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5-24 12: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这么理解的:
1、凤头公母不好区分,有不少人忙活了大半年,结果是个母鸟自然不叫
2、确定是公鸟,遇到口懒的,当年不爱叫正常,换两、三茬毛以后,普遍有所好转,和当年开扇大叫的比还是差,大部分人没耐心,自然等不到
3、也有口勤的,当年就开扇大叫的,毕竟是少数,10个里边有一半母的,再有几个口懒了,剩一个两个爱叫的,自然就有了这么一说
4、越不叫,越不爱管,恶性循环,管理不到位,导致换毛都不利索,怎么可能爱叫吗,不等到两茬毛,鸟都没了还叫啥
叫的比不比百灵勤,这个不好说,弄一只就爱叫,要不是听叫买的,只能表明运气比较好
想验证一个理论,统计学上来讲,个案是不能做为依据的。
所谓的口勤,也可以理解成:出了只好鸟。
民间养凤头的比例,总体上少于百灵。基数大了,出好鸟的的概率就大,说百灵比凤头爱叫就不足为奇了
不能一只爱叫,就代表比百灵爱叫,科学的做法是:基数大的基础上,用比例来分析,更具备说服力
一家之言,不是真理,交流是为了提升自己,不对之处,欢迎批评斧正。 |
评分
-
4
查看全部评分
-
|