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欲行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适手的罐子,想在三秋里取得较理想战绩,那是不可能的。
时下市面上的养罐(盆)依南北地域区分的话,可分“南盆”、“北罐”两种。
南盆有:薄壁、厚壁、套罐、仿北罐器型的厚壁之分。
北罐有:厚壁、中厚壁、及仿南罐低邦薄壁等等。
无论南北罐,其都有搪底、烧毛底;光底或是搪底后的光底。。。种类繁多。期间,有西安周边另出一品为“瓦质”津型罐随后也得一提。
以上所提及的这些南盆北罐,笔者分别在不同地域:西安、河南、北京、山东、上海;不同年份:每地大约有2年以上的饲养经历。特此,我说说自己在使用以上罐子时的一些心得,以利大伙参照。
要说南盆一定比北罐强,或说北罐绝对超越南盆,这可是外行话了。养罐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
此话怎讲?我国蛐蛐爱好者众多。其地域跨越性极大。同样在9月25号左右,江南(淮河为界)大部都可以穿衬衣,而北方或西北地区则里面得添上保暖内衣了。后者室外极限低温甚至可达5°左右。由此可见,宽泛的地域跨度,都使用同一种器型饲养蛐蛐,那是不现实的。南罐的薄壁轻巧型为代表与北罐的凝重厚壁为代表并存,也自然说明了玩蛐蛐的前辈们通过不断总结后,得出的“适者生存”之最佳答案。
随后咱们主要阐述的是 -- 何为养罐里的“适者”;一般爱好者又如何找到其“生存”之法。
先说“适者”。
如您养蛐蛐地处淮河以北,请首先考虑使用厚壁的北罐。北方秋季较为干燥的自然环境与白昼的温差之大,北罐器型中的厚壁罐,对抵御外界影响,起到较大的作用。
您要是地处江南地区,咱可考虑南北两种器型同时兼用。斗早秋的蛐蛐,咱为了饲养中轻巧为便,可用南盆为主;若征战后秋霜降为主的蛐蛐,咱使用北罐饲养。
上面这段,要硬挑茬的话,北方玩家在只斗9月25号以前的话,勉强使用南盆中薄壁盆饲养蛐蛐也可。不就少走两路嘛。
再说“生存”之道。
此处的“生存”特指 -- 将蛐蛐盆、罐调理到一定的适合度,适合某一地域内饲养“不同产地”的蛐蛐。故,生存是蛐蛐生存。
蛐蛐活着,没死,是生存吧?错。养蛐蛐若仅使其活着,而无法令其安泰,那何必花钱置盆盆罐罐?咱们需要的是 -- 怎么挑选(使用)好现有(购置)的设备,以利备战(征战)。
无论在哪个地域饲养蛐蛐,其养盆、罐务必要达到如下要求:
1 透气
2 (湿度)之缓释(密封性)
3 隔音
因咱主要谈的是养罐(盆),而非指收藏升值。故器型、年代不是首要考虑。如何做到以上三点呢?是否所有的罐子、盆都能达到以上三点的要求呢?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说,80%的盆、罐都达不到上述要求(其中包括咱们众多爱好者目前家中所有在使用的)。
正常早秋饲养蛐蛐所需要的室内空气湿度是:45°- 60°;中后秋室内空气湿度是40°- 50°。其中,大翅类蛐蛐,早秋以55°- 60°为佳。待白露后再逐步调控到50°以内。请爱好者购买个空气湿度表,将其放置在蛐蛐盆、罐的周边。请一定不要离开罐子20公分。否则所测的湿度不准。
上述“透气性”与“密封性”是一对矛盾。把握好这对矛盾,才是高级玩家的追求!透气性与密封性,在蛐蛐蜕变成虫后的早秋,起到相当实质、关键的作用。虫外表皮的固化与蜡质的行成,与罐内小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所以,此为养罐适合与否的重中之重!
通过上述解析,不难发现,厚壁高邦的北罐,在器型上,及小空间湿度的微调上,先天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它在江南早秋的饲养蛐蛐过程中,也有明显劣势 -- 既南方早秋空气较为湿润,本无需较为笨拙的器型。反之,对通透度的要求较高。由此,南方玩家如早秋使用北罐养蛐蛐的话,我个人建议:使用明火烧制,质地较为坚硬的罐子为好。
解释:一般爱好者罐子到手都会进行处理。明火烧制的罐子,本身密度较高。爱好者自行处置时,其罐壁气孔不宜被轻易堵塞。有时,零售卖家为了美观起见,也会对罐子进行泡制(烧制)着色。难免有画色添足。故,南方如非老辣弥坚的玩家,最好还是不要轻易用北罐。弄得不好,蛐蛐反而养“污掉”了。
附带说说“搪底”。盆、罐搪底的主要目的有二。一为:早秋蛐蛐保爪锋;二为:罐内吸潮、保湿(缓释)。至于某些爱好者说搪底中使用的中药药效的发挥。。。蛐蛐皮肤或是通过气味吸收作用在虫身上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药效作用在昆虫与哺乳类动物身上的作用。。。又怎能完全相同呢!
朋友们了解了这些简单道理后,会知道 -- 世上没有绝对高级的养罐。只有适合某时、某地饲养、某类虫种、某种产地的盆或罐。你处不行,我处可能就上佳;他的罐子养蛐蛐老出问题,我只需稍稍调理一下,即成相当顺手的物件了。
如何调理出适合自己饲玩的蛐蛐养罐呢?现代社会,什么最为可信?科学解释呀!咱不信说的,咱信科学,信数据。温度表、湿度计度数最可信!
咱弄一湿度计放在罐子里,隔三小时后去看看。60°以上了,咱弄些清水煮下罐子,将堵住罐壁呼吸孔的杂质煮出来;40°都不到,咱用虫茶浆一下。封堵些气孔。就这么简单。
要追求盆、罐油润、包浆、古朴凝重的外表色泽,那另有说法。
借用习主席的话 --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以后才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