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92|回复: 21

[其它] 纵使北风寒彻骨:提炉夜话袖添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8 15: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手炉的高、长和宽度不过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与紫砂壶略有类似。古人穿宽袖大袍,手炉可置于袖中或怀中,所以有“袖炉”、“捧炉”的雅称。手炉的结构很简单,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炉身有两层,分外壳和内胆。内胆多为铜制,内放燃炭,以产生热气,而外壳包裹内胆,既能保存内胆的热量,又能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传导,将热量由内胆口沿上的镂空炉盖(炉罩)散发出来。炉火不会一盖即灭,又不会太旺、抚之烫手。还能透过盖子的空隙,侍弄炭火,散热原理相当高明。过去的读书人,有了手炉,“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 张劭《手炉》),暖手疏血,书写绘画两不误。

  早期的炉身较为简陋,还留有铸瘤等痕迹。后来手炉愈来愈普及,且年年冬季必随先人们左右时,才有了“美化”它的心思。于是,手炉以圆形和椭圆形最常见,后又出现了八角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梅花形、海棠形、龟背形等形状,更是让盈握感充足。而作为散热区的炉盖,也常常是手艺人穷极工巧的发挥区域,他们将各种精美的几何图形,雕琢得犹如古典园林中的花墙镂窗一般雅致,像五蝶捧寿、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众多纹形和素材都曾用到,又能与气孔完美结合在一起;而炉身,手艺人也不会“浪费”,常雕镂錾刻着山水人物与花鸟奇珍的图画,有的甚至还使用了错金错银、烧蓝及镶嵌银丝等特种工艺,使手炉炉身上的图画更具立体感,更加光彩耀人;也有将诗书画印刻于其上,使手炉一跃而成了很多文人的案头清玩。

  手炉,俨然成了既实用又能欣赏的艺术品,它们曾陪伴多少清贫的文人度过寒冷的耿耿长夜,又在枯燥的读书生涯中,平添了几许“红袖添香添暖”的温情。从古时存世的实物以及文学或书画作品中,不时能寻觅到手炉的踪影:乾隆年间美轮美奂的牙雕《月曼清游》册,在正月“寒夜采梅”、十二月“踏雪寻诗”的画面上,那些雍容华贵、仪态优雅的宫女们,手持金光闪闪、形似荷包的小器物,正是手炉;《红楼梦》大观园里,不独黛玉用手炉,凤姐也常手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时下影视剧中,紫禁城里的小主们,也是手捧手炉过冬……

  手炉起于何时?一种说法是它起源于春秋时的楚国。楚地湿度大,楚人喜欢把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散热取暖的手炉; 另一个说法,隋炀帝沿运河南巡至扬州,时值隆冬时节,江都(今扬州市)县令许伍为接驾,急命扬州民间铜匠精制一小铜炉,内置火炭,呈送给隋炀帝取暖,隋炀帝即兴命名为手炉。两种说法,似乎都有些渊源,我更倾向于后一种,因为在唐诗里,手炉已很常见。白居易就写道:“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据说中唐时期,手炉已成为官宦人家的室中用物。及至宋代,城市里设有香药局,售卖专供焚香和手炉使用的炭饼。北宋年间,手炉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民间百姓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当时手炉多为青铜材质,偶有银、铁、瓷,器型以“簋簋之属为之”,即方圆二式,里面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小型的可放在袖子里“熏衣炙衣”。

  手炉的制作,在明清时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早期的银、铁、瓷材质被大大减少,而广泛用铜。一来因铜的传热性较好,捧在手上更为暖和;二来铜材细致光滑,色泽晶莹,且柔中带刚,富有延展性,于制造工艺上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地,制成的手炉也不易锈蚀和裂坏。

  明代的制炉工艺日臻成熟,涌现出大批名家巧匠,其制作的手炉,格调高雅,精美绝伦,形、艺、韵、意俱佳,堪称工艺品中的珍品。炉体皆厚重,线条清晰,刀法流畅,常用一整块厚厚的铜料,敲打出来一把手炉,炉柄上丝毫没有焊接的痕迹。

