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子叫的好,名不虚传。但是真正找到叫口好的红子并非易事。与产地、鸟性、养功等因素密不可分。可以这么说: 产地的红子没音,没一养,养了让你伤心;产地的红子有音,也不是这个产地的红子都有音,挑只好鸟也很难;即便红子放音了,有几道平词已经很难得,人们追求的高音多放不出来;即便有了高音,也只不过是时不时的叫上一两口,给你个盼头、给你个希望,你就等着吧……
红子是鸟,不是人。他想叫就叫,不想叫就不叫。不随人的意志所转移。有音不放,让你不知道它有音。他养着叫的很好,到你手里也许一声不吭。他养着没音儿,也许到你手里放出高音儿。这就是红子!这就是手法!于是,人们在“养功”上大做文章,饲料营养在不断增加,什么补品补药都用上了,甚至想给红子为上“春 药”的想法都有。也在遛鸟上下功夫,早起晚归遛鸟忙,爱鸟随时伴身旁,更有甚者,上班鸟笼上办公桌,吃饭鸟笼上餐桌。但是,到头来失望者仍然居多。有诗为证:
唧唧红儿叽棍呛,迷倒鸟人一大帮。
好鸟难求偏要求,劳神伤财把心伤。 因此,有人说,“无论你掏多少钱买红子,买来的都是希望”。这话很有道理。希望到手的红子有音儿,希望自己的红子放音儿,希望自己的红子放出高音儿……
于是,就有了“养红子会中毒、养红子会上瘾”的说法。失望了再买、再逮,达不到“理想”就再换。继续着那个“希望”。循环往复,甚至以至无穷……就这样叙说着鸟迷的悲哀、红子的悲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