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63|回复: 10

[求助] 新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1 10: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求组各位 红子和贝子有啥区别
发表于 2016-3-21 18: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贵贱之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1 18: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区别大了,呵呵。不是一两句说的清的,建议百度一下。多听听网上的视频,叫声还是很容易区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1 19: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贵贱?不敢苟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1 21: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1 21: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区别很大的。。。长得。。。叫的。。。。有区别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1 21: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尔哈赤,心中的宠物,是乌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3 01: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长相的区别,叫声上的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4 00: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a黄鸟a) 的帖子

沼泽山雀 Marsh Tit



雀形目 > 山雀科 > 山雀属
PASSERIFORMES > Paridae > Parus palustris

描述:体小(11.5厘米)的山雀。头顶及颏黑色,上体偏褐色或橄榄色,下体近白,两胁皮黄,无翼斑或项纹。与褐头山雀易混淆但通常无浅色翼纹而具闪辉黑色顶冠。亚种hypermelaena的上体沾橄榄绿,有时显露蓬松的短冠羽;dejeani相似但顶冠少光泽;brevirostris的上体灰色较重而下体色浅,翼纹较淡;hellmeyeri的上体褐色较重。
虹膜-深褐;嘴-偏黑;脚-深灰。
叫声:爆破音的pitchou而有别于褐头山雀。重复的哨音chiu-chiu-chiu及山雀的典型叫声tseet。鸣声为重复的单音节或双音节调。
分布范围:断续分布于温带的欧洲及东亚。
分布状况:甚常见于中国东北部(brevirostris)、华东(hellmayri)、华中(hypermelaena)及西南(dejeani)。
习性:一般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加入混合群。喜栎树林及其他落叶林、密丛、树篱、河边林地及果园。
注:黑喉山雀(Black-bibbed Tit)P. p. hypermelaena(包括 dejeani)有时被作为一个独立物种(Harrap及Quinn, 1996),但肯定为超种palustris的一部分。

俗名:红子 泥泽山雀 小子?伯 子?子?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4 00: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a黄鸟a) 的帖子

煤山雀 Coal Tit



雀形目 > 山雀科 > 山雀属
PASSERIFORMES > Paridae > Parus ater

描述:体小(11厘米)的山雀。头顶、颈侧、喉及上胸黑色。翼上具两道白色翼斑以及颈背部的大块白斑使之有别于褐头山雀及沼泽山雀。背灰色或橄榄灰色,白色的腹部或有或无皮黄色。多数亚种具尖状的黑色冠羽。与大山雀及绿背山雀的区别在胸中部无黑色纵纹。亚种ater及insularis冠羽甚小,rufipectus的冠羽短,pekinensis冠羽适中,aemodius及kuatunensis冠羽长,ptilosus的冠羽甚长。ater及ptilosus的下体偏白,而pekinensis,insularis及kuatunensis为黄褐色,aemodius及 rufipectus则为粉皮黄色。rufipectus的尾下覆羽黄褐。
虹膜-褐色;嘴-黑色,边缘灰色;脚-青灰。
叫声:进食时发出pseet叫声;告警为tsee see see see see声;鸣声似微弱的大山雀。
分布范围:欧洲、北非及地中海国家,东至中国、西伯利亚及日本。
分布状况:常见于针叶林,于中国东北(rufipectus)、中部及西藏南部(aemodius)、东北(ater)、北方的东部(pekinensis)、武夷山和东南其他山区(kuatunensis)及台湾(ptilosus)。日本亚种insularis有时在中国东北部沿海越冬。
习性:针叶林中的耐寒山雀。储藏食物以备冬季之需。于冰雪覆盖的树枝下取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