  晚明嘉兴名匠张鸣岐是一代制炉名家,他制作出一种铜质匀净、光泽古雅的水磨红铜手炉,人称“张炉”。张炉,选用精炼红铜,铜质纯净,可塑性强,光泽柔和,造型朴实而富有变化,为人们所重。据《鉴物广识》、《新溪杂咏小集》、《梵天炉丛录文物》记载介绍,张鸣岐制作的手炉厚薄均匀,花纹精细,整炉不用镶嵌或焊接,全用榔头手工敲打出来,炉盖上的雕镂很细,但用脚踏不瘪。盖子十分紧密,虽然用了很久,也不会松动。尤其令人惊叹的是炉中炭火虽然烧得很旺,但摸上去却不烫手,热度与炭火不热时一样。而另一位晚明铜器名匠是胡文明,他以纯正的皮色取胜,擅长铸造铜炉,并能按古式制造彝、鼎、尊、卣之类铜器。所做手炉器物式样高古,人称“胡炉”、“胡铜”,时誉极高,为世珍重。

  清代手炉,因传入宫中,一跃成为皇家御用品,身价倍增。从而使手炉的制作升级,集多种工艺于一身,开始变得花哨起来。仅材质又多了漆器、珐琅等品种,工艺上还采用了掐丝珐琅,手炉的装饰更加精美。名家制作的手炉,融雕、镂、刻、镶、磨等工艺于一身,汇诗、书、画、印于一器,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是斋房文玩,极富文人书卷气。清宫手炉是皇室御用品,汇集了全国优秀匠人的智慧打造而成,是手炉中的精品,制作工艺多以铜质镏金或掐丝珐琅为主。掐丝珐琅是在金属胎体上,用细而薄的铜丝焊在图案轮廓上,在其内外填充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经烧制、打磨、镀金而成。装饰内容都是具有吉祥意义的鹤鹿、双蝠、花卉、寿字等。清宫珐琅手炉美在装饰,特点均是在腹部进行若干个开光,光内彩绘不同的写实花卉和动物图案,并富有吉祥之意,如鹤鹿同春、三羊开泰、吉庆有余、岁寒三友、富贵牡丹等;光外饰以色彩艳丽的缠枝花卉纹。

  到了民国,手炉的制作又趋于简单,形状和纹饰开始单一化。为了减少成本,连铜料也薄了起来,之后随着新的取暖工具的出现,手炉也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但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铜手炉开始在拍卖场上频频亮相。它丰富奇异的造型,精湛华美的工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与古代人看重手炉暖手功能不同,今人更重精品古董手炉的欣赏性。手炉收藏日渐升温,大量赝品也应运而生。收藏者需擦亮眼睛,鉴别时可视手炉的底足,如露有黄铜的,多为清末民国之物品。如紫铜,若有古朴厚重之感,纹饰素而精,一般来说可达明代;若轻薄而纹饰花妙,大多为清代手炉。也可从锈色着眼。可以用加碱的开水刷刷看,如为伪锈,立即掉落。且伪锈多深浅不匀,不能与器体融合,用手摩挲没有滑爽之感。另外,手炉基本上是手工制作的,而仿品绝大多数均是浇铸而成的。因此也可以从底足与炉身的焊缝、炉盖网眼的做工上加以区别。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描绘了先人们冬日团坐,围炉夜话的美景。对他们来说,不管是小火炉,还是小手炉,器物给予人的感受,以及由此传达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对生活的满足,都比今人来得切肤和真实。今人只知空调送暖,却不会对它产生喜爱欣赏之心,恐是不能体会古人之于手炉的感情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15: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手炉的高、长和宽度不过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与紫砂壶略有类似。古人穿宽袖大袍,手炉可置于袖中或怀中,所以有“袖炉”、“捧炉”的雅称。手炉的结构很简单,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炉身有两层,分外壳和内胆。内胆多为铜制,内放燃炭,以产生热气,而外壳包裹内胆,既能保存内胆的热量,又能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传导,将热量由内胆口沿上的镂空炉盖(炉罩)散发出来。炉火不会一盖即灭,又不会太旺、抚之烫手。还能透过盖子的空隙,侍弄炭火,散热原理相当高明。过去的读书人,有了手炉,“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 张劭《手炉》),暖手疏血,书写绘画两不误。

