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99|回复: 8

[转贴] 【转】 刚抓的红尾鸲、北红尾鸲等类鸟如何开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6 16: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红尾鸲等类鸟如何开食
1、把鸟笼放到安静处,盖上大半罩,可别频繁惊扰。
2、水盒加满水。
3、食盒里放上小鸡面料,表面放上虫段(剪断的小虫子),引诱其慢慢倒食,一般三五天就好。
4、笼内放置苹果片、酥梨块、西红柿、黄瓜片等块状水果蔬菜。
5、倒过食的鸟食谱一般固定是===小鸡料(画眉、靛颏、绣眼料等)+蛋黄米+水果+虫子。根据实际自己调制。
6、笼内设置洗澡盒供其洗浴。
7、适当晒点太阳好。


北红尾鸲饲养。
新鸟最好扎翅,以减少体力,防止鸟因为害怕闹笼、亏膘,加上力气用尽导致死亡。
开食建议湿料加虫段,最好先给活虫诱食。吃活虫后,湿料+虫段稍微调合一下。一般2天可完成开食。最好多给1~2天巩固一下。
水里最好加点葡萄糖粉,给鸟增加能量。但是要记得:葡萄糖水最多要8小时一换。
放安静地方静养。
这些经验都是一位叫“虎踞钟山”的朋友教导的,是养北红高手。
某人也养了一只。饲料:绿豆面2两,小鸡饲料0.5两,鸡蛋黄7个,鲜鱼苗2.5两,这比例配出来结果太硬,鸟上火,鼻子上起大包了。
所以建议你:素料2.5两,鸡蛋黄减少到4个,鲜鱼苗也建议减少到1.5两,这营养也足够了。
北红并不需要多好的饲料。





北红尾鸲 饲养
第四、第五、第六天用水把小鸡饲料拌成湿料、面包虫四、五条每条剪成三、四段,与小鸡湿料拌 在一起!分早、中、晚三次!在这个过程中,面包虫的数量是逐渐减少的! 第七、第八天纯粹喂小鸡湿料,吃得很好!食性 主要以昆虫为食,据赵正阶 (1975) 在长白山通过对成鸟胃的大量解剖和通过对幼鸟扎颈取食的方法得知,北红尾鸲在长白山几乎全以昆虫为食,仅偶尔吃蓝腚果等灌木浆果。其中雏鸟和幼鸟主要以蛾类、蝗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成鸟则多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成虫和幼虫为食,种数达50多种,其中约80%为农作物和树木害虫。所吃食物种类,较常见的有螟蛾科、金花虫科、蝽科、蝗科、蝇类、蟋蟀科、虻、瓢虫、天牛科、飞蝗科、夜蛾科、石蚕科、叩头虫科、襀翅虫科、...


北红尾鸲雏鸟怎么养
根据北红的特点,我基本上遵循理解和科学饲养的原则,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周因其过于幼小,吞咽尚显无力,故采用浆料喂养。(具体方法是把含蛋黄为主的粉料用水和少量葡萄糖拌浆,再用小号注射器推入小鸟口中,白天每小时一次)。
  二:浆虫混合阶段(在以上基础上,每次喂完后,过几分钟,给每个小鸟补充一到两个面包虫)
  三:粉虫混合阶段(两周后的小鸟变化非常大,羽毛全部丰满,飞翔能力很强,如果放出笼外,可以垂直飞到屋顶,此时,需要更为理想的能量供其成长。我根据北红尾鸲终身几乎全以昆虫为食的特点,采取了大麦虫为主料的手段。此时的小鸟每次可以吞咽一个半到两个大麦虫,两小时喂一次。和以往不同的是,在笼内增加了一个饲料缸,内有剪断的面包虫和粉料混合饲料,一是锻炼其早日自理,二来是对其微量元素和饥饿的补充。实践证明,在我每次去到鸟房后观察发现面包虫明显减少,有时候他们可以完全吃完)
  最后想说,水在小鸟成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我没有遵循掏鸟人“千万不能喂水”的忠告,而是饭前用我的中号水粉笔沾水喂一口,使其润肠,饭后两口。我们应该懂得,水是生命的源泉,在这炎热的夏季,失去亲鸟的小鸟如果喝不到水是什么后果?掏鸟人“千万不能喂水”的理论是因为野外的小北红在窝内喝不到水。这其实这只是掏鸟人看到的一种现象,十分表明的现象,因为他不明白野外的小北红在窝内每天会接受亲鸟3:30天一亮就开始觅食喂雏,直到19:30左右黑天为止,每天喂食时间长达17小时,喂雏次数达218次的记录,是勤劳的亲鸟把水分和食物一点一滴的带回窝内的。



