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2 01: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镜先生”司马徽也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名士庞德公送号“水镜先生”。住城东南20余里洞林寺侧(今曹徐村),徽清雅,以有知人之明著称于世,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隐士。后人称他为“好好先生”。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
“水镜先生”生平
北方战乱,他寓居襄阳。与襄阳大名士庞德公、黄承彦以及流寓到襄阳的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等均有交往,关系甚密。
司马徽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别人跟他说话,不管好事坏事,通通说好,李瀚《蒙求》诗曰:“司马称好。”今日的“好好先生”,典故便从此出此。
其实,司马徽并不是不讲原则的。刘备落难路经水镜庄,司马徽态度坚决,语气十分肯定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两人,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想请司马徽出山相助,司马徽自称是山野闲人,不堪世用,谢绝邀请,后司马徽推荐徐庶去找刘备,后又经徐庶推荐,刘备方知卧龙诸葛,于是才引出了“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刘琮率荆州降曹,司马徽也为曹操所得,欲大用,惜不久病死。
水镜庄的旧址位于今天湖北省南漳县的玉溪山麓。内有清代乾隆初年立的石碑一通, 上刻“汉水镜先生栖隐处”八个大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