  早期的炉身较为简陋,还留有铸瘤等痕迹。后来手炉愈来愈普及,且年年冬季必随先人们左右时,才有了“美化”它的心思。于是,手炉以圆形和椭圆形最常见,后又出现了八角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梅花形、海棠形、龟背形等形状,更是让盈握感充足。而作为散热区的炉盖,也常常是手艺人穷极工巧的发挥区域,他们将各种精美的几何图形,雕琢得犹如古典园林中的花墙镂窗一般雅致,像五蝶捧寿、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众多纹形和素材都曾用到,又能与气孔完美结合在一起;而炉身,手艺人也不会“浪费”,常雕镂錾刻着山水人物与花鸟奇珍的图画,有的甚至还使用了错金错银、烧蓝及镶嵌银丝等特种工艺,使手炉炉身上的图画更具立体感,更加光彩耀人;也有将诗书画印刻于其上,使手炉一跃而成了很多文人的案头清玩。

  手炉,俨然成了既实用又能欣赏的艺术品,它们曾陪伴多少清贫的文人度过寒冷的耿耿长夜,又在枯燥的读书生涯中,平添了几许“红袖添香添暖”的温情。从古时存世的实物以及文学或书画作品中,不时能寻觅到手炉的踪影:乾隆年间美轮美奂的牙雕《月曼清游》册,在正月“寒夜采梅”、十二月“踏雪寻诗”的画面上,那些雍容华贵、仪态优雅的宫女们,手持金光闪闪、形似荷包的小器物,正是手炉;《红楼梦》大观园里,不独黛玉用手炉,凤姐也常手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时下影视剧中,紫禁城里的小主们,也是手捧手炉过冬……

  手炉起于何时?一种说法是它起源于春秋时的楚国。楚地湿度大,楚人喜欢把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散热取暖的手炉; 另一个说法,隋炀帝沿运河南巡至扬州,时值隆冬时节,江都(今扬州市)县令许伍为接驾,急命扬州民间铜匠精制一小铜炉,内置火炭,呈送给隋炀帝取暖,隋炀帝即兴命名为手炉。两种说法,似乎都有些渊源,我更倾向于后一种,因为在唐诗里,手炉已很常见。白居易就写道:“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据说中唐时期,手炉已成为官宦人家的室中用物。及至宋代,城市里设有香药局,售卖专供焚香和手炉使用的炭饼。北宋年间,手炉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民间百姓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当时手炉多为青铜材质,偶有银、铁、瓷,器型以“簋簋之属为之”,即方圆二式,里面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小型的可放在袖子里“熏衣炙衣”。

  手炉的制作,在明清时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早期的银、铁、瓷材质被大大减少,而广泛用铜。一来因铜的传热性较好,捧在手上更为暖和;二来铜材细致光滑,色泽晶莹,且柔中带刚,富有延展性,于制造工艺上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地,制成的手炉也不易锈蚀和裂坏。

  明代的制炉工艺日臻成熟,涌现出大批名家巧匠,其制作的手炉,格调高雅,精美绝伦,形、艺、韵、意俱佳,堪称工艺品中的珍品。炉体皆厚重,线条清晰,刀法流畅,常用一整块厚厚的铜料,敲打出来一把手炉,炉柄上丝毫没有焊接的痕迹。