老北红尾鸲怎样能养的看见人不乱撞笼

介绍一下自己盘鸟的方法:
首先,盘鸟应该是分阶段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个人感觉盘鸟应该有以下的阶段:
一、极端怕人:
鸟刚回家的时候是非常怕人的,表现症状就是在笼子里乱飞,北方处理的方法是上架,我自己的处理方法就是用大笼养,大笼中鸟怕人要好一点,这一段时间你可以慢慢的接触他,但是不能太着急,太急了鸟容易受惊仰顶,这个时间里我除了喂食喂水喂虫的时候都不会靠近笼子,平常站在一个鸟不蹦弹的距离观察他。这一段时间大概要经历15天到一个月左右,因鸟的情况有所不同。
二、比较怕人:
这个时候的鸟在你距离他一米左右,不动的时候已经不怕人了,但是你的手放在笼子边他马上就开始动弹,也不会接你的手虫。应该说真正意义上的盘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我的方法是两个:
一是看鸟洗澡。感觉还是比较喜欢洗澡的,坚持给鸟天天洗澡,养成洗澡的习惯后,在鸟洗玩澡梳理羽毛的时候,慢慢的近距离观察它。
二是喂虫。接近就给虫,但是坚决不放在他的食碗里,而要喂手虫。我喂手虫有一个小窍门,非常好用:用一根长长的竹条(二十五公分左右)将面包虫穿在前面,慢慢的递到鸟的嘴边,因为鸟感觉离你的手还有一段距离,而且虫在嘴边,他会毫不犹豫的吃掉的,这样几天后慢慢的缩短手与鸟之间的距离,直至鸟吃手喂的虫为止。
三、基本上不怕人了:
这个阶段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我自己试验过有效的有:
喂完虫后将手放在笼子边一段时间,这样一段时间后就不怕你的手了
喂虫的时候不急着给虫,逗逗鸟
几只鸟挂在一起,喂虫的时候将虫在几只鸟眼前晃一晃,那只鸟表现的最急切就把虫给哪只鸟。

俗话说“打出来的畜生,饿出来的鸟”,盘鸟没啥深奥的东西,就是条件反射。当年为了盘鸟,我特意买了一只黄雀儿练习,从栓脖上架,到最后盘出来,费了不少劲儿,也领悟了很多东西,再用这个经验去盘其他品种得鸟,就觉得容易了许多。
首先,“饿”要有度,不能说你的鸟本来就亏膘,你还饿着它,这样是绝对不可取的。盘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前提是你的鸟要服笼,圆膘以后再盘,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准备盘鸟前一两天,不要给鸟喂虫,这样当你再拿虫去逗鸟的时候,鸟会很兴奋。
上班族如果白天没有时间,每天早晨要喂鸟2,3根虫子(主要是让鸟知道,你来是喂它虫子的),然后把面食添加到估计下班后,鸟能吃光的程度即可,稍微亏欠点也不怕,这样晚上回家后,不要马上就喂虫子,鸟饿了,就像人饿了一样,会狼吞虎咽,这样对消化不利,容易做病。首先要稍稍给鸟添喂一点面食,然后再用虫子逗鸟,虫子不要让鸟一下就给叼跑,要让鸟慢慢的啄,一段一段地啄,直到能啄到手指头,这期间不要尝试用手指头去碰鸟。虫子不要给多,看鸟的食欲,觉得差不多了就停,把鸟食缸用面食添足,保证鸟晚上能吃饱,这点很重要,然后把鸟放到安静处,让鸟好好休息,不要再放到身边,这样鸟休息不好,第二天再吃不饱,很容易掉膘的。第二天还是喂2,3根虫子,早上时间充裕,就一段一段让鸟啄,没时间,还是整个喂完,然后添大半饱的面食就走,晚上回来接着盘。如此几日,再过渡到打开笼门,用虫逗鸟,开始手伸进笼子,有的鸟会乱飞,你就把手往回缩,直到鸟感觉不是很毛的距离为止,有的鸟胆子大,上来就会啄。打开笼门盘鸟,要有固定的手势和声音提示,比如敲打笼门,地面,再加上主人声音提示等,让鸟形成条件反射。鸟害怕,不吃虫子,不要追着给,慢慢来,所谓“愿者上钩”强迫不得。
赶上周末,是盘鸟的最佳时机,面食要比平时少给,以增强鸟吃虫的欲望。胆子大的鸟,就会直接飞过来叨虫子,有的刚刚叨上一点马上就飞跑了,这就是很好的开始,要有足够的耐心,再强调一下,一定要让鸟找你吃虫子,不是你追着喂虫子。鸟不吃,你就收手,过一会,再用虫子逗,慢慢鸟就会抵挡不住饥饿和虫子的诱惑,过来吃虫了,不要忘记手势和声音提示,要强化这种提示,让鸟一听到就知道是要喂虫子。
盘鸟一定要持之以恒,还要有耐心,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鸟极易返生,从而前功尽弃,有的朋友越盘越生就是这样造成的。



