙江、江苏等地。具有止血,清湿热,通乳功效。主治黄疸,泄泻,疳积,血痢,尿血,血崩,外伤出血,乳汁不多,痈肿疮毒。产于江苏、江西、浙江、湖北、河南、河北和台湾。原产北美,归化于欧亚大陆。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主要价值
编辑
药理功效
斑地锦
【性味归经】: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辛,平。归肝、大肠经。
【药材性状】:叶上表面具红斑,蒴果被稀疏白色短柔毛。
【功效主治】:
止血,清湿热,通乳。治黄疸,泄泻,疳积,血痢,尿血,血崩,外伤出血,乳汁不多,痈肿疮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