  晚明嘉兴名匠张鸣岐是一代制炉名家,他制作出一种铜质匀净、光泽古雅的水磨红铜手炉,人称“张炉”。张炉,选用精炼红铜,铜质纯净,可塑性强,光泽柔和,造型朴实而富有变化,为人们所重。据《鉴物广识》、《新溪杂咏小集》、《梵天炉丛录文物》记载介绍,张鸣岐制作的手炉厚薄均匀,花纹精细,整炉不用镶嵌或焊接,全用榔头手工敲打出来,炉盖上的雕镂很细,但用脚踏不瘪。盖子十分紧密,虽然用了很久,也不会松动。尤其令人惊叹的是炉中炭火虽然烧得很旺,但摸上去却不烫手,热度与炭火不热时一样。而另一位晚明铜器名匠是胡文明,他以纯正的皮色取胜,擅长铸造铜炉,并能按古式制造彝、鼎、尊、卣之类铜器。所做手炉器物式样高古,人称“胡炉”、“胡铜”,时誉极高,为世珍重。

  清代手炉,因传入宫中,一跃成为皇家御用品,身价倍增。从而使手炉的制作升级,集多种工艺于一身,开始变得花哨起来。仅材质又多了漆器、珐琅等品种,工艺上还采用了掐丝珐琅,手炉的装饰更加精美。名家制作的手炉,融雕、镂、刻、镶、磨等工艺于一身,汇诗、书、画、印于一器,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是斋房文玩,极富文人书卷气。清宫手炉是皇室御用品,汇集了全国优秀匠人的智慧打造而成,是手炉中的精品,制作工艺多以铜质镏金或掐丝珐琅为主。掐丝珐琅是在金属胎体上,用细而薄的铜丝焊在图案轮廓上,在其内外填充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经烧制、打磨、镀金而成。装饰内容都是具有吉祥意义的鹤鹿、双蝠、花卉、寿字等。清宫珐琅手炉美在装饰,特点均是在腹部进行若干个开光,光内彩绘不同的写实花卉和动物图案,并富有吉祥之意,如鹤鹿同春、三羊开泰、吉庆有余、岁寒三友、富贵牡丹等;光外饰以色彩艳丽的缠枝花卉纹。

  到了民国,手炉的制作又趋于简单,形状和纹饰开始单一化。为了减少成本,连铜料也薄了起来,之后随着新的取暖工具的出现,手炉也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但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铜手炉开始在拍卖场上频频亮相。它丰富奇异的造型,精湛华美的工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与古代人看重手炉暖手功能不同,今人更重精品古董手炉的欣赏性。手炉收藏日渐升温,大量赝品也应运而生。收藏者需擦亮眼睛,鉴别时可视手炉的底足,如露有黄铜的,多为清末民国之物品。如紫铜,若有古朴厚重之感,纹饰素而精,一般来说可达明代;若轻薄而纹饰花妙,大多为清代手炉。也可从锈色着眼。可以用加碱的开水刷刷看,如为伪锈,立即掉落。且伪锈多深浅不匀,不能与器体融合,用手摩挲没有滑爽之感。另外,手炉基本上是手工制作的,而仿品绝大多数均是浇铸而成的。因此也可以从底足与炉身的焊缝、炉盖网眼的做工上加以区别。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描绘了先人们冬日团坐,围炉夜话的美景。对他们来说,不管是小火炉,还是小手炉,器物给予人的感受,以及由此传达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对生活的满足,都比今人来得切肤和真实。今人只知空调送暖,却不会对它产生喜爱欣赏之心,恐是不能体会古人之于手炉的感情了。
发表于 2015-2-8 17: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古代手炉的知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8 18: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拾麦一粒,细读学习,哟啊是有个图片就更好了,谢谢先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8 18: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8 19: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古代手炉的知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8 22: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与了解“古代手炉”的相关历史与知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9 00: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学习一个,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9 15: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跟贝兄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9 22: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下古代的手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4-11-23 17:12 , Processed in 0.04258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