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豆汁焦圈

买了两个小徐的有机蝈蝈筒,说说装虫后的感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0 01: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0 06: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19770911于2015-02-10 01:02发表的牋:
本叫能进得去的蝈蝈 就算出憨了,这种筒子靠功率是打不出来的,要靠口子打。

#17楼的泡总惜字如金,我自作主张来展开一下:

蝈蝈葫芦正统主流玩法是使瓢盖听,敞着都不行,七眼、五眼、独眼瓢常见,也有九眼甚至更多眼的,也有一把葫芦配几块瓢换着使的,即使偶有木盖也无非独眼糕和七眼烧饼盖,孔有聚散之分,瓢本身也有厚薄高矮不同,讲究个“虫尽其材,器尽其用”。尖(鼻子)创七孔有机筒(沪上称七星筒)及独眼筒(也称井筒)脱胎于此,是对蝈蝈虫具有机化以后的一种继承再创新,而不是凭空臆造的想当然玩意,某种意义上也可说是现代蝈蝈虫具的正宗流派之一。真正的尖七星筒手工精作品,每款筒身厚薄高低不同搭配的口底厚薄和盖内车口角度也不同,极端的来说,没有一条内丝是可以节省的,没有一圈外线是纯粹浪费的,孔内圈直径1.1,眼圈也有凸眼、平眼和喇叭眼之别,筒身和口底会留一丝车线的余量防止有机材料热胀冷缩而卡丝口、夹虫须等等细节,都是精心设计并经过反复调试得到的经验结果,对于那些只有高尖音频率(假亮叫)没有厚度频率(假软口)或者仅凭一膀蛮力而叫口含混不清(假功率)的蝈蝈,确实是属于“不出叫”的罐子,但是在上海一些玩家眼中,只有在尖七星或者独眼筒里“进得去”的蝈蝈,才有上身的资格,才有“交流”的意义。所谓“进得去”,最低要求是能打穿55基本款筒出亮叫,大顶板级别的蝈蝈就得60厚口底筒里出大亮或者本药口,否则就是只配在开窗蒙芯筒里摆着听个响观赏的“应景虫”。真正出叫到位的蝈蝈,在尖筒里完全可以做到拧上口盖音量基本无损甚至增大,而其音质经过修饰性分离之后,层次更清晰,叫口更爽朗,共鸣足而不嘈杂,犹近似远,一膀膀悠哉游哉,久听而怡然自得,绝不会有那种闹心的感觉。
尖筒仿品市面上很多也很容易买到,主要为黄、徐两家所制,两家与尖各有渊源,黄货少款精价高些,徐量大款多价格更普及些,其中好坏见仁见智,难以简单置评,若论与尖原创作品的差异,无非“用心”二字,一是原创,心在“创”上,一是仿制,心在“制”上,至于北方各地一些未知名的作坊也有仿制尖筒,基本是黄、徐的“再仿”品,工料且不谈,尖筒“基本面”未掌握的多数,仅是市场容量和价格填充,“制”的不对,仿造款式而已,时下流行“山寨”是也。

补充几句:虽然尖七星筒在出叫方面有极大特殊性和优越性,但其他许许多多款制的有机叫罐并非就毫无意义,毕竟与传统的葫芦虫具相比,作为全人工设计制作的虫具,有机筒既打破了以往玩冬蝈蝈只闻其声难观其影的局限,其本身精巧的外观造型、细腻的工艺手法、绚丽的色彩搭配以及丰富的材质组合也是非常值得玩赏的。所谓百家争鸣,于我等鸣虫迷不正是一大乐事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0 08: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 错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0 17: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55七孔是大功率的蝈蝈音有点散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3 23: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帮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4 16: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9楼(包阿爹) 的帖子

讲得真好!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6 00: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9楼(包阿爹) 的帖子

讲得真好!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8 07: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有心得 就不错了。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8 13: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徐垃圾中战斗机 磨具批量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11: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包阿爹于2015-02-10 06:18发表的:


牋牋 #17楼的泡总惜字如金,我自作主张来展开一下:

蝈蝈葫芦正统主流玩法是使瓢盖听,敞着都不行,七眼、五眼、独眼瓢常见,也有九眼甚至更多眼的,也有一把葫芦配几块瓢换着使的,即使偶有木盖也无非独眼糕和七眼烧饼盖,孔有聚散之分,瓢本身也有厚薄高矮不同,讲究个“虫尽其材,器尽其用”。尖(鼻子)创七孔有机筒(沪上称七星筒)及独眼筒(也称井筒)脱胎于此,是对蝈蝈虫具有机化以后的一种继承再创新,而不是凭空臆造的想当然玩意,某种意义上也可说是现代蝈蝈虫具的正宗流派之一。真正的尖七星筒手工精作品,每款筒身厚薄高低不同搭配的口底厚薄和盖内车口角度也不同,极端的来说,没有一条内丝是可以节省的,没有一圈外线是纯粹浪费的,孔内圈直径1.1,眼圈也有凸眼、平眼和喇叭眼之别,筒身和口底会留一丝车线的余量防止有机材料热胀冷缩而卡丝口、夹虫须等等细节,都是精心设计并经过反复调试得到的经验结果,对于那些只有高尖音频率(假亮叫)没有厚度频率(假软口)或者仅凭一膀蛮力而叫口含混不清(假功率)的蝈蝈,确实是属于“不出叫”的罐子,但是在上海一些玩家眼中,只有在尖七星或者独眼筒里“进得去”的蝈蝈,才有上身的资格,才有“交流”的意义。所谓“进得去”,最低要求是能打穿55基本款筒出亮叫,大顶板级别的蝈蝈就得60厚口底筒里出大亮或者本药口,否则就是只配在开窗蒙芯筒里摆着听个响观赏的“应景虫”。真正出叫到位的蝈蝈,在尖筒里完全可以做到拧上口盖音量基本无损甚至增大,而其音质经过修饰性分离之后,层次更清晰,叫口更爽朗,共鸣足而不嘈杂,犹近似远,一膀膀悠哉游哉,久听而怡然自得,绝不会有那种闹心的感觉。
尖筒仿品市面上很多也很容易买到,主要为黄、徐两家所制,两家与尖各有渊源,黄货少款精价高些,徐量大款多价格更普及些,其中好坏见仁见智,难以简单置评,若论与尖原创作品的差异,无非“用心”二字,一是原创,心在“创”上,一是仿制,心在“制”上,至于北方各地一些未知名的作坊也有仿制尖筒,基本是黄、徐的“再仿”品,工料且不谈,尖筒“基本面”未掌握的多数,仅是市场容量和价格填充,“制”的不对,仿造款式而已,时下流行“山寨”是也。
.......

非常感谢您的讲解,受教了。可惜暂时感受不到尖筒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4-11-24 08:43 , Processed in 0.04843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