刚捕捉的北红尾鸲公母可以养在一个笼吗
可以的,但是不知道你养母鸟用来做什么??

在此奉上本人原创:“浅谈北红尾鸲”

最近看到论坛里饲养此鸟的朋友很多,现就个人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望前辈高手指正~
二十几年前初学养鸟时有次在街上闲逛,看到一开小烟酒商店的老者门前挂着一笼鸟,体态优美颜色出众叫声也很委婉清新,听了好久上前一问得知此鸟名叫:火燕(也有叫花蝴蝶),当时还不知道这个鸟的学名是“北红尾鸲”。
后来也曾试着养过两只老野,价格倒是很便宜,但先后都因性大难以服笼最终放生了。本人上班忙,没有太多时间与鸟互动培养感情,只能周末或是早晚与它亲近下,可能有朋友能把老野调教的相当与人亲近,那就另当别论了,呵呵~~

机缘巧合前年有幸买得一窝雏,养成后仅得一公,饲养至今也已两年,十分喜欢!!此鸟鸣叫高亮婉转,花口多,肯学口,确实万分合我心意。每位朋友玩鸟喜好不一,这些年来我也曾先后饲养过四喜、仙翁、鹀类、鸫类以及各色山雀(正所谓害鸟无数,哎~~罪过罪过!!),总觉得林林总总都没有百分百让我满意的。个人喜欢山雀类低吟时的咛咛捏捏,但又嫌其过于娇小上蹿下跳。喜欢乌鸫、四喜的嘹亮婉转,但又时常因它声音过大被家人提意见。黄喉鹀倒是蛮合我心意,但也是性大容易返生,再加上时常飘落的谷子皮让家人意见也是大大的~~呵呵~~

闲话少叙(其实已经不少了~呵呵~),养了这么久,谈点个人经验是实在的。其中有我个人总结,也有些与老玩家的交流所得,说的不对的,还望坛子内的前辈指正:
1、选鸟---此鸟据我经验尽量是买窝雏,此论点经由几位老前辈一致认可:还是窝子好,易培养感情,将来能互动。北红窝雏极易辨别公母:在两三周龄时两膀便有白羽出现,发黄为母,发白为公。在此切切注意:此处所讲的黄与白是相对的,公鸟那种白色是煞白那种色,母鸟是黄白色:乍一看也是白的,但与公鸟那种白色一比较,就显出泛黄颜色来。我这两年春鸟上市时曾数度在鸟市细细观察,说实话贩子手中的公鸟往往已被挑走,所售窝雏母鸟占绝大多数,有兴趣一试的朋友还需注意。所幸此鸟价格不高,只要有心还是能挑到公子的。 fmZzBZ_

2、笼具---市场上没有此鸟的专用笼具,不像是靛刻百灵画眉那么讲究,我见过有用杂鸟笼饲养的、有用红尾水鸲笼饲养的,也有用靛颏笼饲养的,个人喜好不已。但据个人经验:靛刻笼最为合适北红尾鸲的饲养,原因如下:1、同为鸲类鸟,体型又相当,靛颏笼大小间距首先合适。2、幼鸟时期此鸟极好动,靛颏笼为平顶,由此杜绝了仰头和后空翻坏习惯的发生。
3、饲养---靛刻料、黄瓜苹果和时令昆虫(不方便的话也可用面包虫和蝉蛹替代,一天一两条足矣),总之食常半,水常满,不离瓜果。
我曾走过一个误区:在水食给养同时,多加一罐鸟沙(鸟也吃),以前总觉得有嗉子的动物饲养时是应该加沙土的,但后来和一些高手交流时,慢慢悟出了一个道理:同为鸟类,北红尾鸲在经过数代进化以后,在野外是以高蛋白的昆虫为主食,少量辅以软果、浆果,这样的饮食习惯有别于食谷类鸟和杂食类鸟,由此得出结论:无需沙土!后来慢慢撤掉了沙土后,发现各方面正常,好处是至少不用以后再去清理鸟笼里外的砂子了~~呵呵~~早知是多此一举,何不为省钱乎。。
4、赏玩---个人喜好不同,我属于比较钻牛角尖的那种:对鸟我爱好外貌,讲究形体站姿。要求它既能保证早上几声清新婉转的鸟鸣叫我起床,音量还要适中而不能吵到大家,既要山野气息浓厚又却不喜欢连本带套的那种所谓:套路。晚上灯下或是电视旁,周末携鸟出游,所到之处尽是声声于耳。每有闲空便放它出笼,我走哪它跟那,上手吃食犹如蜂鸟一般还会悬停。北红好学口,跟着四喜几天,便也变得那样喜好大收大放的长啼,和黄腹山雀挂了几天,便又开始唧唧哝哝,真是好玩之极!!

