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nt size=\"4\"> 何谓瓷刻?瓷刻不同于创作在纸上的书法、绘画作品,它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它的创作是通过艺术家的构思将书法的线条、绘画的构图、雕刻的刀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项综合性的造型艺术。它以瓷器为载体,以钢凿、铁锤为工具,利用瓷器本身特有的丽质和凿刻后产生的崩瓷效果,将深浅不一、疏密不同、长短不齐、有粗有细、有虚有实的凿刻技法与刀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作品的物象机理生动地再现于瓷器表面。既有洒脱的书画笔墨之韵又有浓烈的金石雕刻之趣,技法独特、风格立异、自成一科、极具魅力。其整体的装饰效果和耐人寻味的艺术处理具备了独立的审美和构成形式,是任何艺术难以代替的。 <br /> 简单讲,就是运用特制刀具在烧制后的瓷面上进行雕刻的技巧,有人形象地将其比作瓷器上的刺绣。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凡是能着墨于纸上的事物,无不可“绣”于瓷器之上。经过一番刀雕斧凿,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艺术家们称赞其作品是“触有手感,观有笔墨”,既有“金石趣”,又有“笔墨韵”。 <br /> 瓷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门传统民间手工艺术,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大约从魏晋开始,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大量精美瓷器的出现,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于是当时的艺人们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廊,这便形成了最初的瓷刻。 <br /> 今天,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明瓷器中,还可找到这些早期作品的雏形。而宋代定窑瓷器的装饰,就是在坯胎上刻出花纹后施釉烧成的典型代表。实际上,坯上刻花与釉上雕刻有着本质的区别,且不说凿刻的工具、技巧、包括艺人的基本素质不尽相同,而质地的强度硬度就相差甚远,瓷器的硬度为摩氏7级,所以说瓷刻在制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fo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