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师桥位于慈溪观海卫城东部,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古迹众多的古镇。沈师桥建镇始于宋代。南宋初明州市舶司沈恒居此地,遂成村落。沈师桥之景,首推太极图,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太极古镇之一。师桥太极图乃明初武将信国公汤和所构建,与国内众多以太极为主题的古村落相比,师桥太极古镇不仅有太极村落之图,而且还有书面记载。
至上世纪90年代初,沈师桥太极图古村还非常完整,太极路、河、阴眼、阳眼、莲花池、聚气塘等全存。后因旧镇改造,部分已毁,但框架仍十分明显。在师桥古镇内,纵横河道上今还存有十余条造型精美的古石桥。最有名的当然首推沈师桥。沈师桥由沈恒所建。当年沈恒在明州市舶司任上退休之后,爱明州乡下鸣鹤滨海之地的芦苇湿地风光,遂定居于鸣鹤北乡,成为师桥沈氏之祖。
高大气派的沈师桥,由5块长条石铺砌,桥上的整块栏板石长4.3米,石质异常光滑细腻,伫立了这么多年没有丝毫风化。桥的东西两边各刻“沈师桥”三个字,桥名为钱塘名士吴淦所书,而两边桥墙上都有一对镇水螯首,栩栩如生,忠实地守护着这座古桥。据说螯首的两只眼睛是乌金做的,“文革”时被人取走。
东泽桥
永凝桥,俗名梅园石桥,桥名很有诗意,系单孔梁式石桥,桥体用条石砌筑,南北桥墩由长条石组合,东西栏板额题“永凝桥”,并有于佑任题款及印章。整个建筑简洁、朴素、坚固。
唐荔桥,俗名洞桥。位于沈师桥境东,唐荔桥名出自虞氏先祖虞荔,虞荔是初唐名士虞世南的父亲,梁武帝时曾任中书舍人,以文史名于世。唐荔桥始建于唐,现桥为清道光十一年四月重修。系单孔石拱桥,主体保存尚好,是浙东名桥之一。
双聚桥
桥旁倒卧的石牌
聚奎桥
聚X桥,中间字看不清,沈师桥境里旧有聚源桥、聚星桥
西泽桥
东塾桥又名东桥头,桥上旧有文昌阁,初建于明洪武年间,现桥为清嘉庆七年重修,民国八年里人再修。桥下的河已被填,所幸桥还保存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