以上便是我个人选养北红尾鸲两三年来的一点心得体会,还是那一句话:个人追求喜好不一,什么鸟最好?适合自己的就好!



北红尾鸲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 (Pallas, 1776),鹟科红尾鸲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今天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北红尾鸲的繁殖方法。
  北红尾鸲的外形特征
  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黑色。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其余下体橙棕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两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体暗黄褐色。 相似种红腹红尾鸲头顶至枕羽色较淡,多为灰白色,尾全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侧一对尾羽外翈不为黑色。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北红尾鸲雄鸟额、头顶、后颈至上背灰色或深灰色,个别个体为灰白色,下背黑色腰和尾上覆羽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黑色,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具黑褐色羽缘,其余尾羽橙棕色。两翅覆羽和飞羽黑色或黑褐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基部白色,形成一道明显的白色翅斑。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黑色,其余下体橙棕色。秋季刚换上的新羽上体灰色和黑色部分均具暗棕色或棕色羽缘,飞羽和覆羽亦缀有淡棕色羽缘;颏、喉、上胸等黑色部分具灰色窄缘。 雌鸟额、头顶、头侧、颈、背、两肩以及两翅内侧覆羽橄榄褐色,其余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具白色翅斑,但较雄鸟小,腰、尾上覆羽和尾淡棕色,中央尾羽暗褐色,外侧尾羽淡棕色。下体黄褐色,胸沾棕,腹中部近白色。眼圈微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

  北红尾鸲的生活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行动敏捷,频繁地在地上和灌丛间跳来跳去啄食虫子,偶尔也在空中飞翔捕食。有时还长时间地站在小树枝头或电线上观望,发现地面或空中有昆虫活动时,才立刻疾速飞去捕之,然后又返回原处。繁殖期间活动范围不大,通常在距巢80-100米范围内活动,不喜欢高空飞翔。每次飞翔距离都不远,一般是在林间短距离地逐段飞翔前进。性胆怯,见人即藏匿于丛林内。活动时常伴随着‘滴-滴-滴’的叫声,声音单调、尖细而清脆。根据声音很容易找到它。停歇时常不断地上下摆动尾和点头。
  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谷、林缘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低矮树丛中。主要以昆虫为食,多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成虫和幼虫为食,种数达50多种,其中约80%为农作物和树木害虫。
  北红尾鸲的繁殖方法
  繁殖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从贝加尔湖西面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往东到远东和萨哈林岛,往南到中国、蒙古和朝鲜。越冬于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北部、老挝、越南和日本。
  巢呈杯状,主要由苔藓、树皮、细草茎、草根、草叶等材料构成,有的还掺杂有麻、地衣、角瓜藤、棉花等材料。内垫有各种兽毛、鸟类羽毛、细草茎、须根等。巢的大小为外径8-14cm,内径5-9cm,高5-10cm,深3-6cm。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每个巢营造时间6-10天。
  北红尾鸲有强烈的领域行为,在繁殖期间若有别的红尾鸲和其他有威胁的鸟类进入巢区,则雌雄红尾鸲立刻飞至跟前鸣叫不已,并不时发出‘咕、咕、咕’的声音,直到外来红尾鸲和其他鸟类离开为止。巢区的大小一般距巢80-150m距离,在80m内从未发现过同时有两窝繁殖。
  繁殖期4-7月,北方稍晚些,一般多在5月初才进入繁殖期。4月中下旬即见有求偶行为,雌雄红尾鸲彼此相互追逐,或雄鸟站在树枝或电话线上,不断地对着栖于附近的雌鸟点头翘尾地鸣叫,当雌鸟应声飞至跟前时,雄鸟点头翘尾得更厉害,而且两翅半举和下垂,脚亦不停地动着。这样持续一会,雌鸟便起飞,雄鸟立刻追上,彼此一上一下追逐于低空。营巢环境多样,除大量营巢于房屋墙壁破洞、缝隙、屋檐、顶棚、牌楼、废弃房屋等人类建筑物上和邻近的柴垛等堆集物缝隙中外,也营巢于树洞、岩洞、树根下和土坎坑穴中。
  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通常1天产1枚卵,每窝产卵6-8枚,以6-7枚居多。卵鸭蛋青色、鸭蛋绿色和白色等不同色型,均被有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多,卵为钝卵圆形或尖卵圆形,大小为18-20mm×14-16mm,重1.8-2.1g。最后一枚卵产出后的当天即开始孵卵,孵卵全由雌鸟承担,雄鸟在巢附近警戒。当发现有人在窥视它时,则立刻变换警戒地点或隐没于附近丛林中,当人走至巢前,则又突然飞出,紧紧跟随人的身后和头顶鸣叫,并不时发出‘咕、咕、咕’或‘滴、滴、滴’的声音,有时甚至有俯冲搏斗之势,直至人离开。雌鸟在孵化期间亦甚恋巢,特别是孵化后期,有时人到巢前亦不飞。
  孵化期13天,1年繁殖2-3窝。雏鸟晚成性。刚孵出的雏鸟体重仅1.2-1.3g,体长32-37mm,全身除头顶、枕、两肩和背有少许纤羽外,全身赤裸无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对一窝4日龄4雏的全日观察,每天从3:30天一亮就开始觅食喂雏,直到19:30左右黑天为止,每天喂食时间长达17小时,喂雏次数达218次,其中雄鸟喂食115次,雌鸟103次。雄高于雌,但据后期的观察则是雌高于雄。每天喂雏最频繁的时间是早晨4:00-7:00,尤以5:00-6:00喂食频率最高,下午则是13:00-16:00时,尤以13:00-14:00时喂食频率最高。每次喂虫1-2条,有时多达4-5条。经过14±1天的喂养,雏鸟即可离巢。



北红尾鸲野生的成年雄鸟好不好养
北红尾鸲野生的成年雄鸟好养。
  北红尾鸲习性特征:
  1、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行动敏捷,频繁地在地上和灌丛间跳来跳去啄食虫子,偶尔也在空中飞翔捕食。有时还长时间地站在小树枝头或电线上观望,发现地面或空中有昆虫活动时,才立刻疾速飞去捕之,然后又返回原处。
  2、繁殖期间活动范围不大,通常在距巢80-100米范围内活动,不喜欢高空飞翔。每次飞翔距离都不远,一般是在林间短距离地逐段飞翔前进。性胆怯,见人即藏匿于丛林内。活动时常伴随着‘滴-滴-滴’的叫声,声音单调、尖细而清脆。根据声音很容易找到它。停歇时常不断地上下摆动尾和点头。
  3、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谷、林缘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低矮树丛中。主要以昆虫为食,多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成虫和幼虫为食,种数达50多种,其中约80%为农作物和树木害虫。
  北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auroreus)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黑色。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其余下体橙棕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两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体暗黄褐色。 相似种红腹红尾鸲头顶至枕羽色较淡,多为灰白色,尾全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侧一对尾羽外翈不为黑色。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北红尾鸲会学别的鸟口吗
会的,北红学口能力不如芙蓉,但也有比较优秀的模仿能力。

在此奉上本人原创:“浅谈北红尾鸲”

最近看到论坛里饲养此鸟的朋友很多,现就个人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望前辈高手指正~
二十几年前初学养鸟时有次在街上闲逛,看到一开小烟酒商店的老者门前挂着一笼鸟,体态优美颜色出众叫声也很委婉清新,听了好久上前一问得知此鸟名叫:火燕(也有叫花蝴蝶),当时还不知道这个鸟的学名是“北红尾鸲”。
后来也曾试着养过两只老野,价格倒是很便宜,但先后都因性大难以服笼最终放生了。本人上班忙,没有太多时间与鸟互动培养感情,只能周末或是早晚与它亲近下,可能有朋友能把老野调教的相当与人亲近,那就另当别论了,呵呵~~

机缘巧合前年有幸买得一窝雏,养成后仅得一公,饲养至今也已两年,十分喜欢!!此鸟鸣叫高亮婉转,花口多,肯学口,确实万分合我心意。每位朋友玩鸟喜好不一,这些年来我也曾先后饲养过四喜、仙翁、鹀类、鸫类以及各色山雀(正所谓害鸟无数,哎~~罪过罪过!!),总觉得林林总总都没有百分百让我满意的。个人喜欢山雀类低吟时的咛咛捏捏,但又嫌其过于娇小上蹿下跳。喜欢乌鸫、四喜的嘹亮婉转,但又时常因它声音过大被家人提意见。黄喉鹀倒是蛮合我心意,但也是性大容易返生,再加上时常飘落的谷子皮让家人意见也是大大的~~呵呵~~

闲话少叙(其实已经不少了~呵呵~),养了这么久,谈点个人经验是实在的。其中有我个人总结,也有些与老玩家的交流所得,说的不对的,还望坛子内的前辈指正:
1、选鸟---此鸟据我经验尽量是买窝雏,此论点经由几位老前辈一致认可:还是窝子好,易培养感情,将来能互动。北红窝雏极易辨别公母:在两三周龄时两膀便有白羽出现,发黄为母,发白为公。在此切切注意:此处所讲的黄与白是相对的,公鸟那种白色是煞白那种色,母鸟是黄白色:乍一看也是白的,但与公鸟那种白色一比较,就显出泛黄颜色来。我这两年春鸟上市时曾数度在鸟市细细观察,说实话贩子手中的公鸟往往已被挑走,所售窝雏母鸟占绝大多数,有兴趣一试的朋友还需注意。所幸此鸟价格不高,只要有心还是能挑到公子的。 fmZzBZ_

2、笼具---市场上没有此鸟的专用笼具,不像是靛刻百灵画眉那么讲究,我见过有用杂鸟笼饲养的、有用红尾水鸲笼饲养的,也有用靛颏笼饲养的,个人喜好不已。但据个人经验:靛刻笼最为合适北红尾鸲的饲养,原因如下:1、同为鸲类鸟,体型又相当,靛颏笼大小间距首先合适。2、幼鸟时期此鸟极好动,靛颏笼为平顶,由此杜绝了仰头和后空翻坏习惯的发生。
3、饲养---靛刻料、黄瓜苹果和时令昆虫(不方便的话也可用面包虫和蝉蛹替代,一天一两条足矣),总之食常半,水常满,不离瓜果。
我曾走过一个误区:在水食给养同时,多加一罐鸟沙(鸟也吃),以前总觉得有嗉子的动物饲养时是应该加沙土的,但后来和一些高手交流时,慢慢悟出了一个道理:同为鸟类,北红尾鸲在经过数代进化以后,在野外是以高蛋白的昆虫为主食,少量辅以软果、浆果,这样的饮食习惯有别于食谷类鸟和杂食类鸟,由此得出结论:无需沙土!后来慢慢撤掉了沙土后,发现各方面正常,好处是至少不用以后再去清理鸟笼里外的砂子了~~呵呵~~早知是多此一举,何不为省钱乎。。
4、赏玩---个人喜好不同,我属于比较钻牛角尖的那种:对鸟我爱好外貌,讲究形体站姿。要求它既能保证早上几声清新婉转的鸟鸣叫我起床,音量还要适中而不能吵到大家,既要山野气息浓厚又却不喜欢连本带套的那种所谓:套路。晚上灯下或是电视旁,周末携鸟出游,所到之处尽是声声于耳。每有闲空便放它出笼,我走哪它跟那,上手吃食犹如蜂鸟一般还会悬停。北红好学口,跟着四喜几天,便也变得那样喜好大收大放的长啼,和黄腹山雀挂了几天,便又开始唧唧哝哝,真是好玩之极!!

以上便是我个人选养北红尾鸲两三年来的一点心得体会,还是那一句话:个人追求喜好不一,什么鸟最好?适合自己的就好!
a9d3fd1f4134970ae4d3fa4297cad1c8a7865d3f.jpg
userid254388time20120405110819.jpg
131135wlyi7bliwhdcjh5q.jpg
发表于 2016-4-6 19: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铁2009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4-6 20: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20: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7 00: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7 00: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的经验哈!新鸟回家后!直接上虫!点颏颗粒日常料打成粉!直接喂就好!以后改成颗粒!完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7 13: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够全面的,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7 14: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大量的虫第三天还是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9 13: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